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苏联航母(拜赫鲁晓夫所赐)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苏联航母的问题,以及和拜赫鲁晓夫所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1967年,苏联首艘“航空母舰”莫斯科号下水,当然在该舰研制和建造过程以及其后服役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正式名号并不是航空母舰,而是“反潜巡洋舰”(Противолодочныекрейсера),航母只是后来西方观察家和媒体对她的非正式称谓。

实际上,单从外观上看,这艘巨舰也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航母相去甚远,她并没有一般航母平坦的通长甲板,而只是在舰舯后部有一块供直升机起降用的飞行甲板,其余部分则更像是典型的苏式导弹巡洋舰。在60年代,苏联会推出这样一个“四不像”,全都是拜赫鲁晓夫对航母派的坚决否定所赐。

赫鲁晓夫上台后,曾经在战后启动的航母有计划(即85型航母)被搁置,作为苏联海军内部航母派的领军人物,苏联海军部长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被赫鲁晓夫以种种借口解职,甚至一路降至中将。不过让赫氏想不到的是,接替库兹涅佐夫的戈尔什科夫,其实也是航母计划的支持者,只是性格内敛的他非常懂得避开无谓的纠缠,用名为“载机巡洋舰”的计划蒙混过关,艰难开启了苏联航母前行的步伐。

二战结束之后的库兹涅佐夫,背景是苏联海军的“红色高加索”号重巡洋舰

“莫斯科”级航母先后建造了2艘,这种只能搭载直升机,配合舰队执行反潜任务的怪胎,显然无法满足苏联海军走向远洋的野望。于是在戈尔什科夫的主导下,新的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母计划呼之欲出。当然,同样出于避开纷争的目的,新舰计划被称为“载机巡洋舰”建造项目,即1143型航母。根据海军的要求,新的载机巡洋舰需要为苏联在北极圈和西北太平洋上活动的战略核潜艇提供保护与支援,承担抵御西方海军对该区域外围防线进攻的重任,这很符合赫鲁晓夫时代开始苏联以战略核潜艇为重心的发展定位。经过黑海造船厂与海军对新舰设计的反复筛选与讨论,终于在60年代末敲定了整体设计方案

1143型航母依然延续了“莫斯科”级的理念,其甲板上将被各种防空和反舰导弹以及相关的火控设备所占据,虽然该舰设计有一条斜角直通甲板,但整船甲板面积只有60%可腾出来给飞机使用,而这狭小的空间却要同时用于飞机起降和停放,这种与英美航母“节约一切空间给飞机”理念的迥异,使其根本无法起降常规固定翼喷气战机。

于是,当时尚在研发中的短距起降技术就被苏联用在了未来的舰载机上,这就是由雅科夫列夫设计局设计的雅克-38型短距/垂直起降飞机,这种外形酷似英制鹞式的舰载机,内部装有3部发动机(机尾的一台推进/升力发动机和驾驶舱后部的两台升力发动机)。在进行垂直起降作业时,该机前部的发动机盖打开,启动两台升力发动机,同时机尾发动机连接的两个尾部矢量喷口和三条机尾与机翼副喷管向下喷射,以达到垂直升降的作用。由于同时使用了3台发动机,使得该机的垂直起降效率要高于直采用单台发动机的鹞式,飞机的进气口也较小,这样就减小飞机迎风面积,更有利于高速飞行(最高速度达1800公里/时,而鹞式只有1176公里/时)。不过雅克-38的飞行员需要同时协调三台发动机,因此带来的复杂的机械结构让该机操作难度很大,后勤维护也是问题重重,在其服役的30年时间里一直事故不断。

此外,最让海军诟病的是其航程过短与载弹量过低,这还是因为同时装备3台发动机,耗油量惊人但油箱容积偏小导致,因此在其上舰服役后不久,苏联海军官兵就给雅克-38起了各种不友好的绰号:如“桅杆保卫战”,“和平鸽”等。

新罗西斯克号甲板上停放的雅克-38和卡-27A

与莫斯科级一样,1143型航母的巡洋舰系统比重超过了航空相关设施。但在处理巡洋舰功能系统和航母系统的分界上更加合理,飞行甲板与中轴成3.5度向左舷延伸,形成一条斜角甲板,将舰体的上层建筑让位于右舷部分用于堆砌巡洋舰系统。同时在右舷后部专门开辟了停机区,这样就避免了飞机升降机作业和起降作业互相干扰的问题,尽管相较于同时期英美的主力航母,1143留给飞机的空间依然可怜,但这种设计已经是苏联发展航母过程中关键的一步了。

