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孔子删诗说和纠正孔子删诗说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孔子删诗说以及纠正孔子删诗说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国学新知识#孔子曾经“正乐”,而没有”删诗“
2、当69岁高龄的孔子自卫返鲁之时,诸侯、大夫们对朝廷的礼乐制度都不遵守。本该诸侯或天子用的乐歌,大夫们也要窃用,同时,雅乐的地位已经动摇,人们都比较爱听郑、卫之音,这些都使孔子不能容忍。他大为恼火地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家邦也!“(《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郑声打乱雅乐,就会造成亡国的后果,问题实在严重,所以他就干起了”正乐“的事。所谓”正乐”,可能是纠正一下人们唱错的音节、音调,也可能是人们有意把郑声的花腔夹到雅乐里,搞乱了雅乐的腔调,孔子便做清除工作,使雅乐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维护周王朝礼乐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他的这项工作对于保存这部诗集是大有功的。《诗》本来是在官府由乐师传授的,孔子后来首倡私人办学,以《诗》为教材,”正乐“以后,《诗》的传习就更重视了。儒家门人一代代遵守着他们先师的遗训,把《诗》作为一门必读课程,才一直流传到后世。
3、《风》、《雅》、《颂》的年代绵延了五六百年,国风所采的国家有15个,虽主要是黄河流域,也远及于长江流域,在这样长的年代里面,在这样宽的区域里面,表现在诗里的变异性却很小。形式主要是四言,音韵差不多一律。音韵一律在今天都很难办到,南、北、东、西各地的方言,音韵有时差得很远,但在《诗经》里却呈现着一个统一性。这说明,《诗经》是经过加工的,这个整理、编辑的人是谁呢?最早说这个事情的是汉朝的司马迁,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4、多篇古诗中,以礼义为标准选出305篇,其他那些重复的、不合礼义的都删去了。所以过去有”删诗”说,这个说法影响很大,从古至今都有很多学者相信。
5、一,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如果他”删诗“了,这样的大事他能不说吗?反而,他说过好几次”诵诗三百”的话,可见,在他之前,《诗》三百篇就有了。
6、二,《左传》记的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周乐时,鲁国乐工演唱的十五《国风》及《雅》、《颂》各部分,与今本《诗经》完全一样,而这时孔子还不满10岁,可见,在孔子以前诗300篇就已经定型了。
7、三,根据《论语》等书记载,孔子是严守”礼义“这个原则的,而且多次对郑、卫之音表示反感,要废黜这两种乐歌。(孔子虽说是从音乐方面说的,然而不能排除思想内容这个因素),但《诗》三百中,仍然保存着郑、卫之音,如果是孔子”删诗”,肯定会删去的,而现在保存着,说明《诗》不是孔子删的。
8、四,在当时,要掌握全国那么多诗歌,只有周太师才有条件做到。周太师一方面用诗来教贵族子弟学习,一方面又选一定数量的诗歌公布到诸候那里去,供诸侯和士大夫学习,准备在外交场合用来“赋诗言志”。当时办外交,往往不直率表示自己的愿望,而是点一首诗叫乐工唱,借诗句表示意见。这要求各国士大夫及诸侯本人所掌握的诗基本相同,赋诗时才能互相领会意图。而孔子在当时正不得志,”若丧家之犬“,他能掌握那么多诗歌吗?就算能掌握,而且删了诗,能使各国士大夫都信从他吗?
9、那《诗经》是谁编的呢?据学者们根据一些资料的推测,是乐师编的。因为当时的各诸侯国以及朝廷的太师和乐工是诗的保存者,他们有条件去编选。同时他们又是诗歌的配乐者和演唱者,从各地采来或献来的诗歌往往形式、字句、声韵不一样,这也得乐师们加工整理一番。不懂乐律的人是很难做到的,在孔子以前,还没有私人办学,是所谓“学在官府“的时代。教师往往就由乐师来担任,他们为教学的需要编个选本,也是理所当然的。贵族子弟学会300首左右的诗歌,在当官以后大概也就够用了。同时,由于宴会“赋诗“是官员们点曲子叫乐工演唱的,所以乐工也需要一个比较固定的底本,唱得烂熟,才能做到随点随唱。因此,《诗》三百既是乐官门编的教材,又是自用的一个节目单和乐歌底本。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