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古人对书信的雅称 漫谈古代书信的雅称或别称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古人对书信的雅称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古人对书信的雅称以及漫谈古代书信的雅称或别称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书信

书信: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之为“书”。古代的“信”指信使,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

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书。古时,大多数就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目前科技进步,通讯发达,以书信方式存在的例如柬贴、启事等,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书信的内容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等部分组成,书写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文人墨客用书信传递思想、交流情感,有着特殊的意义,于是书信就有了许多雅称。

二、历史上的书信

翻开史册,书信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辉,这一点从书信的别名可见一斑。

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或木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中的汗青即为竹简。青竹在微火上烤时会渗出水珠,类似出汗,故称为汗青。用竹简做书信,称为“书简”;把若干“竹简”连缀在一起,称为“策”或“简策”。在木片上刻的叫“札”或“牍”,亦称“木札”;用木札做书信,称为“信札”;用一尺长的木札做书信,称为“尺牍”。因其容量不同,古代有“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之说。

后来,有人用绢帛替代竹木用于书信,称作“素书”;因其通常使用约一尺长的白色生绢,便有了“尺素”的称谓。

春秋战国时期,人与人(包括君臣之间和诸侯之间)交往所写的书信,都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规定,臣下给皇帝写的信称为“奏”。

到了汉朝,臣下给君王写的信有了更细致的区分:表示感恩的称“章”,陈述意见的称“表”,查验弹劾的称“奏”,申述不同主张的称“驳”或“议”;后又规定向帝王分条陈述意见的称“疏”,如汉代贾谊《论积贮疏》、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等。民间私人交往的书信则一直称为“书”,如唐代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宋代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等。

上述别名或源于书写用料的不同,或在等级观念产生后有了更为细致的区分。

此外,书信还有其他别名,来源也颇有意趣。比如如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黄耳传书、鲤鱼传书、烽火传书等等。

书信还因使用对象、使用习惯等的不同,称为“竹报”(代指家信)、“朵云”(敬称别人来信)、“锦书”(妻寄夫的信)、“八行书”(古代信笺每页多为八行)、“书子”(口头称呼)等。

三、常见的书信雅称或别称

笺本意是狭长的小竹片,也用来指代写给帝王或上位者的书信,譬如:奏笺、《答东阿王笺》。后来制成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才女薛涛在浣花溪畔发明的薛涛笺,相传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精制而成,原本专用写诗,后来用来写书信,连官方国札也在用,赏心悦目。

鸾笺:古纸名,指彩笺,出自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宋时蜀地善制十色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鸾图案。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寸笺:鲁迅《书信集·致高良富子》:“特上寸笺,以申谢悃。”悃(kun音捆),即真心诚意。

函原指信的封套,相当于现在的信封,一封信就称为一函。—套书也叫一函。后来就用函指书信。

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出自《三国志·魏·刘晔传》:“(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便函是现在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从前也叫“札字”。如《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陈木南写了个札字,叫长随拿到国公府向徐九公子借了二百两银子。”

函片:也指信件。如孙中山《致王子匡函》:“得读致蘅兄函片,敬悉一切。”

寸函: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晚间曾寄寸函,夜里又做一篇。”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翰,本义是指鸟羽,古时曾用羽毛为笔,故用翰代称笔,进而引申为笔写的书面文字,亦多指书信。翰墨就是笔墨,翰池就是笔砚,写信要用笔,因此用与此相关的字词和翰构成双音节词来代称书信,例如尺翰、书翰、札翰等。《魏书·夏侯道迁》:“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宋代人叶适《赠徐灵渊》诗:“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

华翰:是取华美观、精华、有文采之义,用来表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唐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每奉华翰,赐之衷言,果蒙新恩,重忝清贯。”

书翰:书翰泛指文墨书札,后多用来指书信。

札翰:《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渊洽指广博。

筒翰:唐代李吉甫《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使至,忽辱简翰,用浣襟怀。”辱,谦词,在此句中作承蒙赐与讲。浣,涤除、宽解意。

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用绳索将写好字的木片、丝帛捆扎起来,表明是密封好的书信。出自《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寸札:清人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倘得机缘,寸札相招。”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函札:如朱自清《白采》中写道:“但平伯因转信的关系,却和他常通函札。”

