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埃及电影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埃及电影的知识,包括埃及电影正在崛起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十一月的埃及很热闹,一边忙着承办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一边又在13-22日紧锣密鼓地办起开罗国际电影节(CIFF)。
可别小看了这个电影节!作为非洲唯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它是中东和非洲地区电影界最盛大的活动,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
于2022年11月13日–11月22日举行
自1976年创办以来,其以搭建文化桥梁为宗旨,有效促进了阿拉伯语地区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为中东电影票房的蓬勃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次开罗电影节众星云集,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上百部影片参展。
电影节开场便是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半自传体新片《造梦之家》(TheFabelmans),这是该片在中东及北非地区(MENF)的首映,足见老斯对本电影节的重视。
这里的红毯不好走
开罗电影节举办地常设在开罗歌剧院,这里是埃及的最高音乐殿堂,被称为“埃及的好莱坞”。这座地标性建筑保留了伊斯兰风格,它对观众的着装要求十分严格,男士必须正装领带出席。
每个电影节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红毯上女星们的奇装异服、争奇斗艳。可在开罗电影节红毯上不必太卷,重要的反而是小心别犯了禁忌。
本届电影节主席——82岁高龄的侯赛英.法赫米(HusseinFahmy),上任之初就再三强调着装要求(Dresscode):埃及艺人须身着不暴露的正装,否则不允许参加电影节。
这位资深前辈还苦口婆心地告诫:电影节的着装不能随心所欲、无视国际准则,这在过去已经造成了一些问题,被社会媒体广为诟病。
让这位老艺人耿耿于怀、扼腕叹息的,一定有2018年第40届开罗电影节闭幕式的“车祸现场”。
当天埃及女演员拉尼娅·尤塞夫(RaniaYoussef)身穿一条性感的镂空黑色长裙出现在红毯上。
事后,她被一群律师以“有伤风化”为名起诉,险些面临长达5年的刑期。她的穿着被指责为“不符合社会价值、传统和道德观,影响到了埃及女性的声誉”。
以此为导火索,埃及演员协会在当时对拉尼娅等多名埃及女星的着装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拉尼娅也多次为此事公开道歉,但她的事业似乎并没有受影响,反而传播率更高了。
劝阻归劝阻,今年电影节的开幕式红毯依旧不让人省心,又有两位女艺人冒大不韪制造了“事故”。她们是肚皮舞舞者兼演员迪娜(Dina)、埃及小姐兼女演员赫芭(Heba)。
甭管什么名品高奢,这裙子看起来就是又短又透,难怪媒体要追问:“裙子的余下部分去哪了?”对此迪娜尚无回应;而赫芭则反应迅速,解释说这是源自古埃及的复古设计,她只是想扮美并非想出格,随后赶紧换回了保守装束。
相比而言,阿瓦(Arwa)等女星就懂规矩得多。不论现代装还是复古装,她们总能在“不失体统”的前提下美丽大方,彰显个性。
来这里是为了讲好故事
开罗电影节在创立之初就设为非竞赛电影节,1991年起才增加了竞赛单元。但设立的奖项并不多,其中一半为阿拉伯电影而设,非竞赛单元依然是电影节的重头戏。
开罗电影节章程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加。当然,参展影片都要通过官方严格评选。在这里,最能打动评委和观众的是影片的故事性。
就拿今年的非竞赛单元来说,最令人关注的是埃及-英国女导演莎莉·埃尔·霍赛尼(SallyElHosaini)自编自导的传记电影《泳舞姐妹》(TheSwimmers)。该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讲述了一对叙利亚难民姐妹如何逃离战火纷争、克服重重艰险,成功踏上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场。
还有一部呼声很高的特殊影片是来自波兰的《驴叫》(EO),它的主角只有一头驴。这部剧情公路片讲述的是一头生于波兰马戏团的灰驴在欧洲的奇遇之旅。它一路上遇到的人类鱼龙混杂,尝尽了世态炎凉。导演试图通过驴眼来管窥现代欧洲的生活百态,可谓别具匠心。该片荣获了2022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奖,这次参展也是在中东北非地区的首映。
可以说,开罗电影节汇集了中东及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努力做到多元视角、兼容并包。
在讲好故事之余,能捧个奖杯也不错。开罗电影节最高奖项的奖杯以“金字塔”设计命名,富含古埃及元素特色。
往届获奖导演手持“金字塔”奖杯
曾在开罗手捧过奖杯的中国导演及演员有近二十人,其中著名导演包括:冯小刚(第24届最佳影片及最佳编剧)、张艺谋(第35届终身成就奖)、贾樟柯(第38届杰出成就奖)等。获得奖项的中国电影有《红色恋人》、《一声叹息》、《父亲》、《芳香之旅》、《第四面墙》等。
