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中药古今研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以及中药古今研究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本经逢原》:“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同白及治金疮失血,同甘草解狼毒之毒。”

2、《本草经疏》:“白蔹,苦则泄,辛则散,甘则缓,寒则除热,故主痛肿疽疮,散结止痛。…总之为疔肿痈疽家要药,乃确论也。”

3、《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4、《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杀火毒。”

5、《长沙药解》黄元御:“味苦,微寒,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少阳上逆之火,泻厥阴下郁之热。”

6、《饮片新参》王一仁:“甘香凉。治痈症疮肿,解毒,治肠风血痢,赤白带下,外用生肌。”

7、成分:本品主含酒石酸、延胡索酸、没食子酸等有机酸类成分。

8、作用:本品有抑真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肝毒素、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等作用。

9、药理: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0、临床报导:治疗外科炎症,将其块根去皮研末,用沸水搅拌成团后,加75~95%酒精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对于疖、痈、蜂窝织炎、淋巴结炎及各种炎性肿块等急性感染的初期,有显著疗效。共治31例,一般经治2~3天可愈。

关于白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