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叠影狂花 howie影话

很多朋友对于叠影狂花和howie影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owie影话(摩羯座靠谱影评人的靠谱影鉴)欢迎关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也可拜访。

1、不如《催眠大师》好看。

这种心理斗智片,拍脑门能想起来的,大概就是大卫·芬奇《心理游戏》(TheGame,1997)这种悬疑向的(虽然我印象中那是芬奇个人风格色彩最淡的一部片),又或者《入侵脑细胞》(TheCell,2000)这种视觉向的,再不然就是《致命ID》(Identity,2003)这种烧脑向的——这些十几年前的西片,每一部都比《暴疯语》好看十倍以上。

当然最近的、同类项的例子,还是《催眠大师》。台湾导演陈正道在编和导两个方面,可以说都秒杀了香港导演届的新人李光耀(是的,他和新加坡前总理同名)。细节不展开了,只说一件事——看片的时候,邻座女孩A不断向邻座女孩B预告剧情:哦,这个肯定是幻觉……哦,他马上要怎么怎么样了……每一次,A都说对了。影片结束,A对B说,这些套路经常看电影的人都能猜出来啊。我在心里默默跟帖:是啊,这样的电影也敢说自己烧脑……

2、但还是佩服香港人对城市气氛的把握。

不管是刘青云在楼道发疯,还是回归城市生活后的街头即景,我都会觉得:哦,这是香港。再提一次《亲爱的》,影片前段我会觉得:哦,这是深圳——而那个银幕上的生活质感,是以香港人为核心的团队弄出来的。可我看很多内地电影,都会觉得:这是哪儿啊?那个银幕上的内地,看起来假到你根本不认识,虽然你就生活在这。

3、港味也跟表演有关。

刘青云开场的表演不必说了,真正让我有点惊讶的是叶璇,演被刘青云杀掉的妻子。只有一场戏,但真的是七情上面,一场戏就把这个角色演完了;是过火over很TVB,但放商业片里,就是高效。鲍起静也不用说了,也是表面但有效地好,她的表演为《暴疯语》贡献了最多恐怖戏份。

4、主角啊……

刘青云保持水准,而且影片后段的密室对手戏还蛮好看的。黄晓明,不想刻薄,但我想很多人对他这次的表演,还是只会停留在“你很努力”的评价上。另外,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实在有太多镜头太像谢霆锋吗?

5、导演的初心。

《暴疯语》片尾有段字幕,大意是说心理疾病来时就像暴风雨,希望大家重视关心患者和自身。这大概是李光耀拍这电影意念的起点,所以才要用这么直白的方式说出来。

可我觉得这电影有个大问题就是对心理疾病的表现。

小时候就在电视上看过《叠影狂花》(SingleWhiteFemale,1992)的“精彩片段集锦”,简·方达(《新闻编辑室》里的女boss)的侄女布里吉特(BridgetFonda)演的。那时就对精神分裂题材的电影有了印象,而《暴疯语》这二十多年后的电影,仍然未对那种刻板印象有任何超越。在这个大多数人有心理隐疾的时代,还在对精神分裂进行如此陈旧肤浅的表述,恐怕弊大于利。

当然这属于高要求了。可能导演也是一片好意遇上了商业诉求,不得不妥协;而就算美好初心不必折腰,也得先把片子弄好才行。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