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关于新年的文章(青未了)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新年的文章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青未了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2021年2月9日(腊月廿八)的青岛即墨区张家烟霞集市作者手机拍摄)

2、在我的记忆中,过年是俺们胶东一幅古朴醇浓的乡俗图。

3、在我的记忆里,对于过年,记忆最深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4、那时候农村已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的年来得很早,其实远在秋收后就合计着年了。老家的村子周围,分布着一个个如水镜般平坦敞亮的场院。花生、苞米、高粱、谷子等等,一样样收了来,晾晒好后,一样样入仓装瓮。这时候东家的场院就喊:“二狗的爹,今年好收成,没把牙美掉了?”西家就答:“哎哟三婶子,你侄这口小狗牙,还受得住呢。”“今年这年头不赖呢。”“可不是三婶子。”“今年俺给侄媳妇买个旗袍,过年时摩登摩登。”“那当然啦。进了腊月门就去找你家三叔一块上趟东海,现在肉吃得太腻,过年也该多吃点海货”。

5、真正的年味到来还得过了腊八,“狗也嫌”的孩子们一个个放了假,最上心的是缠着各自的老爸买鞭,前街上一声“嗵”,后街上马上就应一声“啪”,虽零零星星,却搅浓了年味儿,又好像是孩子们为大人们提个醒——多买鞭,多买好衣服,多买好东西。大人们一律很忙,秋收秋种一过,各人就施展开各人的本事——干啥?猛劲挣钱呗:西南庄的打香油做粉条;东南庄的搞服装加工;后街的做些小买卖;贩虾贩鱼贩年画贩花生米。最没本事的,一般还有一副好身板,卷个铺盖卷儿出去干建筑当小工,到年跟儿怎么也能挣个千儿八百儿的。一进腊月门儿,干好事的,没本事的,阔的,穷的,好的,孬的,出远在外的,相隔万里的,像下了通知似的,全涌进了村里。妻子久违了丈夫,孩子好久不见了爸爸,老母见到了在外的儿子,泪儿盈盈,笑语声声,家家相聚,家家欢乐。四村八疃的小集一个个都像涨了潮似的,都被赶的大大的。路上赶集的人多了起来,忙着购买年货。接下来一家家用雪堆埋了刀鱼鲅鱼黄鱼八带蛸,用大盆放了猪肉牛肉羊肉;冰箱冰柜还未普及,家有冰柜的香的不得了,一个个乡邻向其递烟送酒求人家把虾啦、火腿啦上心的年货放着;再用沙埋了香菜,用塑料华袋放了蘑菇,用麻袋存了芹菜白菜。早早备下几柱好香,请(买)上一对通红的大蜡烛,揭几幅连年有余的好画,讲究的弄几幅山水画,客舍里一挂。涮涂料、漆门窗,一家家忙的不可开交。

6、四周的田野久已宁静,麦苗像吃足了奶的孩子,恬睡其中。新年来了,天一黑,鞭炮就响了起来,一直到次日早晨,像乡村不停歇地大笑了一宿。远出的亲人归来了,亲人团聚,同享收获的甜蜜,品尝融融的亲情。

7、新年第一天,一个个穿得很新,全不见了平常你干建筑当小工,我坐轿车当经理,你扫垃圾我当小贩的装束,一律穿的笔挺崭新,靓丽照人。平常没个正经好话的同伴乡邻,此时都一本正经,你问我新年好老的健康,我祝你新年快乐小的活泼。“哧溜”一口小酒,香香的一筷炒菜,乡村此时甜透香透欢透美透。

8、在初一这天,几乎所有的人都要走年,家族的观念对过年来说依然很重要。初一走年要走本家,走本家也有规矩,要先走辈儿最高的年龄最大的,再依次一家家走下去,一家也不能落,马虎不得。一年中因为各忙东西疏远了的本家关系,经过走年一粘和,则又紧密了起来,为新一年的合作打下了“组织基础”。走完了本家则可走走紧邻,走走尊长和当官儿的,图以后有个照应和方便。这一天到哪儿都会有酒喝,而且有好酒好菜。青年男女有的没有“走年任务”,就趁穿着新衣服的劲儿,各自找自己相好的,看电影,买糖球,打情骂俏,极尽开心。

9、过了初一便四处串亲戚门儿,互相祝贺收成,互相交流来年的谱气儿,四村八疃,你来我往,川流不息,好不热闹。若平常请了东邻西舍,远亲好友帮了什么忙,趁过年便会请客,或道谢或祝贺,喝酒吃菜,真个儿痛快。

10、(2021年立春的第二天,作者在青岛即墨区灵山街道的花卉大棚采访)

11、时代在发展,城乡面貌在改变,生活水平在提高,新的时代,过年,又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和喜悦。2021年立春的第二天,是农历小年,在胶东的青岛市即墨区,虽然乡村的及时依然热闹,但是大集已不是昔日购置年货的主要场所,很多购置年货的人会来到超市。你可以看到,临近年关,虽然疫情的防控让人们略显紧张,但生活井然有序,春节到来的喜悦在暗暗涌动。为了防止污染,提升大气质量,这里也划定了城区的烟花鞭炮禁放区。鞭炮生意已不再是那么红火,但是鲜花和乡村旅游市场却热闹了起来。在该区的灵山街道,率先实践了“党建引领、两区共建、产居融合、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落地生根。这个街道通过统筹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村庄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理、美丽乡村和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了占地20平方公里的花乡药谷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医药、花卉主导产业,通过多年努力,这个街道的贫困村、空壳村、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年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庄由2016年的2个增加到24个。

12、在丹参种植加工车间,我碰到了西姜戈庄的农民孙中会,他家有8亩地,都流转了出去,成为他们一家每年的稳定收入。不用种地了,闲下来的他和妻子,就到丹参加工车间打工,夫妻俩每月的工资收入算下来不少于1万元;在花卉大棚里,我看到有2万多盆蝴蝶兰和仙客来正在怒放,前来采购者络绎不绝,好不喜庆和热闹。在这里打工的岚前岭村农民傅月玲今年50岁,她说她家之前有十亩地,过去一直是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忙活一年也就能挣1万多元。2019年,她把土地流转给了“花香药谷”的花卉产业园。现在他一家的土地流转费用加上她在街道鲜花基地打工的收入,一年可以挣到三四万元。这个街道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当地农民,都在家门口或原来的田间地头就可以打工。临近春节,她笑着说:有了钱,俺们的日子更好,年味更浓。

13、孙中来(站立者)和妻子(蓝衣者)在丹参加工车间打工

14、一年年新年到来,一年年新年走远,像乡村田野的收成。乡村是一粒瓜种吧,一年年辛劳地长蔓展叶,缔结一个甜甜的大瓜,这瓜儿就是新年,过年就是品尝硕果。新年又好像是一坛好酒,人们用辛勤和汗水精心酿造,过年就是将其品享,乡村一杯杯把盏,一辈辈酿造,畅饮个不够。

15、【作者通联】:266200)山东省即墨市振华街33号

16、【作者电话】13853268556(微信)

17、【作者简介】黄迪声,山东大学作家班毕业。2008年曾参加山东省第三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网第四批签约作家。出版的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笛声流远》(1997年)、《听潮的树》(2000年)、《琴岛笛声》(2004年)、《海平面》(2008年)。散文集《水样年华》(2006年)等。2011年曾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青年作家”并当选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路遥青年文学奖”(1996年)、十九届"文化杯"全国鲁黎诗歌奖(2010年)、《山东文学》“龙泉杯”征文诗歌一等奖(2010年)等。

18、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于关于新年的文章和青未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