发射4K60区域防空导弹的“新罗西斯克”号航母

发射玄武岩反舰导弹的“明斯克”号航母

1143型航母的武器系统与同期的“喀拉”级巡洋舰属于同级水平。在防空方面,她装备了4K60区域导弹防空系统(北约代号SA-N-3)和4K33点防御系统(北约代号SA-N-4),还有两门双76.2毫米舰炮和AK-630近防炮。1143型的防空系统统一安装在舰艏甲板和舰岛后端,其中两座4K33和两门舰炮分别置于舰艏和舰岛后,而两座4K60发射系统则分别位于舰体左前和右后两个角上,这样的火力搭配能够全方位对来犯军机和导弹进行火力覆盖。

在反舰系统方面,1143型装备了威力强大的4K80“玄武岩”反舰导弹(北约代号SS-N-12),其8座巨大的发射筒以两边一组的方式分别置于4K33的左右两侧,玄武岩导弹巨大的体积使得整个反舰系统几乎占据了该舰整个首楼甲板,光是该弹的弹舱就占据了两层甲板。1143型可携带16枚玄武岩导弹,这赋予了他不同于其他航母的超强反舰能力。在反潜方面,1143型还专门装备了RPK-1型反潜导弹系统(北约代号SUW-N-1),还有两座RBU-6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舰艏的大型全景声纳和舰艉的独立变深声纳为舰上的反潜武器提供数据目标。

1970年,苏联批准了1143型的建造计划,并被正式命名为“基辅”级。同年7月,首舰“基辅”号在黑海造船厂正式开工。1972年12月27日正式下水。此时黑海造船厂还没有使用0号船台进行流水作业,为了追赶进度,在基辅级下水仅仅2天后,2号舰“明斯克”就开始在腾空的船台上铺设龙骨。同时,新研制的雅克-38也开始上舰试验。不过很快,在基辅号的海试中设计人员就发现该舰的一个致命缺陷——首楼甲板夸张的弧度与高耸的舰桥极易造成紊流,而这又严重干扰着飞机作短距滑跑起飞的稳定,在前期的飞行试验中就经常因为紊流问题而发生飞机坠海的事故。

这一问题是设计人员始料未及的,而根据初步分析,除非雅克-38全部改为在舰尾垂直起降,否则该舰的整体设计就要推倒重来,这无疑是让苏联海军在“要么接受两艘注定要提前退役的废舰”,“要么接受舰载机因垂直起降巨大的油料损害而彻底丧失远距离飞行能力”作选择,当然让人无法接受。好在黑海造船厂又经过一系列科研攻关,终于想出了在首楼甲板靠左的地方设置3个导流板以消除可能的紊流,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顽疾。

1975年,苏联又做出了续建2艘基辅级航母的决定,新的导流板设计被立刻用在了3号舰“新罗西斯克”号和4号舰“巴库”号上。后续的2艘航母,改进的地方还不止于此,用于停放飞机的后甲板区域明显扩大,原有的第3弹药升降机被拆除。原来的玄武岩备用弹弹库被取消,这些改动都极大节省了舰上宝贵的空间。防空导弹和火炮的布置也进行了优化,其射界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到了巴库舰建造时,其舰岛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整体结构显得更加简洁紧凑,从外形上依稀能够看到后来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舰岛的特点,舰岛后的武器系统也被全部拆除,使其载机空间进一步扩大——这些改进都显示着当时苏联对航母认知的不断进步。

当然,3号、4号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造方式,由黑海造船厂新任厂长马卡洛夫主持引进的0号船台实现了航母的流水建造,建造效率极大提高,这种方式又直接影响了“库兹涅佐夫”乃至“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建造。

1979年航行于地中海的基辅(左)和明斯克号(右)

明斯克号在21世纪初被拖往深圳并改造为航母主题公园,后来于2016年被拖往南通并被改造为航母度假区景观。

按照印度要求进行整体改造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

到1987年4号舰“巴库”号服役,基辅级长达17年的建造历程终于结束,新锐的4艘基辅级分别成为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其中基辅级甚至成为北方舰队的旗舰。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苏联的轰然倒塌,4艘基辅舰的命运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联解体后,这4艘航母全部为俄罗斯所继承,然后俄罗斯糟糕的经济根本不足以继续维护这4艘巨舰。最终,“基辅四姐妹”被强制退役并各奔东西,其中巴库舰在解体前被更名为“戈尔什科夫”号,在被遗弃在船坞内多年后,被俄罗斯根据印度的要求改造成“超日王”号航母,这艘航母是四舰中境遇最好的,在远嫁印度之前还为俄罗斯挣来了大量外汇。而命运最不济的则是“新罗西斯克”号,在1995年遭遇火灾而彻底报废,最后被当作废铁出售。至于基辅和明斯克,这两舰则被辗转卖到了中国,被改造成酒店和娱乐设施,继续向世人展示着苏联红海军的航母遗梦。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