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土灵芝的用途与功效,以及调阴阳扶正气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编者的话:有人将灵芝比作深山里的一位隐士,神秘莫测却清净纯粹。在大众文化里,灵芝常被誉为“仙草”“神药”“瑞草”,是吉祥、富贵、美好和长寿的象征。在《神农本草经》中,灵芝被列为上品药,具有益心气、增智慧、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等作用,从中医的角度综合来讲,这些都是它调阴阳、扶正气的作用。
按照中医理论,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肝气为春季主气,这个季节肝的功能活跃甚至过于亢奋,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脏腑的功能特点是肝强脾弱,养生要旨是护肝养脾。因此,春天的养生重点在于调肝护肝。
据《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人们应适应这种环境,早睡早起,舒缓身体,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与春生之气相适应,这就是养生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少阳之气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伤肝。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主疏泄、主藏血,主调畅情志。肝出问题,多与情志过极、饮食失节有关。
情志过极会影响肝脏,使肝气郁滞、疏泄失司。大凡肝病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而生。当今社会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占比增加,加之人们对精神心理健康重视不足,尤其是青少年学业压力较大、思虑过度,如不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劳逸结合,易出现肝气郁滞,情志不遂。长期处于焦虑应激状态可透支肝阳,耗损肝血,导致肝血、肝阴滋养不足,筋膜濡养不利,产生疲乏与紧张感。
饮食失节多伤脾胃,平日喜食油腻、辛辣之品,脾胃无法消化,食物堆积变成脂浊、痰湿,痰湿阻滞脾胃气机,使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脾胃失调,便发展成了脾胃系统疾病。同时,肝气的疏泄功能还调畅着脾胃之气的升降,痰湿内生,阻碍脾胃,自然也阻碍肝气的疏泄而至肝脾同病。
此外,中老年人因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肝肾同源,若肾精不足,则肝阴亏虚,就不能以肝血养心,更易发病。
需要强调的是,养肝护肝,应当从生活细节做起,首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调节自身情绪。肝和情绪的关系最为密切,经常发脾气会“怒伤肝”,进而影响肝脏功能。所以,平时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很重要。
2.饮食要有节制。少吃油腻、辛辣、生冷之品,注意饮食搭配。《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是用来充养人体的,五果作为辅助,五畜作为助益,五菜作为补充。
3.作息要有规律。不规律的作息容易损伤肝肾,使肝肾亏虚、元气虚弱而诱发疾病。《黄帝内经》里强调,人体应随四时变化调整,春天、夏天太阳落下得迟、升起得早,所以要随着天地阳气起落而休作,做到“夜卧早起”,睡得相对晚点、起得早点。
从中医辨证看,灵芝药性平和,可补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弱,应用范围广泛。中医认为“五脏和而不病”,阴阳失调为疾病之根源。所谓调,即调和,是中医里非常重要的养生原则,基本原理是通过调理各个脏腑的机能,使机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五脏功能均调理正常后,有利于化解、中和、转化体内外来、内生的多种毒素,避免多种疾病的发生。
现代研究认为,灵芝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灵芝多糖、三萜类、核苷、甾醇、生物碱等,具有良好的保肝抗炎活性,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灵芝成熟时从菌盖弹射出来的孢子经破壁处理后即为灵芝孢子粉,对多种有毒物质、免疫等因素造成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抑制肝纤维化、减轻脂肪肝形成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关于土灵芝的用途与功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