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中医冬季养生小常识计划,名中医教你冬季如何养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医冬季养生小常识计划,名中医教你冬季如何养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冬季包括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三个月。《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忧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中医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养生就要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才能“尽养天年”。因此,冬季养生要根据这些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应势而动,顺时而动,才能长寿。阜阳颍淮名中医,界首市十大名医,界首市首届十佳名中医、界首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支献峰聊聊关于冬季如何养生。

2、冬季养生要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的特点支献峰指出,《黄帝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立冬之后,天气转寒,因此“敛阴护阳”的主要内容就是“避寒就温”,寒冷气候会使人的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户外活动大量减少,正是为身体积蓄能量的最佳时间段。这个时候进行养生,不仅能够帮助身体驱除寒冷,同时还为身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常诱发中老年人感冒、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炎疾病、恶寒、脘腹冷痛等症状。支献峰表示,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暖,但也不宜一味地温补,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结合冬季的气候特点,养阴护阳,对于阴虚型体质的患者要偏于补阴,对于阳虚型体质的患者要偏于温阳这样才能起到平衡阴阳、调节身心、保留能量的作用。

3、注意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支献峰介绍:“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很多人由于天气寒冷就停止了运动,这个时候老年人以及小孩适量减少到户外的次数,但是运动也不能够停,而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慢跑、登高、打球、跳绳、冬泳等等,这样耐寒锻炼有益于人,对人体的心血管、呼吸、消化、运动、内分泌系统都有帮助,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人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从而减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咳嗽、关节炎、肥胖病等的发生。《太平御览》中就说:养生应当“无久行,无久坐,无久立,无久卧,无久视,无久听……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则勿过,少则令虚。”运动并非不能健身养生,但这要因人而异,毛泽东主席喜欢运动,年轻时就尝试过“风浴”、“雨浴”,赤膊在大风大雨中暴走,年逾古稀竟然还能横渡长江。而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则明确断言:“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大动是吃不消的,不动是不可以的,要养生,只能是“常小动”,例如太极拳、散步、书法、绘画乃至日常的家务劳动,都可以克服气血迟滞,以避免身心过劳。运动量的大小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和少年儿童,运动强度一定不要过大,室外运动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伤。

4、调节情绪防止肝火过盛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冬季养生有一个字很重要‘藏’。在日常中生活中要学会隐藏,隐藏我们不好的心情,要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情。心肺乃人之根本,喜、怒、思、忧、恐中忧伤悲观的情绪容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避免肝火旺盛,宜养神,神志内敛才可精满气足,保持情绪安宁。避免烦躁,避免情志疾病的发生,多看一些喜剧节目,或者听听音乐,陶冶情操。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讲究清心之术。清心,就是调整心态,“精满气足则神旺,精亏气虚则神衰”,这是人的一种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幸福观。诸葛亮有句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能安邦兴国,养神可益寿延年。诸葛亮把治身与治国来相比,说养神与举贤一样重要。支献峰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主宰,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维持人体整个生命,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我们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打理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琢磨如何延年益寿、常驻青春,在这种心态下的养生追求,其实就是一种凌驾于物质之上的精神追求”,支献峰说。

5、调节饮食少食生冷食物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的。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也是人体调养进补的最佳时期。此时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能够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中医提倡的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从来不提倡特别饮食和偏食某种饮食。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曾提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其意是,冬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多吃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牛羊肉、乌鸡、鲫鱼等。因为冬季天气干燥,人体也应多摄入含水量较多的防燥食品,如牛奶、青菜、水果、豆腐、木耳等。支献峰建议:在饮食上要注意保护脾胃功能,多喝热水,按时吃饭,少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俗话说“男不离四君,女不离四物”,四神汤由茯苓、淮山、莲子、芡实(或薏仁)组成,具有健脾、养颜、清火、利尿等诸多作用。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之说。提起冬令进补,人们自然会想到膏方,膏方,在中医理论里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一定程度能补虚扶弱、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支献峰指出,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经系统提出养生概念,其要点是:顺应自然,跟着太阳走,动静结合。自然界阴阳互根、寒暑交替、黑白更递,我们只需要掌握其中的根本,从衣食住行方面着手保健,那么身体自然就会越来越好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