翰札:宋人文莹《玉壶清话》:“(李建中)善翰札,行笔尤工。”

书札:如《三国志·蜀志·谯周传》:“精研六经,尤善书札。”《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信札:茅盾《三人行》中说:“他走到书桌边,打开一个小巧的木匣子,中间满贮着信札。”

在人类纸张出现之前,用削成的狭长的竹片作为的书写材料。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称为书简,指信件。如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

此外还有“信简”、“书简”、“简书”、“简牍”、“简札”、“简贴”、“手简”、“手毕”、“书牍”、“竿牍”、“函牍”、“信札”、“函札”、“书札”、“柬帖”、“函柬”等,也都是书信的称呼。

信简:柯岩《奇异的书简》:“因此我就养成了这种爱好:读信。读自己以及社会允许我读的一切信简。”

简书、书简:此二者泛指文书、信札。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宋赵蕃《呈季承》:“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萧乾的《未带地图的女人》:“有从延安或从敌后寄来的文章,也有报告行踪的作家书简。

简帖:苏轼《与张元明书》:“适在院中得王郎简帖如此,今封呈,切告辍忙一往。”

手筒、手毕: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予淳熙末还朝,则朝士乃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余相往来,谓之手简。”手简也叫手毕,如《尔雅·释器》云:“简,谓之毕。”明代方以智所著《通雅》说:“宋子京以手简为手毕。”后来泛称书信为手简或手毕。如鲁迅《致许寿裳》书写道:“得三月二日手毕,发读忻尉。”“忻”意思同“欣”,“尉”是“慰”的古字。

寸简:寸简就是简短的信,也称为“寸笺”、“寸纸”、“寸楮”、“寸札”、“寸函”、“片札”。有时还用这些代称,谦指自己发出的书信。夏曾佑《送汪毅白》诗:“千古心期凭寸简,九州容易入斜曛。”“心期”指期望、心愿。“曛”意为昏黑。

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柬:“柬”通“简”,是信札、名帖的统称。如书柬、请柬等。如元杂剧《百花集》:“昨日央王小二将着一柬寄与王郎。”

手柬:明代沈德符《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房念众咻不止,其势且孤,乃尽出二给事先后托请诸手柬呈上览。”

柬帖:泛指信札、帖子等。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一个后生像个远方来的走到面前,对着陆氏叩了一个头,口称道:'郑官人有书拜上娘子’,递过一封柬帖来。”

函束:即信件。如孙中山《答谢武汉各团体布告》中说:“尚有函柬相邀,而以时间迫促,末获一一领教者,有负众望,实在歉甚,尚希鉴谅为盼。”

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政府写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民间写书信宽不过一尺,故书信又名尺牍。

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或是信札,书信。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传递消息。

书牍:如《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椟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竿牍:竿指竹简。宋代朱彧《萍州可谈》:“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阳翟,地名。田望,人名)

函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说:“致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

简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不善简牍,不能做宛转动听之言哉!”

古代称白绢为素。与简相似,都是书写材料。素是白色的生绢,古人用它写东西,所以它就成为书籍和信件的代称。

素书: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月凡一束。”

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素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唐代诗人张九龄有诗云:“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9、书:是书写、记述的意思,后引申为名词,指简册、典籍、文书、信函等。

书题:“题”也作书牍讲。《释名·释书契》说:“书牍称题。”所以书题就是书信。如《南史·周山图传》:“(周山图》于书题甚拙,谨直少言,不尝说人缺长。”

书子:这是书信的口头称呼。如《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那日贾政的家人回家,呈上书子。”

书问:“问”字有音信、问候、告诉等含义。所以“书问”就是书信。如鲁迅《致许寿裳》的信写道:“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书邮:宋代范成大诗云:“堆案书邮少,登门刺字稀。”

书呈:《水游传》第二回:“写了一封书呈,却使高俅送去。”

书记:书记现代多指政党或团体中各级组织负责人,但在古时多指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或书信、文字等。宋代人曾巩《福州回曾侍中状》:“虽有心诚向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

