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端午泡脚的好处和艾灸正当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天气日渐炎热,蚊虫滋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挂艾蒿、插菖蒲等习俗之外,也是中华传统中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卫生月”。
今年端午假期正处梅雨,我们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养生重在养阳,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端午期后,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睡觉可晚一些,早上起得稍早一些。
年轻人睡觉可晚一些。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就寝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点,对夏季提升阳气有益。
适当早起者通头脑更清醒,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活动,精力更旺盛,也不容易犯困。建议老年人6点左右或稍晩些起床。
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夏天养生重在“养心”,而午睡是养心的最佳方式。
端午节是夏至的源头日,也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内经》中描述了暑病:暑病乃冬季寒邪伏藏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
此时天气炎热,雨水增多,虽未进暑伏,却让人感到仿佛置身湿热的七、八月,身体倦怠、情绪烦躁、甚至出现湿疹等症。所以抓住端午“排毒日”,借助艾灸来祛湿毒,养生保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有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午节前后因气温、湿度都适合细菌的繁殖,如果借助艾灸的温和热温熨皮肤表面,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驱寒祛湿,就有助于加强身体免疫力。
将艾叶、藿香、白芷、苏叶、苍术、石菖蒲、佩兰、丁香、肉桂、辛夷、冰片、薄荷各3克研末后,装香囊佩戴胸前时不时地闻一下,可提神醒脑、愉悦精神。香囊悬挂于屋内,能芳香化浊辟秽,清热利湿解毒。
端午节的起源除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伍子胥,还有源于浴兰节一说。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端午时节气候湿热,容易患皮肤病,人们会用艾叶、菖蒲、佩兰等芳香植物药草来洗“药”浴,以祛湿止痒驱虫。
原料制作:艾叶30g、藿香15g、益母草10g、红花3g、干姜3g、花椒3g,提前浸泡30分钟,煎煮10分钟,如果打成粉磨则一次使用30g即可。
使用方法:泡脚20分钟左右,保持水温温热。寒湿较重的患者一开始可能不会出汗,随着泡脚次数增多,阳气恢复,会逐渐开始出汗。如果出汗较多则可停止泡脚,注意微微出汗最佳。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初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能祛除体内沉寒痼冷,疏通经络气血。
老年人可以做简单易操作的打手养身操,八段锦等有氧运动。
夏季运动易汗出淋漓,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关于本次端午泡脚的好处和艾灸正当时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