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丢了工作的年轻人不敢回家过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大家好,这里是新人小白一枚啊,年关将近,在这里,我们想要讨论的话题是年轻人为什么不想回家过年。
首先,我们都知道,春节无疑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无论我们身处何处,纵使万里之遥,亦或处身海外。每逢春节的时候,思乡之情总是油然而生。于是,天南地北的人们在春节期间,或坐上拥挤不堪的火车,或乘搭稍嫌昂贵的飞机,又或者只有一辆摩托车,无论什么交通工具,都会从四面八方回归故乡,跟家人朋友亲戚一起团圆,共同分享这一年的经历。共同享受忙碌了一年集体的休闲时光。
唯有春节才有机会游子归乡,促家人团聚,春节对于家庭团圆和凝聚起了巨大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我们一直流传下来的俗谚。
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示回家过年成了一种心理上压力。他们想要逃避这个过程,在外独自生活已经是一种优于回家过年的选择。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些网友表示,最开始,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是充满欣喜和期待的,可是回到家后,饭桌上聊天总是“十句有俩句离不开钱,三句离不开催婚,再就是数落自己不懂事,不体谅父母,”这些言语一句句压垮年轻人的心态。各种唠叨就像唐僧念“紧箍咒”一样让人头疼。
对于工作,父母会说:“村头的小张比你年纪小都自己买车买房了,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有出息,看看你年年都说没赚到钱,我看你就是不努力,怕吃苦。该赚钱的年纪选择混日子,明年再赚不到钱就回来跟你舅舅一起去工地搬砖”。
对于结婚,父母会说:“都30好几的人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结婚呀,跟你一起长大的“二愣子”今年都生二胎了”。
对于花销,父母又说:“在外花钱别大手大脚的,省着点花,赚点钱不容易”。
父母还会说:“把你养大不容易,不懂感恩,以后老了靠你我看是没指望了”。
父母还会说:“你要争口气呀,咱村里比你小的基本上都结婚了,钱没赚到,媳妇也没找到,一事无成,你让我们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呀”。
这些言语一句压着一句,让年轻人觉得没有喘息的机会。压力扑面而来。
这种情绪堆积久了,会很排斥和父母交流,这种与父母不亲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词叫失望性情感隔离,表现就是与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没有分享欲,也不想有太多情感上的牵绊。
由于种种负面情绪,他们与父母频繁接触,反而会感到焦虑,失望性情感隔离形成的原因,其实就是你小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关心,童年有长期被冷落,或者被留守的经历,从而导致你的情感诉求得不到回应,慢慢地长大之后,可能你大事小事不会和父母分享了。
从心理学上讲这不叫不懂事,而是他们潜在心理,就认为与父母分享任何事情,都得不到正向的回馈,要么被冷落,要么被否定,可能还会加强父母的控制欲。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出租屋就是家,就是自己温暖的避风港,所以为什么要回家呢?
