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三伏分别是哪三伏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三伏是如何确定的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三伏分别是哪三伏和三伏是如何确定的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夏日生活打卡季#三伏是整个夏季最热的的一段时间。所谓“伏”有蛰伏的意思,天气炎热,不宜随意走动,应该蛰伏起来。所以,农谚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伏分头伏、中伏和末伏。也称头伏、二伏和三伏。三个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2、三伏每年不按固定日期(日历)起止。为了方便人们正确掌握具体的时间。古人将三个伏起止时间定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零时为头伏开始。第四个庚日零时为中伏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零时就是末伏的开始。
3、那么什么是庚日呢?这个就要根据天干地支来决定了,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组成;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组成。如果按天干地支顺序相排列,正好六十个,见下表。也称六十花甲纳音表:
4、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庚共有六个。也就是: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六个。相邻的两个庚日正好十天。天干地支合在一起,正好六十个。也称六十花甲,古人把这六十花甲代表年,月,日,时(辰),所以每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就会有四个天干,四个地支组成。也就是所谓的“四柱八字”,这个不去说它。
5、头伏,末伏固定各十天。中伏有时候是十天,有时候是二十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就要看夏至日(含)到立秋日(含)中间有几个庚日了。若小于等于五个,那么中伏就是十天。若是夏至日(含)到立秋(不含)日大于五个庚日的天数,那么中伏就是二十天。换句话说,夏至日到立秋日中间大于五个庚日的天数(从夏至第一个庚日计算,大于五十天)时,中伏必定是二十天。农谚有“夏至三庚入头伏,秋后首庚数三伏”的说法。所以立秋是末伏的重要标志,也是确定中伏多少天数的重要依据。
6、顺便说一下,夏至这天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也就是说,太阳光正直射在地球北回归线上。过了这天白昼黑夜时间开始向反转变。同理,冬至这天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也就是太阳光正直射在地球南回归线上。因此,农谚有“冬至长,夏至短”的说法。这样说你听懂了吗?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