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实证化中医基础理论及运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说明个体对不同病因易感性
偏阳质因机体本身偏热,较为亢奋,易受阳邪,发病时往热的方向发展;偏阴质阴机体本身偏寒,较为抑制,易受阴邪,发病时往寒的方向发展。平和质阴阳相对平衡,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即使生病治愈得也很快。
2、说明发病原理
不同人感受邪气后的发病情况不尽相同,是否发病,轻微还是严重,往往由体质强弱决定。体质强正气足,感受外来邪气就不易发病,体质弱正气虚,病邪就会乘虚而入容易发病。
3、解释病理变化
中医把病情随体质而变化称为从化。偏阳体质的人感受湿邪,湿邪往往会从阳化热,表现为湿热证;偏阴体质的人则表现为寒湿证。
中医把疾病病位的传移和寒热虚实的变化称为传变。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很多,体质是其中一个。人体的发病过程就是正邪之气相争的过程,正气强邪气弱,不会发病;正气强邪气也强,发病为实证传变慢;正气弱邪气强,发病快传变也快。
中医辨证治疗时会有很多“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情况出现,同病异治的前提是同病异证,异病同治的前提是异病同证,其决定因素就在于体质。如都是外感寒邪,有人发热恶寒,有人腹痛泄泻。前者体质强,正邪相争,表现为发热实证;后者体质弱,正不胜邪,寒邪长驱直入侵袭脾肺。
中医治疗讲究因人论治,同样的治疗方法,体质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中医讲:胖人多痰,瘦人多火;虚胖的人大多有痰湿,体质偏寒湿,治疗用药时尽量少用有泻下、通下的药物,因为泻下太多会更加损伤阳气。身形瘦弱的人大多有内火,体质偏阴虚,治疗用药时尽量少用有发汗,开泄腠理的药物,因为汗法会更加损耗津液。
病后的调理措施,也因病人的体质变化而异。特别是大病初愈,看似病好了,但受治疗过程影响,体质发生了改变,不注意调理可能为下次生其他病埋下病根。
一般来说,受体质影响用药应注意药性和剂量两个方面,阴虚体质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阳虚体质者宜益火温补,忌苦寒泄火;气虚体质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等。体型壮实剂量宜大,体型瘦弱剂量宜小。
实证化中医基础理论及运用和中医基础理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