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我是中医人:李文龙,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中医阴阳、五行和精气学说。
2、首先说一下阴阳学说,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这两个方面。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升与降、昼与夜、寒与热等等。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呢就是对立的结果。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面,也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处在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相互消长的动态之中的。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3、阴阳学说是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四个方面: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阐释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4、第一点可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那我们举一个脏腑的例子,脏腑形体分阴阳;脏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等等。
5、第二点是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其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是由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来完成的,而脏腑经络的功能,是由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精藏于脏隔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精与气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稳定有序。
6、第三点就是阐释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阴阳平衡人体就是健康的,阴阳失调呢人就会生病,第三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疾病呢是因为邪气入侵,正气邪气不平衡导致的,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部分,风邪、暑邪、火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
7、第二个方面是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
8、第四点可以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两个方面。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分析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证候的阴阳属性两个方面,也就是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比如根据色泽分阴阳,观察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等等。四诊完之后呢我们开始确定症候,在中医临床辨证中,阴阳学说用阴阳来概括分析错综复杂的各种证候。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
9、紧接着就要开始治病了,那既然是因为阴阳失衡造成的疾病,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呢也是去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0、那以上呢就是阴阳学说的一部分内容,接下来呢我给大家再介绍一下五行学说。
11、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槪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12、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13、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也就是形态、作用和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水;其他以此类推。
14、推演络绎法呢是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相关,故亦属于火;脾属土,胃、肌肉、唇、口与脾相关,故亦属于土;肺属金,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相关,故亦属于金;肾属水,膀胱、骨、发、算、二阴与肾相关,故亦属于水。
15、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入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也是在这个四个方面: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我再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16、第一呢,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除了确定五脏的五行属性外,还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那五脏的功能活动呢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17、第二呢就是说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呢可以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举个例子: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乘;病传至肺,为侮,其他脏腑呢也有这个规律。
18、第三呢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作了相应联系,构成了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因而观察分析望、倒、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外在表现,依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可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19、第四呢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表现在:根据药物的色、味,按五行归属指导脏腑用药;按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控制疾病的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和情志疾病的治疗等几个方面。
20、那以上呢就是五行学说,还剩一点时间我再给大家讲一下精气学说,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人体内精与气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
21、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棊本物质。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
22、中医精气学认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时刻进行着各种物质与信息的交流。通过肺、鼻及皮肤,体内外之气进行着交换;通过感官,感受与传递着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僖息。因面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则产生一定影响。
23、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本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属自然哲学的范畴。它们以思辩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宇宙,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因而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中医学将此三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广泛用于阐释入捧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疾病的防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足以证明我们老祖先的智慧之伟大。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和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