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肺部真菌感染治疗周期多长(肺放线菌诊疗体会)

今天给各位分享肺部真菌感染治疗周期多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肺放线菌诊疗体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属的某些种属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分枝状抗酸染色阴性的兼性厌氧菌,以色列放线菌是人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无传染性。以色列放线菌是人口腔内的正常菌群,该菌常寄生于健康人龋齿及扁桃体小窝内,在拔牙、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口腔黏膜损伤时,放线菌可由伤口侵入,进而引起肺、胸膜以及胸壁病变。病变以多发性脓肿和瘘管形成、分泌含硫磺颗粒脓液为特征。放线菌感染部位分布情况,面颈部约50%~60%、腹盆腔约20%、胸部约15%。由此可见,肺放线菌病相对少见,而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又常缺乏特异性,所以术前能获得正确诊断者较少。

患者,女性,60岁,以“反复性咳嗽1年,间断性胸痛3周,痰中带血1天”就诊。近3个月来,体重下降6公斤。平素体健,无烟酒不良嗜好。母亲死于肺癌。胸部CT:右下肺前基底段见一不规则团块,密度不均,周围可见斑片状阴影伴晕征,大小约50×45m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团块内可见未强化不规则的低密度区,右肺门及纵膈淋巴结稍肿大伴强化。肿瘤标志物正常。支气管镜:右肺下叶基底段各管口稍狭窄,粘膜光滑,稍充血肥厚。

入院后,初步诊断:右下肺占位,肺癌不除外,考虑病变局限于右下肺,患者体能状况可耐受手术,拟行胸腔镜辅助下右肺下叶切除加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入胸探查见,右下肺与侧胸壁及膈肌重度粘连,肺裂发育不良。术中解剖下肺动脉时见叶间淋巴结与中叶动脉、基底干动脉严重粘连,无法充分游离,改行中下叶切除,术中冰冻提示炎性病变。石蜡病理:肺放线菌病合并机化性肺炎。术后大剂量青霉素抗炎治疗,顺利出院,后续治疗计划:1个月后复查,院外继续口服青霉素制剂治疗2-3个月。

临床工作中,对疾病做出合理的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但对于一些少见、罕见病,其诊断工作往往异常困难,常出现漏诊、误诊、误治,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在工作中要注意总结和梳理,以期提高疾病诊断的正确性。

一、常见的误诊原因:

①该病相对少见,故临床医师对肺放线菌病缺乏认识。

②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③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且多种影像表现并存,尤其在疾病早期,影像诊断尤为困难。

④放线菌的培养技术要求较高且分离较为困难,常规培养不易检出。

⑤并发症、合并症容易掩盖原发病,容易干扰临床医师的诊断思路。

二、主要确诊手段:组织病理学和微生物学。

①获得病理组织的途径:支气管镜下活检、CT引导下穿刺活检、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活检。临床上高度怀疑该诊断时,要反复、多次活检以明确诊断,特别是小标本病检时假阴性者较多见。

②微生物检测:体液内查见放线菌或硫黄颗粒。

痰、胸液、窦道内分泌物、支气管镜灌洗液中发现放线菌即可确诊。硫磺样颗粒是放线菌感染的病理学标志,可出现在窦道、坏死分泌物中,痰中出现硫磺样颗粒物可提示肺放线菌病的诊断,但不可作为确诊肺放线菌病的唯一依据,如奴卡菌病、着色性真菌病和真菌性足菌肿等也可出现类似放线菌病的硫磺颗粒。反之,没有发现硫磺颗粒不能完全排除放线菌感染的可能。

3、治疗原则:

①以内科治疗为主,外科治疗为辅。

青霉素,大剂量、长疗程,1800-2400万u/d,2-3月后改口服青霉素制剂治疗6-12个月。

手术原则:切除病肺,术后至少需要药物治疗2-3个月。

②个体化治疗。

超短程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敏感抗生素治疗2-4周。

4、肺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

多数情况下,肺放线菌感染不受胸膜和纵隔结构等解剖学屏障的限制,常以直接蔓延的方式突破生理屏障向病灶周围发展并累及邻近结构,且累及范围较广。所以,临床上常见肺放线菌常跨段、跨叶、甚至跨解剖间隙经胸腔进入盆腔。

5、肺放线菌病特点

①该病多见于口腔疾病同时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基础疾病常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比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又常导致肿瘤、感染、结核的发生,肿瘤、感染、结核又导致肺组织发生结构性的改变,结构性改变又为放线菌的生长提供了厌氧条件。

②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咳痰、咳血、发热、胸闷、胸痛等,无特异性。仅在疾病的中晚期可出现一些相对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痰中发现硫黄颗粒、胸壁窦道排出硫黄颗粒等。

③影像学特征:多无特异性,中晚期可出现一些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常随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前期、中期多表现为肺外周带胸膜下斑片状影、多发结节状不规则致密影、团块影,境界模糊不清,团块内常见薄壁空洞,内壁光滑,空洞内充满低密度液化灶和散在悬浮的气体影且不形成气-液平面。空洞内低密度无强化的物质为坏死组织和大量放线菌及硫磺颗粒,空洞内的气体密度影为含硫磺颗粒、放线菌的微脓肿或残存的扩张支气管。晚期可侵犯胸壁、纵膈、椎体等周围组织、结构。文献显示,有时影像上无团块,仅可见周围肺组织斑点、斑片及条索状模糊影,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活检可明确诊断。

严格来讲,本患者属于“误诊但未误治”。分析未误治原因:①右下肺占位之病变主题局限于右下肺,肺癌不除外。②肺、肝、骨、脑、肾上腺等常见肺癌转移部位未见异常。③患者体能状况可耐受手术。④首诊医师为胸外科医师。鉴于上述原因胸外科医师予以积极剖胸探查,既及时明确了诊断又让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分析误诊原因:①少见病,医师对肺放线菌病认识不足,术前未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②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本病也不例外。早期,无论是临床还是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对特异”的特征。本病早期,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进入进展期,早期患肺斑片状阴影逐渐演进为团块影,周围有晕征、斑片状阴影等,并且病变出现了跨叶侵犯,同时波及壁层胸膜等。此时,患者也出现了相应的症状,咳嗽、咳痰、痰血、胸痛等。所以,临床分析时,要注意把疾病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来对待,就诊时疾病只是处于某一发展阶段。医师学会追根溯源,就会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③阅读影像资料不够仔细、认真。重新阅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有如下特征:A、右下肺周围型团块影,边缘不规则,团块周围有明显“晕征”、斑片影。B、病变跨叶侵犯了右肺中叶外侧段肺组织,局部侵犯了壁层胸膜。C、团块由明显增粗的肺动脉供血、肺静脉回流,增强后团块呈不均匀强化。D、团块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坏死区域内可见点状、分支状的“气体悬浮影”。E、B8a支气管通畅受团块推压向后外移位,B8b支气管“截断”。术前如能仔细阅读患者的影像资料,再结合其演进特征,有可能会考虑到肺放线菌病的诊断。

临床工作中,针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或肺部异影,同时又罹患口腔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等基础性疾病者,微生物检验无阳性提示,抗感染效果差,除外肺癌、结核等疾病后,应积极考虑肺放线菌的可能。

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三病区

关于本次肺部真菌感染治疗周期多长和肺放线菌诊疗体会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