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孤者定律?一个孤者的瞎想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孤者定律和一个孤者的瞎想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孤者定律以及一个孤者的瞎想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面对人类共有的问题与危机,寻找解决之法,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对于世界各国的政客而言,这或许是多余的事情吧,因为这有悖于少数人的利益,他们乐意做的往往会为文明性质的不同,做出疯狂的行为,产生对立,将智慧置于尴尬的境地。

我无意追随政客的足迹,寻找解决人类问题和危机的方法,因为我深刻的知道,这无异于与虎谋皮。当然,作为政治家的良知,也不是不可以信任的,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政治家,对人类的发展的正确判断,以及引领民众获得幸福感也不胜枚举。在此,我也打下不说,留给对政治哲学有兴趣的人去探索吧。

我要做的,只是在人类中寻找存在的共性,讨论一些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眼下我要提及的人类共性之一:孤独,就是我思考了很久的话题。

在我编写《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编年》时,我就在想人类体会到孤独意味,是从哪一个时间节点上发生的呢?我以为,人类最初是没有孤独感的,因为孤独与人的自觉联系在一起,属于人的感觉-意识系统中的一个内容。然而,人类的活动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对于人类意识活动难以真实、全面的认识,多数都是按其逻辑进行推测,至于是否与真实相符,就不得而知了,只求大体上符合人们规定的逻辑即可。虽然现在的考古学重视田野考查,使用高科技技术对人类遗物进行断代研究,并经过田野考古发现人类的活动遗迹,然后进行反向设计推论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从遗迹、遗物存在的信息推论人类的意识活动。比如人类的祭祀活动。

目前,在中国田野考古揭示出来的、信息量特别庞大的遗迹,莫过于良渚了。由于该遗迹申请世界遗产成功,标志着中国5000年的文明社会的存在,而非直观臆断。至于良渚遗迹的全面,我这里不去赘述,只取一点来证明我的说法,即遗迹、遗物可能携带的人类意识。

我们就从良渚的墓葬和祭祀遗迹来说明这点吧。在良渚遗迹中有一种墓葬叫做高台墓地,所谓的高台墓地,是由人工构筑台基,也有选择自然岗阜的墓地。与良渚同一时期的一般墓地相比,相当一部分高台墓地不仅是一个墓葬集中排布的丧葬空间,更是一种经过了精心营造的礼仪设施。良渚高台墓地常常由三个要素构成:土台、墓葬以及祭祀遗迹,这就反映出高台墓地所包含的信息较一般墓地来得更加丰富。1良渚的祭祀文化,则是从对祭坛的发掘研究表现出来的,证明良渚祭祀遗迹的作用偏重于"祭坛"的功能。我们就良渚文化与祭祀活动有关的遗迹而言,除了祭坛之外,还有在人工土台和墓地发现的瘗埋坑、红烧土遗迹等,这些遗迹应该不是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的痕迹,而是与某些宗教性的行为有关。从有关的祭祀遗迹反映来看,良渚的祭祀礼仪设施,证实了地域集团宗教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和具体化,体现着地域集团的个性特征,因此,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祭祀遗迹的差异,有助于弄清地域间的社会状况,进而探讨地域集团之间相互联系以及存在的模式。2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从发掘的遗迹、遗物上,我们也只能可能、也许地认知人类的过去,并不能比较确切地感知到人类的意识活动。这也是人类意识活动除了存在外,就无其它方式存在,乃至于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完整地将意识活动保存下来。人们使用的可以记录人们思想的符号系统,也仅能从范畴、概念上记述。这也是人类局限性之一。这些有关人类本质的局限,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可以超越的迹象。

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人类的悲哀,因为这是人类的常态。既然是常态,那么悲哀就显得毫

1、参阅《良渚文化综合研究》作者:刘恒武,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00页。

2、参阅《良渚文化综合研究》作者:刘恒武,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02页。

************************************

无意义,有时倒还显得我们比较矫情。万事皆是一个过程,包括生命,都是自然界的一个过客,悲哀也好,快乐也好,都将终其一生。认真、快乐地享受生命的过程,不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么。我不知道人类从哪一个时间节点上发现了自己的孤独,但我从现有的田野资料来看,人类的孤独感也有一个遥远的起点,从那时起,孤独就陪伴着人类向终点走去。

但是,我们的理性总是与我们自己矫情,面对铁证如山的历史我们总在心里寻求自身的解脱,以此来明示自己有意义的一生。这对我来说,是多么无聊的事情,乃至于让我啼笑皆非。我永远都不相信你可以超越孤独,从而获得超人的意志,让自己成为查拉斯图拉,自由地驰骋在人类意识的顶尖,成为自由世界的超级模范。人在孤独中享受,而非是对自己的超越,更不是自己意志的表现,而是人类无法超越的自身。

理性告诉我,自由与正义是不可以调和的矛盾。先哲们说:“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受桎梏。”1当然,我有充分的理由说它是他者的眼光,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似有些牵强,但是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人全盘西化中,追求自由是特别显眼的一条。到了今天也还有诸多文人墨客用于批判社会。我无意说某人的长短,只是想说既然自由和正义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说明自由地批判必然受正义的监督,非正义的自由那就是祸害社会的行为,必然受到正义的制裁。所以理性告诉我,社会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应该遵循本条定律,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比较同情那些为自由而放弃爱情、放弃生命的人,虽然有些行为违背了自由与正义的定律。

