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中医四季养生什么?中医时令养生应用之三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医四季养生什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医四季养生什么以及中医时令养生应用之三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健康受气候的影响更为突出。一年四时的更替,六气的变化,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向前发展和相互转变的,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都有一定的限度,既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及,人体顺应这种变化,则健康无病。但当气候出现反常变化,或人体不能随季节更替作相应的调整时,则会产生不适,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亦指出:“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2、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如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出人的脉象随四时变化而变化:“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四时脉象的不同反映了人体的气血在一年不同季节分布的特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说明春夏阳气开泄,气血趋向于表,故腠理疏松多汗;秋冬阳气收敛,气血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腠理致密,少汗多溺。

3、四时的季节气候各有不同的特点,故除一般疾病外,还有些季节多发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就指出在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多发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某些慢性的疾病,如冠心病、气管炎等常常在季节变换和节气交替时发作或加剧。所以养生不仅要了解人体在四时的生理特点,更应了解和掌握四时的发病规律,从而采取积极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顺应四季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天地协调一致、和谐共存,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按照不同季节特点进行适时的调整,以期防御外邪的侵袭,保证身心健康。

4、人的情志变化亦与四时变化密切相关,所以《素问》有“四气调神”之论。《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者,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这就明确告诉人们,调摄精神,要遵照自然界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才能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四时调神的内容在前面已有论述,以下着重介绍四季养生的其他内容。

5、春三月,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为一年四季之首,乃万象更新之始,天气由寒转暖,春回大地,自然界阳气生发,各种生物萌发生育,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是阳气生发之时,五脏应于肝,也是肝条达之时。所以,春季养生在起居、情志、饮食、运动锻炼诸方面,都必须着眼于一个“生”字,以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发的特点。

6、《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指出人们春季养生在保证基本睡眠的情况下,尽可能晚睡早起,衣着宽松,披散头发,舒缓身体,在庭间漫步,使春季初生的阳气得以升发。

7、《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我国民间历来有“春捂秋冻”之说,春季阳气始生,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还寒的情况,加之人体肌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于外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此时不宜过早脱去棉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应审慎,不可骤减。被褥也不要立刻换薄,以适应春季的气候特点。

8、《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肝旺于春,与春阳升发之气相应,喜条达疏泄;肝木太过则易克伐脾土,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而甘味补脾培中,故春季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摄生消息论》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金匮要略》亦有“春不食肝”之说,以防肝木太过而克伐脾土。如适当食用麦、枣、葱、花生、香菜等辛温升散或辛甘发散类食物,借辛甘温之品发散以助春阳,但也不能多进大辛大热之物如人参、附子、高度白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9、另外,春归大地,天气渐暖,人体代谢也加强,各器官负荷增加,而中医认为“春以胃气为本”,因此春季饮食应注意改善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应有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保证营养品能被顺利充分地吸收,以满足春季人体代谢增加的需求。

10、此外,春季气候开始由寒转暖,而这时人们经过一冬的蛰居斗室,体内多有积热,人体抵抗力减弱,高血压、哮喘及皮肤过敏等宿疾易在春季复发,有这些疾病的人应注意饮食上不要食用虾、鹅、海鲜等发物。

11、春天最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经过寒冷的冬季,因室外活动减少使各脏腑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春季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改善新陈代谢,调和气血,增强血液循环。运动锻炼可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打球、慢跑、太极拳、踏青等,形式不拘,与大自然相融,修养身心。运动锻炼最好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处进行。同时注意锻炼时间与锻炼卫生,如用鼻呼吸,有加温与湿润空气作用,可避免咽干咽痛等;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运动之后忌穿湿衣让冷风吹。

12、春季切忌独居、默坐,而生郁结之气,妨碍春季阳气的舒发。春季气候温暖,多数人在春天伊始常常觉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出现“春困”的现象,这是由于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一种生理现象。由于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天气变暖,血管、毛孔扩张,供应皮肤的血流相对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一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二是要多参加户外锻炼活动,改善血液循环。

13、夏三月,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烈日炎炎,雨水充足,阳极阴生,万物成实。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夏季人体阳气旺盛,心气长旺,所以,夏季养生要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14、《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人们应晚睡以适应阴气的不足,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清晨多到室外参加一些活动,以增强体质,适应夏长之气。

15、夏季气候的特点是昼长夜短,气温高、汗液排泄较多,阳气易损,使人感觉疲劳。

16、夏季的高温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使人的神经反射变得迟钝,胃纳不佳,精神委靡不振,严重者可出现中暑昏迷。高温还会增加神经的兴奋性,使人烦躁不安、头痛、头昏和失眠。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使汗液不易排出和散发,也会让人感到烦躁和疲倦。加上夏天昼长夜短,晚上闷热,睡眠质量不佳,这样,自然影响人的身体。民谚说的“人到夏至边,走路要人牵”,生动地反映出人们这时的生理状态。因此,夏季起居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宁静的心境,做到“心静自然凉”。由于夏季夜间睡眠时间较短,所以最好保证一定的午睡时间,使大脑和身体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良好措施。

17、现在,人们的防暑降温条件大大改善,有风扇、空调之类,但夏日高温而汗出较多,腠理开泄,易致风寒湿邪侵袭。若过分贪凉,使虚邪贼风侵袭,极易引起手足麻木、半身不遂、面瘫等中经络疾病。

18、酷暑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是很好的防暑降温措施。不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爽,消暑防病,而且能够锻炼身体。因为温水冲洗时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没有条件洗温水澡时,可用毛巾蘸温水擦浴全身。

19、在衣着方面,由于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薄一些,并且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汗衣可刺激皮肤而引起多种疾病。

20、夏季气候炎热,暑热当令,心火易于亢盛,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所以饮食上宜用清心泻火消暑之物,如西瓜、绿豆、赤小豆、苦瓜之类。暑热天气下,人体出汗较多,可适当用些冷饮,补充水分,帮助体内散发热量,清热解暑。但切忌贪凉而暴食冷饮、生冷瓜果等,否则会使脾胃功能受到影响,甚至酿生疾病。老年人、小儿体质较弱,对于过热过冷刺激反应较大,更不可过贪冷饮之类。

21、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于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状况,同时夏季胃酸分泌减少,脾胃的消化功能减弱,若暑热挟湿则更易伤及脾胃,致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出现胸闷、纳呆、肢体困倦乏力、精神委靡、大便稀溏等症状。因此夏季饮食又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为原则,也可适当选择具有辛辣香气的食物,以开胃助消化,增强脾胃的纳运功能。

22、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易被污染而腐败、变质。这个季节是胃肠疾病多发、高发的时期,因此要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对于剩饭剩菜要回锅加热,经常使用的炊具、餐具、茶具等要及时消毒,妥善保管。

23、暑热使人体汗出较多,易耗气伤阴,若长时间在日光下活动可能引起中暑。所以夏季运动时要避开炽热烈日,并注意加强防护。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宜选择运动量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练气功等,不可过度疲劳。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甲亢、肥胖病的病人尤其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锻炼。运动时的衣服宜松软、宽大、浅淡、穿脱方便。运动后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些凉开水,切勿用冷水冲头洗澡,以免招致感冒,或引起风湿痹痛。

关于中医四季养生什么,中医时令养生应用之三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