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猎狗的故事的一些知识点,和猎人和猎狗的故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天,猎人带着一只猎狗,到森林中打猎,猎狗将一只兔子赶出了窝,追了很久也没有追到。后来兔子一拐弯,不知道跑到哪去了。牧羊犬见了,讥笑猎狗说:“你真没用,竟跑不过一只小小的兔子。”猎狗解释说:“你有所不知,不是我无能,只因为我们两个跑的目标完全不同,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是为了性命啊。”
这是告诉我们目标不同,动机不同,工作的动力、积极性不同。
这话传到了猎人的耳朵里,猎人想,猎狗说得对呀,我要想得到更多的兔子,就得想个办法,消灭“大锅饭”,让猎狗也为自己的生存而奔跑。猎人思前想后,决定对猎狗实行论功行赏。
大锅饭是扼杀积极性的第一敌人
于是猎人召开猎狗大会,宣布:在打猎中每抓到一只兔子,就可以得到一根骨头的奖励,抓不到兔子的就没有。
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抓兔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每天捉到兔子的数量大大增加,因为谁也不愿看见别人吃骨头,自己却干看。
这告诉我们绩效、或者提成可以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可是,一段时间过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猎人发现猎狗们虽然每天都能捉到很多兔子,但兔子的个头却越来越小。猎人疑惑不解,于是,他便去问猎狗:“最近你们抓的兔子怎么越来越小了?”猎狗们说:“大的兔子跑得快,小的兔子跑得慢,所以小兔子比大兔子好抓得多了。反正,按你的规定,大的小的奖励都一样,我们又何必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抓大兔子呢?”
猎人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奖励的办法不科学啊!于是,他宣布,从此以后,奖励骨头的多少不再与捉到兔子的只数挂钩,而是与捉到兔子的重量挂钩。
此招一出,猎狗们的积极性再一次高涨,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猎人很开心。
这告诉我们绩效考核指标设置要量化,标准要细化。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过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积极性在逐渐下降,而且越是有经验的猎狗下降得越历害。又是咋回事呢?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
猎狗们对猎人说:“主人啊,我们把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您了,等我们以后老了,抓不动兔子了,你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一听,明白了,原来猎狗们需要养老保险,于是,他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规定:每只猎狗每月捉到的兔子达到一个规定的量以后,多余部分可以转化为骨头的贮存,将来老了,捉不到兔子了,就可以享用这些贮存。
这个决定宣布之后,猎狗们群情激昂,抓兔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猎人也无比欣慰,觉得从此可以万事无忧了。
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关注到员工自身的发展,要形成这种企业文化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些优秀的猎狗开始离开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面对这一情况,一开始,猎人以为是思想政治工作没做好。便连续举办了一系列“狗力资源与风险高层猎狗研修班,”培训主题为:缺乏统一指挥所造成的狗力资源浪费,强调猎人的规划对猎狗捕猎的重要性,并有意夸大了其负面影响。这一招对稳定猎狗队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优秀猎狗流失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猎人有些着急了。他想,难道是奖励的力度不够?于是,他将优秀猎狗的奖励标准提高了一倍。这一招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优秀猎狗流失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缓解,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一段时间之后,离开猎人,自己去捉兔子的猎狗,又开始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基本上都是最优秀的。
聪明的猎人这下可犯愁了,他百思不得其解。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直接去向离开的猎狗们咨询。他用10根骨头的代价把5只猎狗请到一起,他十分动情地对它们说:“猎狗兄弟们,我实在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你们的事,你们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我呢?”猎狗们对猎人说:“主人啊,你是天下最好的主人,我们有任何愿望,你都尽力给予满足,没有任何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离开你,自己去捉兔子,也不仅仅是为了多得几根骨头,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梦想,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象您一样,成为老板。”猎人听后,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想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留在优秀员工,企业价值和实现和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是否矛盾,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长不仅仅体现到直接的薪酬待遇上
聪明的猎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潜心研究,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于是,他成立了一个猎狗股份有限公司,出台了三条新政策:第一条,实行优者有股。优秀的猎狗可以将贮存的骨头转化为公司的股份,并根据贡献率每年奖励一定数量的股份期权,使优秀的猎狗有机会在公司发财;第二条,实行贤者终身。连续三年或累计5年被评为优秀猎狗者,可成为终身猎狗,享受一系列诱人的优厚待遇;第三条,实行强者孵化。优秀的猎狗可以随着业绩增长,逐步成为团队经理、业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实现做老板的梦想。