然而更甚的是,你对正义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又是理性给予我们的挑战。

正义往往容易被政治家、伦理道德家、自由主义者绑架,为其自己的利益服务。尤其是人们的灰色思维地带,往往大于颜色鲜明的地带,让其躲过人们的思维判断。在我看来,人的立场决定了人的理性思维的价值取向,一些技术层面的论述在没有立场时,只是流于时尚的说辞,没有正义的内涵。正义本身受立场的影响。

比如说自由主义者对社会的束缚比较敏感,当自己感觉到行为被约束时,就会奋起反抗,甚者会引发社会动乱。自由主义行为对遵守社会契约者来说,是一场灾难。这是反对自由主义者的说辞。二者其实都出于理性的思维,只是出发点不同,我们不能说谁是谁非。用得不是地方,道德也要出丑。

自由主义者强调的是自我的存在,反自语主义者强调社会契约精神,你能说谁错了呢?不能,完全不能。可是,在一些场合下,自由主义者的行为引发社会动荡,让人哭笑不得也是事实,正义也变得荒唐。这种行为在西方世界比比皆是,也因此形成了西方与东方文化的差异。

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来说,孰优孰劣你能精准地告诉我吗?除去个人情绪而言,纵观世界历史长河,你还真不好说。对于只拿现代史部分说事,我不敢说你短视,但起码来说,你治学不够严禁。当我们强调某一方面时,我们也就进入理性的误区了。

非理性的东西,左右我们思维和行为,有太多的事实。我不想在经验主义下面说什么,用纯粹的非理性和用纯粹理性,结果都是一样的:让人进入疯狂的状态。对于公众形象人物而言,他会严重影响社会导向。在此,我也不多说,因为我讨论的主题是理性的困惑,是想说明理性为何使我困惑,让我理性地生活成为一种奢望,抑或是一种想入非非的自我欺骗。我也不敢下结论,毕竟我们的任何结论都是理性的结果。我们所依赖的经验也常常让我们出丑。

我不想告诉你,世界是虚无的,你的存在更是虚无的。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挥一挥手,我们作别湛蓝的天,却带不走一根汗毛。人不是虚无的存在,又是什么?但人们苦心积虑地创立哲学体系、科学体系,却为何得不到一群没有见识的粉丝们的点赞?在当代社会

1、摘录自《社会契约论》作者:卢梭。

************************************

下,虚拟的世界似乎都在说明虚无的真实性。唉,理性又出来告诉我,立场!立场!还是立场。重要的事说了三遍,还重要吗?我看不见得。科学家要一群粉丝点赞?那就失去科学称谓的意义了,因为科学是少数人的游戏,不被大众懂得是常态。也许,科学家本来就没有想要一般人的理解。至于哲学家,也是少数人的思维游戏,与实际生活也有一段距离,不被人待见也是常态。我在想,当我们想不透,也达不到自身目的时,我们会觉得世界是虚无的,这个虚无的存在,不是互联网中虚拟的世界。当我们找准了人生的坐标,点、线、面都呈现出来的时候,虚无的世界就会以立体的形式出现,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实在。“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1互联网虚拟世界你能感知它的存在,你永远也不可能看到它的实体面相。

就个体生命而言,他受认知、情感情绪、意志、动机、个性心理特征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同时存在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二者互相合理的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我们的行为,单一某一方面,都会让我们进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于走向灭亡。抽象来说,认知、动机属于理性的活动,情感情绪、意志、个性心理特征属于非理性的活动。这些存在于人身体内的客观世界,你侧重于哪一方面呢?显然是不解方程式。这也是理性困惑的表现。

说得清楚一点,理性生活的困惑,不是否定理性,康德的批判,也是纯粹理性的批判。2保罗.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都不是否定理性。因为哲学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他们都对物价、信仰、理论方面抱怨过。3但是,不会因此就否定了理性在哲学、科学方面的探索行为,只是对其方法论上,提出些疑问。也许,这就是我们行走在理性的钢丝绳上的疑惑吧。

我不敢奢望,我的点滴的认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我用他者的眼光看自己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立场的错误。自然,别人用他者的眼光看我时,我也不觉得奇怪。世界于我们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我用他者的眼光来看,也不为过。他者是本文化体系外的存在,是指一个社会群体,而非一个人。他者用某个群体的文化态度,审视其它文化群体,就是用他者的眼光看其所受审视的对象。

理性的纠结是时刻存在的,他者,抑或不是他者,对于眼下的我就很纠结。当我以个体审视他人时,我是不是一个他者呢?从个体生命而言,他是的。当我们从内心里发现自己也是自己的他者时,你能是什么样的感觉?你的认知此时会出问题吗?更甚者,你的情感情绪会爆裂吗?我不敢说。至少在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他人的说道崩坏自己的心理,造成精神分裂。因此,他者也好,他人也好,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只是一个词汇,是思想的语言表达,然后是语言的文字记录。我们依然回归到理性的行为。

然而,这些事情都是理性困惑的根由,本意从非理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异化,却不自然地走回到老路上,顺便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世界,在自己内心深处遇见他者的自己,是不是很奇葩?我们所有的心路历程,被我这么解说就变得更加荒唐不羁。如果是这样,我很欣慰。我是一个孤独者,所以,我所有的想法只对自己负责。因为我明白,这是解决我自己的问题的方法。

对人的哲学思考,是从我记事起就开始的,现在,我把自己几十年的思考汇集于这本小册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知道,人站的立场不同,对人世间的认知也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各异。君子立言,和而不同,所以,我就只求自己好之为之了。

2、参阅《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参阅《告别理性》保罗.费耶阿本德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文章分享结束,孤者定律和一个孤者的瞎想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