1.环境风险评估:电镀行业应当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确定环境影响因素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
。
2.优化生产工艺:通过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
。
4.废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处理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
5.废气处理:采用吸附、氧化、膜分离等技术处理废气,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
6.废渣处理:采用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废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7.节能减排:通过采用优化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
8。培训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环境的关心和参与。
。
9.环境保护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公开透明等方式,增强公众对电镀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
。
如何正确进行涂装作业,减少环境污染
有相关清洁生产标准HJ/ t314-2006《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内容如下。
这是前奏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电镀企业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适用于电镀行业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及机会判断、企业清洁生产业绩评估和企业清洁生产业绩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制定,共分为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该标准不断修订,一般3至5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和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是。
考虑到电镀行业的特性,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四类。即生产工艺和装备要求、资源利用要求、镀层液污染物产生指标(最终处理前)以及环境管理要求。
本规格是第一次发表。
该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电镀协会。
本标准已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11月22日批准。
这个标准从2007年2月1日开始实施。
这个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范围1。
该标准包括:对电镀行业生产企业的生产线(综合了电镀和印刷电路板的主要工序和主要镀层种)进行清洁生产审查、判断清洁生产可能性和机会、清洁生产业绩评价和清洁生产业绩公告。适用于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的条款根据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下述规格被修订的情况下,其最新版将适用于本规格。
GB5085.1危险废物识别标准。
GB746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羰基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72水锌的测量。
GB7474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化氨基酸钠光谱法GB7475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B7486水质总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氰化物总量GB8978污染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910水质镍的丁二氯化氧光谱测量
GB11912水质镍的测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学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与使用指南
哪些行业有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和指标体系,不是清洁生产标准。
国家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第28号公告(2005年6月2日)。
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考核指标体系(试行)》。
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
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
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考核指标体系(试行)》。
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
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考核指标体系(试行)》。
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
1、《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告2009年第3号(2009年2月19日)
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日用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考核指标体系(试行)》。
清洁生产方案有哪些?
具体如下。
1、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清洁生产评估。
针对标准和碳峰值、碳中和目标,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严格审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和装备,确保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消费等应该达到清洁生产的先进水平。
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炼油、焦炭等行业新建项目严格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不符合所在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要求、煤炭消费削减替代、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的高耗能?对高排放项目,许可?停止建设,高耗能?坚决遏制高排放项目的盲目发展。
2、推进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
完善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进机制。
引导企业完善和优化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方案,减少产品和包装物整体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广泛、关联度高的行业,创建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探索行业绿色设计路径。
健全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体系。
鼓励行业团体发布环保设计指南,推广环保设计案例。
3、加快燃料原材料的清洁替代。
扩大应用,提高工业领域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
积极推进以煤炭、重油、煤渣、兰炭等为燃料的工业暖炉、自备燃煤电厂和燃煤锅炉替代清洁低碳能源、工业余热等。
因地制宜推广“一区一热源”等园区集中供热模式,替代小型工业燃煤锅炉,减少煤炭使用量,实现大气污染和排放源减排。
推进原辅材料的无害化替代,以企业生产必需的原辅材料和终端产品为重点,优先控制使用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低毒低害和推广使用无毒无害原料,降低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积极推广低含量的墨水、涂料、粘合剂、清洁剂等的使用。
4、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改造。
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认证,对能源、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印染、造纸、化学原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进行整治——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节能、节水、节材、治污、降碳等系统清洁生产改造。
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率先达到峰值。
在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选择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5、推进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
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监管,科学高效使用农药、化肥、农用农膜和饲料添加剂,消除有害物质流失和残留,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
组织农业生产大县大市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试验,不断做好主要农作物病虫的绿色预防?提高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