这一招十分灵验。从此以后,不仅该公司优秀的猎狗对猎人忠心耿耿,而且其它地方的优秀猎狗纷纷慕名加盟,猎人的公司越办越火,长盛不衰。
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了三个重要道理:
①一个企业,员工的问题,往往根源在机制,责任在老板,因此,我们要多研究机制,少责备员工,这样,管理才会不断完善,劳资关系也才会更加融洽与和谐;
②有没有激励大不一样,激励科学与不科学大不一样;
③员工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企业必须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能有效激励人才和长久地留住人才。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狗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已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猎人不得已引诱了一条野狗,问他到底野狗比猎狗强在那里。野狗说:“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接着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顿顿有肉吃,大部分最后骨头都没的舔!不然也不至于被你诱惑。”于是猎人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而且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就这样,猎狗们与猎人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冬天到了,兔子越来越少,猎人们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而那些服务时间长的老猎狗们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那些他们自以为是应得的大份食物。终于有一天猎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扫地出门,因为猎人更需要身强力壮的猎狗……
被扫地出门的老猎狗们得了一笔不菲的赔偿金,于是他们成立了MicroBone公司。他们采用连锁加盟的方式招募野狗,向野狗们传授猎兔的技巧,他们从猎得的兔子中抽取一部分作为管理费。当赔偿金几乎全部用于广告后,他们终于有了足够多的野狗加盟。公司开始赢利。一年后,他们收购了猎人的家当……
MicroBone公司许诺给加盟的野狗能得到公司n%的股份。这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这些自认为是怀才不遇的野狗们都以为找到了知音:终于做公司的主人了,不用再忍受猎人们呼来唤去的不快,不用再为捉到足够多的兔子而累死累活,也不用眼巴巴地乞求猎人多给两跟骨头而扮得楚楚可怜。这一切对这些野狗来说,这比多吃两根骨头更加受用。于是野狗们拖家带口地加入了MicroBone,一些在猎人门下的年轻猎狗也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很多自以为聪明实际愚蠢的猎人也想加入。好多同类型的公司象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BoneEase,Bone.com,ChinaBone....一时间,森林里热闹起来
猎人凭借出售公司的钱走上了老猎狗走过的路,最后千辛万苦要与MicroBone公司谈判的时候,老猎狗出人意料的顺利答应了猎人,把MicroBone公司卖给了猎人。老猎狗们从此不再经营公司,转而开始写自转《老猎狗的一生》,又写:《如何成为出色的猎狗》,《如何从一只普通猎狗成为一只管理层的猎狗》《猎狗成功秘诀》《成功猎狗500条》《穷猎狗,富猎狗》,并且将老猎狗的故事搬上屏幕,取名《猎狗花园》,四只老猎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F4.收版权费,没有风险,利润更高。
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哪个更重要?“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哪个更重要?时至今日,管理界和企业界仍有不少人在争论。读《史迹·萧相国世家》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就已经给出了正确答案:管理人才比技术人才更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刘邦消灭项羽、平定天下后,开始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功劳的大小一年多也没能决定下来。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多的参加百余次战斗,少的参加数十次战斗,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知道打猎吗?”群臣回答说:“知道。”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象猎狗。至于像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企业的老板却存在相当严重的重技术轻管理倾向。他们认为管理谁都会,技术却不是谁都会的,所以,并不像刘邦这样看待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于是,在企业中,技术人才比管理人才吃香,技术人才的待遇比管理人才高。技术人员也总爱这么说:“我们整天奋战在生产一线,一脸灰,一身汗,管理人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风刮不着,雨淋不着,怎能和一线人员相比?”这话和刘邦手下那些功臣们的话多么相似啊!
再看看刘邦的后代刘备吧。刘备在请出诸葛亮之前,拥有关羽、张飞、赵云三员在当时堪称一流的大将,技术水平不可谓不高,可刘备奔波多年,连个根据地都没有。在刘备有了诸葛亮这位超一流的管理高手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规划,指挥关、张、赵等技术人员“做正确的事”,迅速改变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得以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充分说明了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就一个企业来说,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比技术更为重要。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