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半夏的功效与作用用量这个问题,带你识中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2、其他:治心痛、逆满、咽中痛、咳悸、腹中雷鸣、止汗、疗失眠。
古人关于半夏主治病证主要在胃、肺,而且与痰湿、痰饮、痰浊有关。
《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痛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
《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
《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一)生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我记得小时候,祖母经常给我们将半夏的故事,解放前我们家和三爷家种半夏,春天北雁南飞,大雁会落下来,吃半夏叶,结果半夏地中会有几十只大雁躺在半夏棵中,用手晃一晃,大雁会睁眼,但就是不会飞,从中午一直躺到下午约6点才慢慢苏醒,然后起飞,说是半夏中毒了,也证明半夏页有毒性。因为当时黄河发水,种庄稼又不成,也没有人看管,只有种半夏,祖父在19381945年在十二里王华店开药铺,正好可以用。
(二)制半夏:《雷公炮炙论》记载“修事,半夏四两,用白芥子末二两,酽醋六两,搅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说明醋和白芥子可以解半夏之毒,选用白芥子和醋可能是白芥子利气豁痰,醋消肿毒,以防药毒攻喉。
炮制半夏的目的:一是,为了解毒,或缓解毒性,服用安全;二是,消除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古代关于半夏的炮制方法甚多,有敖制、姜制,煮制、泔制等:现代炮制方法有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半夏曲等,除都用水洗、浸泡之外,辅料有生姜、白矾、甘草、石灰等。半夏炮制去毒的关键不在水漂,而在干适宜的辅料或者加热处理,石灰、甘草、明矾与半夏可以产生拮抗作用而解毒。
1、法半夏: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前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保持PH值12以上,,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生石灰块15-20斤)
2、姜半夏:姜半夏:用清水洗净生半夏,浸泡,每日换水两次,浸泡7天后,在起白沫时入白矾水中,继续浸泡3天,撤矾水,换清水泡7天,每日轻轻搅拌、换水两次,再加入姜矾水,泡7天后,用清水洗净,切开口尝无麻辣感,取出置于锅内,加入矾与姜同煮,先武火后文火煮,至内外无白心为度,此时加入少量凉水即出锅,阴凉至七成干时,再闷3天,阴干或者整个晒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鲜姜10kg)。
3、清半夏:清半夏:取净选生半夏,洗净,用水浸泡2周,每日轻轻搅拌换清水两次。浸泡7天,至起白沫时,放入白矾水中,再泡7天,切开口尝微有麻辣感为度,用清水洗净,取出置锅内,再加白矾,先武火煮再文火煮,至内无白心为度,加入少量凉水,即可出锅,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
《本草经读》:“今人以半夏功专祛痰,概用白矾煮之,服者往往致吐,且致酸心少食,制法相沿之陋也。古人只用汤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从之。此药是太阴、阳明少阳之大药,祛痰却非专长,故仲景诸方加减,俱云呕者加半夏,痰多者加茯苓,未闻以痰多加半夏也。张寿颐:半夏味辛,辛能泄散,而多涎甚滑,则又速降,《本经》以主伤寒寒热,是取其辛散之义,又治心下坚满而下气者,亦辛以开泄其坚满,而滑能降达逆气也。咽喉肿痛头眩咳逆,皆气逆上冲,多升少降使然,滑而善降,是以主之。胸胀即心下之坚满,肠鸣乃腹里之塞,固无一非泄降开通之效用。止汗者,汗出多属气火上逆为病,此能抑而平之,所以可止,固非肌腠空疏,卫气不固之虚汗可知。后人止知半夏为消痰主将,而《本经》乃无一字及于痰饮,然后知此物之长,全在于开宣滑降四字,初非以治痰专长,其所以能荡涤痰浊者,盖即其开泄滑下之作用。《本经》主治,皆就其力量之所以然者而诠次之。至《别录》主治,大率皆与《本经》同义,惟多痛肿痿黄两症,盖痈肿仍是脉络之结滞,痿黄又多湿热之不通,此能主之,亦犹是开泄之力。悦泽面目,则外敷之面脂药也。俗本医书,皆谓半夏专治湿痰,贝母专治燥痰,此其说实自汪忍庵开之。究之古用半夏治痰,惟取其涎多而滑降,且兼取其味辛而开泄,本未有燥湿之意,惟其涎莶甚,激刺之力其猛,故为有毒之品,多服者必有喉痛之患,而生姜则专解此毒。古无制药之法,凡方有半夏者,必合生姜用之,正取其克制之义。而六朝以降,始讲制药,且制法日以益密,而于此物之制造,则尤百出而不穷,于是浸之又浸,捣之又捣,药物本真,久已消灭,甚至重用白矾,器之攸久,而辛开滑降之实,竟无丝毫留存,乃一变而为大燥之渣滓,则古人所称种种功用,皆不可恃,此所谓矫枉而过其正。或者又疑古书之不可信,不亦冤耶。古书每谓半夏善治风痰,说者辄以辛能散风作解,遂谓治大人中风,小儿惊痫,皆其法风搜风之功。其实半夏泄降,惟积痰生热,积热气升,而内风自动者,此能降气开痰,则风阳自息,决非可以发散外感之风”。
结语:半夏有生制之分,生多外用,制多内服,常用有法清姜等法,仲景时多为鲜药,多加生姜醋以煎煮,后世多为制半夏以缓解毒性。半夏主要治疗痰饮呕吐,兼治痞满、咽中痛、失眠、止汗等;汉代用量已不可确定,且汉代仲景为救治而设,不可拘泥;宋代以后入前剂以
1.5-90为宜,煎煮时加生姜或大枣为益,也可稍加陈醋。长期、超大剂量服用半夏,会产生不良反应,值得注意。本人体会,临床上以姜半夏较为安全,但偏燥。
好了,关于半夏的功效与作用用量和带你识中药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