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苍术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化湿药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苍术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因《神农本草经》只言术,故以上是白术及苍术之功效。《名医别录》谓::“主头痛,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暖胃消谷嗜食”。“除恶气,弭灾疹。”
2、中药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江苏、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故名茅苍术。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茅苍术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北苍术香气较淡,味辛、苦。以切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生用或麸炒用。
3、本品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
4、注意:本品苦温燥烈,故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5、苍术,按六书本义,术字篆文象其根干枝叶之形,根呈老姜状,皮为苍色故名。苍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神农本草经》只言“术”,而无苍、白之分,至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则有赤、白术之分。据其“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的记载,陶氏所述之赤术即苍术。随后《证类本草》始用苍术这一药名。别名有赤术,马蓟,青术,仙术。
6、苍术(附)。气味苦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饥。
7、白术性优,苍术性劣,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
8、《本经》未分苍白,而仲祖《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又用赤术,至陶弘景《别录》,则分而为二,须知赤白之分,始于仲祖,非弘景始分之也。赤术,即是苍术,其功用与白术略同,故仍以《本经》术之主治为本,但白术味甘,苍术兼苦,白术止汗,苍术发汗,故止汗二字,节去不录。后人谓∶苍术之味苦,其实苍术之味,甘而微苦。
9、苍术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燥”方面,苍术的燥性既是一种治病的药理作用,又是一种引起机体不良反应的因素。苍术生用其燥性强烈,易耗伤阴液。如见脾阴受损,脾失健运,气机阻滞而见的脘腹痞闷,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故《医学入门》曰:“误服耗血,燥津液,虚火动则痞闷愈甚。”而经过炮制后,其燥性减缓,入中焦能燥湿浊,运脾胃,内服不但不会致胀,且可消除湿阻腹胀之病证,机体在邪实而正未虚的状态下,苍术这种不良反应并不明显,而在素体阴亏,热病伤津状况下,苍术的燥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故《本草经疏》曰:“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法咸忌之,肝肾有动气者勿服。”同时《本草正》亦曰苍术:“内热阴虚表疏汗出者忌服。”
10、苍术的燥性与其所含挥发油有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实验表明,苍术经过麸炒和米泔水炙后挥发油含量减少。而挥发油是苍术的主要成分,临床用药是否要进行炮制来减少挥发油之含量,应视病情之需要,如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等宜生用;湿阻中焦,痿证,雀目等宜制用;而素体阴亏者宜慎用。
11、此外,动物实验表明,苍术挥发油小剂量有镇静作用,同时可使脊髓反射亢进,较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终致呼吸麻痹而死。其抑制成分主要是β-桉油醇和茅术醇,故其对生物体有害,临床用药时宜引起重视。同时其有排钠、排钾作用,如长期应用宜注意电解质平衡。
12、苍术、藿香、佩兰均为芳香化湿药,具有化湿之力,用于湿阻中焦证。但苍术苦温燥烈,可燥湿健脾,不仅适用于湿阻中焦,亦可用于其他湿邪泛滥之证;而藿香、佩兰性微温或平,以化湿醒脾为主,多用于湿邪困脾之证。
13、中药苍术主要含挥发油:β-橄榄烯,α及δ-愈创木烯,花柏烯,丁香烯,榄香烯,芹子烯,广藿香烯,苍术酮,苍术素,芹子二烯酮等。还含白术内酯、苍术烯内酯丙等。
14、中药苍术挥发油有明显的抗副交感神经介质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对交感神经介质肾上腺素引起的肠肌松弛,苍术制剂能促进肾上腺抑制作用的振幅恢复。苍术醇有促进胃肠运动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缩作用。苍术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是镇静作用,同时使脊髓反射亢进;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苍术煎剂有降血糖作用,同时具排钠、排钾作用;其维生素A样物质可治疗夜盲及角膜软化症。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苍术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和化湿药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