匈牙利传奇导演贝拉·塔尔(BélaTarr)荣获了今年的终身成就金字塔奖。他独特的叙事风格不仅是技术上的探索创新,也激发了观众对人性的关怀和思考。在电影节大师课中,他强调电影作品并非线性地讲述故事,而是需要融入现实情境以及人的丰富情感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参展影片反映了中东电影一大特点:即跨国合作。比如前面提到的《泳舞姐妹》,女导演就强调国际合作是该影片的一个重要元素。这部电影由英、美、阿拉伯联合出品;两位女主角是黎巴嫩籍,其他演员分别来自英国、德国、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影片拍摄地包括了英国、土耳其、希腊、匈牙利和比利时等。
对于埃及电影人来说,他们与欧美、中东及非洲国家的国际交流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展,并陆续出品了近70部合作影片。其中参与合作最多的是法国,有评论分析其目的并非为了在中东票房分一杯羹,而是希望加强欧洲文化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以避免美国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开罗电影节对国际合作的积极态度显而易见,电影节上专设一系列大师课及研讨会,也是希望吸引更多国际专家参与合作交流。此外,它在2016年与中国上海电影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热忱欢迎两国的电影文化交流。
中东票房谁领风骚
近年来电影行业在中东地区蓬勃发展,喜欢去电影院的中东观众越来越多。其中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表现格外亮眼,影院票房市场成指数型增长。2021年沙特全国电影票房总额高达2.38亿美元,较前一年几乎翻了一番。
沙特最大的豪华影院,位于首都利雅得
由本土首个影院运营商MuviCinemas开设
但你可能想不到,在这个富得流油的石油王国里,几年前看电影还属于违法行为。自1982年起,以“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和“观影有违道德”为由,沙特关闭了所有电影院,成为世界上唯一以法律禁止电影公开放映的国家。
经历了35年影业封禁,2017岁末沙特终于宣布解禁,重新开设电影院。这一消息令电影从业者振奋,也令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终于不用跑去别国看电影了!
沙特吉达的文化宫被临时改造成电影院
解禁后首次公映索尼影业出品的动画电影
电影院解禁仅过去两年,沙特便一跃成为中东地区电影票房总额最高的国家。
专家分析,以沙特牵头的中东地区在疫情后电影票房恢复率高于世界其它地区,这得益于年轻的观众群、新建的电影院数量及优质观影设备,还有丰富多元的影片选择(包括美国好莱坞大片,以及埃及喜剧、韩国影片、印度宝莱坞影片等区域化标签)。
2022年10月底美国权威媒体报道:
由于沙特的兴起,中东票房复苏超过了全球其它地区
MiddleEastBoxOfficeIsRecoveringFastDuetoSaudiBoom-Variety
沙特影院的迅猛发展还带动了埃及及阿拉伯电影行业,助其扭转危机并提供了更大市场。难怪埃及业内人士要感叹“埃及出品,沙特上映”。有些热门埃及电影甚至会选择优先在沙特而非埃及本土上映。
今年埃及有一部热播影片《我爱你》,由埃及流行天王塔梅尔·胡斯尼(TamerHosny)自编自导自演,讲述的是一男二女的纠结爱情故事。它成为沙特本年度票房收入最高的一部埃及电影(1500万美元),远远高出其埃及本土票房收入(200万美元)。
今年夏天埃及还出了部王炸电影《基拉和埃尔根》(KiraandElGen),改编自小说《1919》,由几位埃及巨星和一位英国影星出演。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19年埃及革命中两位勇士合力对抗英国入侵的传奇故事,它对历史的严谨再现受到了舆论一致好评,可谓卖座又叫好。
《基拉和埃尔根》(KiraandElGen)2022
导演玛尔万·哈麦德(MarwanHamed)堪称“票房收割机”,凭借这部战争历史题材的新作创下埃及电影史上最高票房收入(超过424万美元),打破了他自己于2019年执导悬疑恐怖片《蓝象:黑暗细语》(BlueElephant2)保持的国内纪录。
新片还在美国、沙特及海湾地区共11国同步上映,在沙特上映仅一个月就拿下了373万美元票房。
大片须得大制作,这部影片的投资成本同样创下埃及新高(约424万美元)。导演哈麦德认为,埃及疫情前的票房佳绩加上沙特影院解禁后的巨大市场潜力,两者结合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高投入必能有高回报。
沙特市场的确给中东电影打了一剂强心针。本届开罗电影节特设了一个论坛名为“沙特影院的崛起”,吸引了埃及及阿拉伯国家的众多专家到场热议。
沙特导演们也做了经验分享。他们说沙特人热爱电影,全球数字化转型更起到了催化作用。在网络平台上观众喜好可以及时反馈。同时,国家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孵化项目和扶持基金,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电影行业中。
当然,沙特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一个突出优势,与其它阿拉伯国家的紧密合作也起了重要助推作用。
参加开罗电影节的专家们都能感受到中东电影所处的绝佳发展契机,也见证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世界电影需要多样化,而中东会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如沙特电影协会主席在电影节上所说:“我们有很多故事值得被讲述。”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