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冬至养生图片大全(冬至大如年)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冬至养生图片大全的一些知识点,和冬至大如年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吃罢冬至面,一天长一线”---民间谚语

2、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到了西汉《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3、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

4、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以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全年划被分为了24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天),每一段叫做一个节气。

5、每月月首者称“节气”,月中者称“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二分二至”。

6、冬至和夏至一样,是阴阳转折的时期。冬至是阴极而阳生,阳气渐生,阴气渐降,白昼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

7、冬至之后,日照一天比一天长,但长的很有限,太阳给地球的热量仍旧很少,而地热吸收的热量少于散发的热量,入不敷出,则气温会继续降低,一直到三九、四九,降到最低,所以有“冷在三九”之说。过了四九之后,每天日照的时间继续增加,给地球的热量也继续增加,于是气温就渐渐升高。按中医的说法便是“阳升阴降”。

8、就一年来说,从冬至到立春,仍旧是最寒冷的日子。这在民间叫做“九九天”,九九81天,如果再有“十九”,就是90天。

9、九九歌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凌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紫燕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九九过后,就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10、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很多地方冬至要吃馄饨,西北和中原一带吃饺子,南方盛行吃汤圆,象征全家团圆。

11、据记载,饺子的发明与医圣张仲景有关。东汉时期,南阳的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某年冬天回到老家南阳,见许多乡亲都冻伤了耳朵。他就把羊肉剁成馅包入面皮中,做成耳朵形的“娇耳”,又叫“饺子”,给人们医治冻伤的耳朵。于是后人每年冬至日都吃“饺子”,预防耳朵冻伤。这一民俗一直延续至今。

12、从殷周到秦朝,都以冬至为岁首,称作“过小年”。汉朝则将冬至改为“冬节”,虽在阴历年为过年(现代叫春节),但“冬节”仍旧十分隆重,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13、冬至的主要活动是祭天、祭祖、祭神、驱邪等。历代统治者,多自称天子,为了借天神维护自己的统治,必然要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祭天时皇帝跪在龙凤石上,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宋朝以后,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如今,在我国台湾省,冬至还一直被作为寻根祭祖的大节。

14、民间对冬至节也十分重视,有“肥冬瘦年”之说。就是说,宁愿过年时节俭,也不能在冬至日虚度。

15、饮食:宜进补,因人异

16、冬至过后,北风呼啸,天寒地冻,草木凋零,虫蛇蛰伏。为了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必须适应四时气候,一方面顾护阳气,另一方面守住阴气。中医养生总体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7、冬至节气进补,首先要注意谷、肉、果、菜食物品种的合理搭配;其次是辨证施补,缺什么补什么。但饮食总体上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的食物;饮食不宜过咸,因为咸味入肾,致肾水更寒,不利于振奋心阳。饮食切忌寒凉之品,以免耗伤元阳。

18、再者,冬季进补可多吃核桃、栗子、榛子、杏仁等坚果,这些坚果大多有补肾益精、强体御寒的作用,对身体很有好处。

19、冬季阳光照射减少,老年人容易缺钙,引起骨质疏松,因此应该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海带、芝麻酱等等。在阳光灿烂的无风天气,可以到室外晒晒太阳,这样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就会转变成维生素D3,增加钙的吸收。

20、健脑益智、抗衰老、防便秘、降血糖

21、?栗子

22、冬天的食补重点是肾,栗子被称为“肾之果”,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功能,很适合冬天人体的需要。

23、冬至期间,自然界花草树木凋零、昼短夜长,“冬至冻至”,作息上宜早睡晚起,不要辜负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长长冬夜。睡眠安则阴气敛、阴精盛,从而阳气才能生和升。也就是说,顺应自然的睡眠可以为初生的“阳”提供孵育的温床。冬至还要特别注意避寒就温。

24、暖双足防体寒:要穿保暖性好的鞋袜、多活动双脚。坚持热水泡脚、按摩足底的涌泉穴,以温肾助阳,散阴凝寒湿之邪。如果在泡脚、足浴的水里加点生姜、花椒等物品,效果更好。

25、方法:取生姜大厚片三五片、花椒七八粒,用纱布包裹,扎紧袋口,加水煮开后,放入洗脚盆内即可。

26、晒背部以温督脉:多晒背部或穿棉坎肩,通过太阳的温煦、衣着的温暖温通背部主持阳经的督脉,督脉强盛进而可以促进气血畅通。

27、搓双手以防寒:要经常双手互搓,激发手部的诸多经络、穴位,调动相关脏腑的机能,增强人体抗寒能力,预防风寒伤人引起的感冒、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28、运动:强体质,动中求静

29、根据“阴静阳躁”的原理,冬至节气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在动中求静。导引养生属于中医传统养生术,不仅能锻炼形体,还可以调息、调心来收摄精神、锻炼呼吸,达到精气神三方面锻炼的目的。

30、这里给大家介绍陈抟老祖编创的“冬至升嘶降嘿式功法”。因在手足形体并练的同时,加入了升气“嘶”字诀、降气“嘿”字诀呼吸吐纳的口诀练习,故有此名。

31、练功方法:正身平坐,竖脊含胸,两腿伸直,两手自然覆按于两膝。

32、一式:两手十指张开成“鹰爪”,然后屈指内扣成“虎爪”,抓、扣两侧膝盖,同时向上提拉两腿,两腿借力屈膝收至胸前,同时吸气念“嘶”字,脚跟着地,动作到位略停,屈膝内收至胸前。

33、二式:两手变掌,顺势内旋、下按,同时呼气发“嘿”声,两腿借势伸直放平。

34、三式:两掌外旋成指尖向前,动作略停,体会掌心热力向两膝深处传导。

35、四式:重复以上动作,六次后,还原成起式的姿势。

36、功效:可使体内肾气先升后降,从而达到温肾助阳的作用。

37、生活:防雾霾,保健康

38、在冬季,尤其是寒冷、少风的季节,北方城市雾霾频发,给人们健康带来很大影响。雾霾过后,往往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皮炎等皮肤过敏患者增多。

39、被动预防:雾霾来袭时减少户外活动,尤其罹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密切关注空气质量,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式和出行计划。如若必须要出门,也要避免清晨、傍晚雾霾最严重的时段,同时必须戴口罩出行。

40、身居室内,人体代谢等因素也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浊,24小时门窗紧闭并不卫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当进行通风。污染不太重的时候,宜选择环境相对好的公园等地方适当活动,远离交通干线、工地等污染较重场所。

41、主动预防:普通人群尤其是易感人群,平常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可在入冬前开始坚持每天早晚或者在外出之前用冷水清洗鼻腔、揉按鼻翼旁的迎香穴,以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和对雾霾等有害物质抗击作用。

42、如果平素即为易患感冒、易发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皮炎的易感人群,根据需要可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等,以增强脾肺功能,减轻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43、来源I《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7年12月刊

关于冬至养生图片大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