家不再是他们的避风的港湾。他们觉得自己像一只飘荡的小船,在外经历了风风雨雨,回到家面临的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一步步的催促与说教。
有网友表示,家,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
连自己独立的房间也被霸占着放杂物,自己原来的生活物品被一一清除,房间一般都是临时收拾出来的,回家几天,各类用品都要临时准备,舒适度也比不上自己在外面精心布置的出租屋。
自己作为流动人口,在家的存在感并不明显。
同时,回家过年复杂的亲戚关系也是年轻人抗拒回家的原因。走亲访友是必要的,可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夺命三连问又让他们招架不住。
常年在外工作,与亲戚并不是很联络,而亲戚却非常热衷攀比与嚼舌根。闲言碎语也让归家的年轻人难以承受。在走亲访友的途中,一年没见过几面的亲戚遇到一块,本来就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所以嘘寒问暖就成了唯一的聊天方式。
毫无疑问,春节期间非常容易出现攀比的现象,尤其在农村地区。
大家在闲聊时可能会更关注你开的什么车、抽的什么烟、去年挣了多少钱、谁家今年发达了等等。
另外,许多年轻人毕业后远离家乡工作,很多亲戚长期不联系,关系都疏远了。面对跟你聊天的亲戚,有一种介于不认识和认识之间的尴尬。
比如说“在哪里工作”,“工资多少”,“找对象了没有”,“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买房买车了吗?”“啥时候要二胎”等等。然后在你面前有意无意的炫耀自己的孩子多优秀。
这些没有边界感的问题通常都会让人感觉既尴尬
而最大的问题,是催婚难题。一回到家,父母总是想张罗着相亲。
但是,没有资本,相亲又谈何容易?想要结婚,房车彩礼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单靠年轻人自己的收入很难承担。结婚之后,育儿成本都很高,而现在就业环境都不是很好,35岁危机,大家普遍缺乏安全感,这几年的结婚率也一直在降。
现在恐婚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网络的普及使得年轻人接触到很多关于婚姻的负面信息,这也让年轻觉得结婚并不是完全必要的。他们不相信相亲能有什么好姻缘。也害怕自己的人生就此蹉跎。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年轻人与父母并不亲近,而在心理学上,这种对父母不亲近、有隔阂感的心理机制,被称为「失望性情感隔离」。表现就是与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没有分享欲,也不想有太多的情感上的牵绊,与父母频繁接触反而会感到焦虑。
失望性情感隔离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心理受到伤害后的一种表现,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当个体一次次失望积累叠加,就会逐渐失去情感链接,不愿意再跟对方接触,以免自身遭受伤害。
失望性情感隔离形成的原因大多是小时候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关心,从而导致情感诉求得不到回应。慢慢长大之后,很可能会出现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容易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亲戚的眼光又过于苛刻。
对于年轻人而言,回家最开始的目的,是想看看父母,想和父母团圆,但由于与父母的观念不同,矛盾一步步加深,升级。又有他人的闲言碎语,让年轻人觉得回家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压力。
思想观念上,新一代年轻人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和不同于父母的教育经历。这使得年轻人与老一辈在各种思想观念上产生巨大分歧。这种观念分歧是很难调和的,年轻人为避免与长辈的冲突,干脆选择不回家过年。
新旧观念的冲突无法调和,他们觉得坚持自一味的顺从父母,又违背自己的内心,甚至很多事情得不偿失。他们感到很矛盾,一边想逃离父母,一边又想挣很多钱,把最好的都给他们,一边觉得他们说话好过分,从不考虑自己的任何感受,一边觉得他们好辛苦,每一次都在讨厌反感和心疼中反复徘徊。
既不能割舍,也无法指责。既接受不了与他们的三观不合,又无法抛弃他们的养育之恩。
比如工作观念上,父母一代通常持有较为传统的就业观念,一份工作应该尽可能地稳定做下去。如果子女在几个月甚至一年或两年内就辞职,父母可能会觉得他们过于浮躁,缺乏耐心和毅力。
然而,当今年轻一代的工作环境和教育背景与父母那一代有很大的不同。年轻人对于现在的工作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如果工作中无法满足自身价值的实现,或者在职场上干得不爽,很可能会辞职。相比之下,有些父母可能会选择忍一忍。
此外,很多父母是很难理解年轻人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工作有多难受,只有年轻人自己才知道。要是跟父母说,反而会说你矫情。
总而言之,年轻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与忧虑。回家过年不再是期盼而变成了压力。
但无论如何,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春节团圆才是每个家庭的最终目的,不要因为催婚、催孩、互相攀比给年轻人造成太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压力,搞得大过年的心情不爽。导致来年也不想回家过年。所以我们不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恰当的时间跟他们谈工作、婚姻及家庭等方面的事
小编建议年轻人应该看开点,不需要太在意他人的目光,多陪陪父母总是好的。
各位觉得呢?如果觉得小编讲的不错,就给新人小白点赞或关注吧!如果有什么感想,就在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丢了工作的年轻人不敢回家过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丢了工作的年轻人不敢回家过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