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枪管膛线,枪管与炮管中的阴阳膛线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其实枪管膛线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枪管与炮管中的阴阳膛线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枪管膛线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武器知识》头条号今天为您带来《枪管与炮管中的阴阳膛线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2、武器知识,一本正经的为您科普武器装备知识!欢迎大家订阅!本文编号:32012120170605

3、尽管多边形膛线(polygonalrifling)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在19世纪末线状无烟火药弹药刚出现时就已经很少使用。多边形膛线的原理最早是在1853年由著名的英国发明家约瑟夫·惠特沃思爵士(SirJosephWhitworth,1803~1887)提出的。

4、当时惠特沃思正在试验在火炮上应用六边形炮管,并且在1854年申请了专利,但是英国军方在1856年拒绝采用他的设计,惠特沃思因此转而将设计应用到了步枪上试图取代当时服役的1853式恩菲尔德步枪。

5、南北战争时期,南军的神枪手使用装配了多边形枪管的惠特沃思步枪(Whitworthrifle)在战场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甚至在1,000码(910米)的距离外一击狙杀了北军在战争中阵亡的最高将领约翰·塞奇威克将军(JohnSedgwick,1813~1864,生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远的距离,他们连大象都打不到”)。惠特沃思步枪远超同时期其他枪型(比如夏普斯步枪)的远程精度使其成了“神枪手”的代名词,并且被后世定义为最早的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

6、这么远的距离,他们连大象都打不到!

7、最后两款大批量使用的多边形膛线步枪是英国的李-梅特福步枪(Lee-Metfordrifle)和日本的有坂铳。当线状无烟火药开始取代黑火药时,因为当时用来制作李-梅特福枪管的金属材料太软,膛喉磨损情况太严重无法适应新式火药,因此整个多边形膛线枪管设计被取缔,在西方几乎销声匿迹,李-梅特福步枪也随即被改制成了传统膛线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而东方的情况则相反,有坂铳设计则通过后续的三八式步枪不断证明了其在战场上的耐用性和精度,从日俄战争和一战开始一直坚持到了二战结束才推出历史舞台。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德国为了能够快速生产大量可靠耐用的枪管而开始批量使用新发明的冷锻法,多边形膛线又重出江湖出现在MG42机枪上。二战结束后,许多德国的军火商还在继续推出有多边形膛线的枪械,比如莱茵金属的MG3通用机枪,以及黑克勒&科赫的G3A3自动步枪、SL7半自动步枪和著名的PSG-1半自动狙击步枪。许多以手枪设计著名的欧洲公司,比如黑克勒&科赫、格洛克、乌尔斯基·布罗德、瓦尔特等,都推出了多边形手枪管,使得多边形膛线的设计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

9、枪管结构的一致性和强度更佳,对应力集中效应的疲劳极限更高

10、枪膛气密性更佳,更高的子弹初速

11、对弹头外形的压划形变更少,更高的外弹道精度(不过没有足够的测试报告能显著支持此论点)

12、能残留在膛线缝隙中的碳末、铜屑等污垢更少,更容易清理

13、制造上依赖冷锻法,因而器材上的初期投资过于昂贵,而且需要做复杂的高温处理,使得中小型规模的制造厂家(绝大多数枪匠)出于成本无法染指

14、因为多边形膛线对弹头的接触面更大,如果使用无背甲的铅弹头,铅粉更容易“涂抹”囤积在膛壁上,因而增加膛壁的摩擦系数和发射时的膛压,使得理论上的炸膛风险更高。虽然没有任何实际依据证明是否所有的多边形设计的积铅率都高,推广多边形枪管最为积极的格洛克公司出于谨慎已经公开告知用户避免使用裸露的铅弹头

15、多边形膛线对弹头压划造成的形变大大低于传统膛线,因此会使得法医学上的弹道鉴定更为困难,增加对枪支犯罪侦查的难度并降低执法机构的办案效能。

16、自行榴弹炮通过发射药将炮弹投射出炮膛的精彩慢放瞬间

17、韩国KH-179榴弹炮发生炸膛事故,炮身被炸成两段

18、你知道枪管中的螺旋膛线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吗?

19、二战兵工厂加工炮管、车削膛线、测试炮栓、安装底盘全过程

关于本次枪管膛线和枪管与炮管中的阴阳膛线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