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炙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功能主治及药对配伍

大家好,关于炙甘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功能主治及药对配伍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1.胃、十二指肠溃疡:甘草10克,鸡蛋壳15克,曼陀罗叶0.5克,共研细粉,每服3克,每日3次。

2.癔病:治脏躁,癔症:甘草15g,大枣30g,浮小麦12g,水煎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3.心虚气悸,脉结代(早期搏动):炙甘草、党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各3钱,桂枝1.5钱,生姜3片,大枣5枚。阴虚内热,夜寐不安者去桂枝、生姜,加灵磁石5钱,牡蛎1两;气虚者加黄芪3钱,五味子1.5钱。

①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③治热嗽:甘草二两,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圣济总录》凉膈丸)

④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斤,麻仁半升,大枣(擘)三十枚。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伤寒论》桔梗汤)

⑥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一钱,石菖蒲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江西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⑦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㈠瓦楞子五两(煅研细末),甘草一两(研细末)。混匀,每服2钱,每日3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楞散)㈡甘草粉1.0克,鸡蛋壳粉1.5克,曼陀罗叶粉0.05克。混匀,饭前或痛时服,每服3克,日服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壳散)

⑨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⑩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⑾治婴儿目涩,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风:甘草一截,以猪胆汁炙,为末,每用米泔调和少许灌之。(《幼幼新书》)

⑿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怪证奇方》)

⒀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养生必用方》)

⒁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四两,滑石粉五钱。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⒂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本草蒙筌》)

⒃治铅中毒:生甘草三钱,杏仁(去皮、尖)四钱。二味煎服,一日两次,可连服三至五天。(《健康报》1956年10月)

⒄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⒅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⒆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⒇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21)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22)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23)小儿撮口风。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24)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25)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26)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一天服尽。

(27)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8)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29)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30)口疮。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31)背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32)各种痈疽。用甘草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国老膏"。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33)初起乳痈。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34)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35)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成脓破口,便难治好)。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温服。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36)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37)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38)汤火伤。用甘草煎蜜涂搽。

各家论述《药品化义》:"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1、甘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炙甘草:取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甘草又名“国老”,有中药“四大天王”之一的称号。《中国药典》载甘草用量在1.5~9克左右。《中药大辞典》载“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而在《伤寒论》113方中,配伍甘草的有70方,居诸药之首。药量为4两(笔者认为伤寒方中的1两相当于现在的14克,4两即56克)占5方,3两(42克)占9方,2两(28克)占45方,6铢至一两十八铢(4~22克)占11方。

可见《伤寒论》中甘草的配伍量分为三个等级量:大剂量42~56克,常用量22~42克,调和量4~22克。此外,《伤寒论》以甘草命名的方剂占5方:甘草泻心汤(甘草四两,56克),炙甘草汤(甘草四两,56克),甘草干姜汤(甘草二两,28克),甘草附子汤(二两,28克),甘草汤(甘草二两,28克)。

其代表方炙甘草汤用了炙甘草56克,且方后言以清酒7升,水7升,共煮取3升,温服1升,日3服,这是1日1剂的剂量。如此大剂量重用甘草,煎药、服药的方法,均值得研究和重视。古今甘草用药量差别之大,足以说明《伤寒论》方药配伍的特点是:独特、奇重、随证施药施量、重病重药。

而药与量正是临床关键之关键,是医者求效之中心。笔者又查阅了多种中医药学术杂志,用甘草大都囿于3~10克,22~42克少见,42~56克罕见。《本经》列为上品、《别录》列为无毒药的甘草为何反而用量很小很轻?这说明今人临床用药时,常把甘草作为调和药运用,却大大忽略了甘草作为治疗药或主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放弃重用甘草有历史原因,由此,笔者开始思考造成汉时方药剂量减少的历史原因。公元1107年陈师文校正《和剂局方》,改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多以温补香燥,小药量为方;当时医事制度,严考试,起度量,重规矩,称权衡,分六科。

方书用药,多从方圆立案,考取合格始准报官挂牌行医,既行之后,又每月严课,或有荒谬,小则撤牌读书,大则令其改业。在如此背景之下,宋时之医为生计或名誉,当然方药从小从轻,不敢越雷池一步。然此风既行,一刮千年,不知束缚了多少医道之人的手足和思维,时至今日,甘草也由“天王”贬为调和诸药而已,难以登堂入室。

炙甘草可温补后天之气,从甘草的性味主治辨析,《本经》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日华子本草》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通九窍、利百脉、壮筋骨、解冷热。”甘草之所以能有如此众多的功效,在于它禀坤土之气最厚,蜜炙更可温中以补后天之气。

经方所用甘草几乎都是炙甘草,可见仲景用炙甘草之意重在坤土之运,建中气以厚德载物,故而有胃气者生,无胃气则死,救胃气,保肾气,乃仲景《伤寒论》之圣旨。

笔者认同某些医家的观点,认为甘草生用乃半阴半阳,甘草炙用就是纯阳之品。炙甘草其味甘,其色黄,是禀坤土之气最重最全的一味药物。一旦阳气归沉坎水,以炙甘草扶土则可伏藏坎阳,伏藏生命立极之火,伏藏好了坎阳,坤土之气又在坎中。故炙甘草配伍桂枝可上温心阳,炙甘草配伍干姜可破群阴,温中土脾阳。统观四逆汤辈,炙甘草配附子,乃扶阳回阳救阳,伏肾火坎阳之气,先后天之气旺,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笔者在谨守病机,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炙甘草常用量为20~40克,大剂量为40~60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常有良效。例举如下。

夏某,男,教师。曾在某综合医院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原因待查(心率最低时42次/分)。住院治疗1个半月(用药不详),收效甚微。转求中医诊治。

刻诊:患者自汗、易感冒,饮食减少,自觉四肢乏力,劳则心悸心累,走路有晃荡之感,二便尚可。

查:面色暗淡无华,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腻,舌体偏胖。

辨证:心肾阳虚,寒湿浸淫,脾土失运。治宜温阳益气,散寒除湿,方用炙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组方:炙甘草50克,制附片30克,细辛15克,桂枝20克,生黄芪5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姜半夏15克,熟地30克,茯苓30克,白芷15克,甘松15克,生姜50克。3剂,水煎服,1天半1剂。

患者服药后良效,此方加减共服药10剂而愈。多年随访,未复发。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