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国家地理爱好者网?访我市摄影爱好者张涛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国家地理爱好者网和访我市摄影爱好者张涛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国家地理爱好者网以及访我市摄影爱好者张涛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寻找中国的墙状山》一文。文章中,太行板山与张家界、安徽黄山、陕西华山等不同类墙状山一起被提及。而展示我市广志山壁如刀削、形似板薄的特殊地质风貌的《太行山龙脊》也同时登上了该杂志封面,照片的拍摄者正是我市摄影爱好者张涛。

张涛在我市一家银行工作,工作之余,喜欢带着照相机到处行走,记录大美太行的山山水水。近日,百忙之中的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了他拍摄的照片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背后的故事。

《太行山龙脊》登上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

记者:初见《中国国国家地理》杂志2021年11期封面,许多人都被大幅《太行山龙脊》所震撼。能否讲述一下这幅作品刊发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您拍摄了这幅作品?

张涛:这组《太行之巅》风光照片是我在2020年6月进行航拍时拍摄的。在此之前,长达数十年的时间,我钟情于太行板山、广志山、龙脊、九龙山等风景的拍摄,那里的山山水水大都熟稔于心,尤其是具有探索意义的广志山的山脊,我进行了多次拍摄。但囿于地面拍摄,即便是攀登到山顶,尝试多角度多视角进行拍摄,总感觉效果不理想。2020年初,我有幸参与了我市《航拍长治》主题项目的拍摄任务,从新的视角展示太行山的巍峨奇峻,奇特的地质地貌风景,挖掘旅游资源,以推动长治旅游事业发展。为了完成好拍摄任务,更精准地展现太行山雄姿风貌,我对长治地区,尤其是太行山区进行了多次实地探测。航拍前确定坐标,与飞行机组人员反复研究,制定飞行线路、飞行高度及拍摄区域,尤其把拍摄太行龙脊列为重中之重。

记者:《太行山龙脊》和《太行之巅》系列图片作品是如何被选中并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

张涛:《太行之巅》系列作品曾先后在山西日报、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发表。2021年,还在央视新闻频道作为最美长治宣传片进行展示。2021年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部图片编辑辗转联系到我,需要组稿太行山墙状山脊图片资料。我认为这是宣传长治太行山的一个契机,于是,我认真精选并给对方提供了一组反映太行山地质风貌的图片。其中,《太行山龙脊》和《太行之巅》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1年11期采用。太行山龙脊因壁如刀削、形似板薄的特殊地质风貌,定义为典型的岭脊型墙状山,作为寻找中国墙状山的重点,予以封面展示。《太行山龙脊》在《中国国家地理》四幅封面候选图片甄选中胜出,最终成为2021年11期封面,是因为长治太行山龙脊形如砖墙的山峰,翩若长城,宛若游龙,被称为最值得欣赏的地貌风景。

记者:据我所知,您的工作和摄影专业看起来似乎并不相关,但您拍摄的作品很专业,能否谈一下您选择摄影这一爱好的原因?

张涛:喜欢摄影的原因很简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爱摄影更爱太行山。说起摄影并非我从事的职业,但我却钟情于此。因为太行山不仅有秀美的风光,而且蕴育着太行文化和太行精神。我潜心拍摄太行山水已有15年,驱车太行采风近20万公里,越是走进太行,越是感到震撼与感动。上党自古天下脊,中华上古文明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炎帝神农典故都发生于此,且太行山水的奇、雄、险、峻、秀为爱好风光摄影的我提供了无尽的题材和元素。同时,太行山又是红色根据地,八路军抗日的战场,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岩石,太行山人民的勤劳与勇敢,这种不朽精神始终感染着我。作为摄影爱好者,我感觉我有责任记录定格美好瞬间,弘扬太行精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努力,张涛在多年拍摄太行山的过程中,也有了许多收获,其拍摄的作品获得多个奖项。其中,2021年,荣获第23届中国摄影艺术展铜奖;山西省20、22届摄影艺术展优秀奖;2020年,入展33届华北五省二市摄影艺术展;获长治市旅游摄影大赛一等奖;2013年,张涛以太行红山为主题,出版了个人摄影专集《太行红山》。其中,部分作品在北京地铁54个站点展出,全方位宣传和展示了太行红色文化与长治红色旅游资源。

关于国家地理爱好者网和访我市摄影爱好者张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