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大麦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中药材大麦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
2、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
3、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光滑无毛。叶鞘无毛,有时基生叶的叶鞘疏生柔毛,叶鞘先瑞两侧具弯曲沟状的叶耳;叶舌小,长仪l~2毫米,膜质;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8~18厘米,宽6~1B毫米,上面粗糙,下面较平滑。穗状花序,长4~10厘米,分为若干节,每节着生3枚完全发育的小穗,小穗长约2厘米,通常无柄,每小穗有花1朵,内外颖均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微被短柔毛,先瑞延长成短芒,长仅8~14毫米;外稃长圆状披针形,光滑,具5条纵脉,中脉延长成长芒,极粗糙,长8~13厘米,外稃与内稃等长;雄蕊3枚;子房1枚,花柱分为2枚。颖果与内外稃愈合,罕有分离者,颖果背有沟。花期3~4月。果期4~5月。
4、①《别录》:"味咸,微寒,无毒。"
5、归经《要药分剂》:"入脾、胃二经。"
6、功能主治和胃,宽肠,利水。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
7、①《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8、②《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
9、⑤《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10、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外用:炒研调敷或煎水洗。
11、注意《本草经集注》:"蜜为之使。"
12、复方①治卒小便淋涩痛:大麦三两,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入生姜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13、②治麦芒入目:煮大麦汁洗之。(孙思邈)
14、③治蠼螋尿疮:大麦研末调敷,日三上。(《伤寒类要》)
15、④治汤火灼伤: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纲目》)大麦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腻,容易下咽,以助胃气。"
中药大麦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材大麦、中药大麦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