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论衡的作者(无神论的代表作)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论衡的作者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无神论的代表作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论衡》是东汉前期思想家王充所写的名著,是在当时谶纬流行、鬼神迷信泛滥的背景下,出现的一部批判神秘主义、宣扬科学理性的作品,是中国无神论的代表性著作。全书现存85篇,共20余万言,其中《招致》仅存篇名。

2、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间年(约公元100年前后)。王充高祖有军功封侯,后来家道衰落,以农桑为业,自称出身于“细族孤门”。少时好学,青年时游学京师洛阳,师事班彪。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就店阅读,博览强记,通晓众流百家之学,自学成才,卓而成为大家。他一生只短暂做过地方下级官吏,后来归居故里,从事著述与教学,生活清贫,直到老年还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是位平民学者,深悉民间生活和民众疾苦。

3、《论衡》的中心思想如《佚文》篇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自纪》篇又说:“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故作实论,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故为论衡者,所以诠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总之是要立一个实事求是的真理标准,用真实可靠的知识,破除各种虚浮妄诞的假说,以正视听,以健风气。

4、他用元气一元论和道家天道自然无为说批判今文经学的天人感应和灾异谴告说,认为:“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谴告》),“夫人不能动地,而亦不能动天。夫寒温,天气也;天至高大,人至卑小”,“以七尺之细形感皇天之大气,其无分铢之验,必也”(《变动》)。他用精气说反对人死为鬼、能作祟,认为:“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论死》)那么为什么会有见鬼的情况呢?“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订鬼》),因此主张薄葬,但赞成祭祀,“一曰报功,二曰修先”(《祭意》)。

5、王充反对谶纬把圣人神怪化,认为圣人不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实知》)。他敬重孔孟,但不迷信孔孟。作《问孔》,指出孔子之言“上下多相违”;作《刺孟》,说孟子以义非利,与五经矛盾,又说“孟子不知天也。”王充作《道虚》篇专驳道教长生不死之说,“物无不死,人安能仙?”“夫有始者必有其终,有终者必有其死。”此外,王充《论衡》还批判了一系列世俗迷信,如忌讳、卜筮、占日、解除等,认为求福之法“在人不在鬼,在德不在祀”(《解除》)。王充思想中也有内在矛盾,既讲天道自然无为,又讲天命难知;既反对世俗迷信,又相信瑞应妖祥;他的“任耳目以定情实”(《实知》)的求真务实之论,偏重于感官的经验,而缺少哲学的论证,这些都是时代的局限性,不必苛求于前人。

6、《论衡》用实证和说理的方法,批判各种迷信风气,建立元气自然论,在中国无神论和科学思想发展史上树起一座丰碑,影响到南北朝的范缜《神灭论》和清代无神论者熊伯龙的《无何集》。民国初大学者章太炎评论曰:“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今亦鲜有能逮者。”更为重要的是,王充有反潮流的勇敢精神,能独立思考,提倡问难,不惧怕主流思想的打压,不接受民间陋习的浸染,把追求真理、探究事实作为人生担当,这种实证的学风影响到中国学术,使中华思想的人本主义和理性思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神秘主义不能泛滥成灾。

7、《论衡》的通行注本有:黄晖的《论衡校释》,附刘盼遂《论衡集解》(中华书局版),北京大学历史系编《论衡注释》(中华书局版),比较通俗。周桂钿的《王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版)是较新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大学生了解王充《论衡》的参考书。

关于论衡的作者和无神论的代表作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