手书:手书是亲手写的信。相对含有重视、真实非假冒等意味在内,所以常区别于一般书信别称。

宋代诗人刘克庄《和仲弟二绝》:“忽得远书看百遍,眼昏自起剔残灯。”这些诗句道出了人们对书信的重视程度。

如《汉书·薛宣传》:“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暴章”即揭露。

手书还称“亲笔信”、“手札”、“手翰”、“手启”、“手柬”、“手笔”、“手记”、“手帖”、“尺墨”“家书”“家信”“家票”“尺书”等等。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手笔:亲手写的或画的东西叫手笔。因此亲笔信也叫手笔。刘禹锡《上杜司徒启》:“近本州徐使君至,奉手书一函。”

手记、手帖:亲自写的文章、书信之类称“手帖”;亲笔写的笔记、日记、书信称“手记”。如明代张居正《与蓟镇督抚书》:“昨偶因赵帅,以李自馨手帖见寄。”鲁迅小说《伤逝》副题为“涓生手记”。

尺墨:《翰苑新书·戴象麓(上赣州周府判启)》:“编摩尺墨,披沥寸丹。”

家信:家信指家里来的信或外出后寄给家里的信。家信也称“家书”、“家禀”、“家问”、“家报”、“乡书”、“乡信”、“竹报平安”、“锦字”、“锦书”、“锦文”、“锦中书”、“锦字书”、“黄犬音”、“大书”等等。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信:指家乡人或家人的来信,但多指后者。唐刘长卿《同诸公登楼》诗:“北望无乡信,车游滞客行。”

竹报平安:唐代段成式《酉阳杂组续集·支植下》说:“卫公(即唐代宰相李德裕)言北都(即太原)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即主管寺内事务的僧人)每日竹报平安。”后来,就以“竹报平安”代称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如宋人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词:“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

锦字:锦字也称“锦字书”、“锦文”、“锦书”、“锦中书”。即用锦织成的字,源于一个凄惋的故事。《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惠,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放)流沙(沙漠),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三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后来就把妻子寄给丈夫的信称“锦字”。如范成大《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家书:宋赵抃《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八行书:旧时信纸大多用红线直分为八行,即信笺每页八行,因此称书信为八行书,简称八行。李渔《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北齐人邢邰《齐韦道逊晚春宴》诗囚:“谁能干里外,独寄八行书。”汉代才女卓文君曾写过《怨郎诗》给司马相如:“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青鸟书:在神话传说中,青鸟是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所以古人会用“青鸟”来代指信使,用“青鸟书”来代指书信。出自《山海经·山经》卷二〈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云: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如王实甫《四块玉》套曲:“又不见青鸟书来,黄犬音乖。每日家病恹恹懒去傍妆台。”李商隐更有“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名句。

寸纸:秋瑾《念奴娇·寄闺珵妹》词:“别绪千丝,离恨万缕,寸纸应难剖。“

寸楮:楮,纸的代称。太平天国罗大纲《致英使书》:“今藉羽便,特修寸楮。”

10、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也称“雁帛、“雁足”。唐宋以来,诗人王湾在北固山下思念亲人,写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才女李清照的烦恼幽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1、鲤鱼:指用两块雕刻有鲤鱼图案用来放书信的木盒,也就是书信的封套。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素”、“鱼书”“鲤素”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唐刘禹锡《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扶持赴唐州》:“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后来,鲤鱼和鸿雁连在一起合成“鱼雁”“鳞鸿”。

12、黄犬音:典故出《晋书·陆机传》。西晋文学家陆机是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养有一个很好的狗,取名黄耳,他曾在当时的首都洛阳羁留,很久没有得到家信,十分惦念,一日陆机写信用竹简装,系到狗颈上。狗向南寻路到家,取了回信又送回洛阳。后来就用“黄耳”或“黄犬”代指信使,用“黄犬音”借指家信。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用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黄犬音也称“犬书”。如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待:“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鹤病“即妻子生病。

13缄:是指用来捆绑器物的绳索,而用绳索的目的是将器物密封或封口,书信一般是具有保密性的,也需要密封,因此就用缄来代称书信。宋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两月劳君寄两缄。“缄札”和“缄素”字面意思就是用绳索将写好字的木片、丝帛捆扎起来,表明是密封好的书信。唐李商隐《春雨》:“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明张羽《怀友》:“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部分观点来自网络,致谢侵删)

关注乐易人生,我将分享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好了,关于古人对书信的雅称和漫谈古代书信的雅称或别称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