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用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生产的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发展。工业清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节能减排: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
2。资源循环利用: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化,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
3.清洁生产技术:采用低污染、低排放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4.环境保护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环境质量。
。
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广工业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工业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
。
清洁技术?
从根本上改变控制污染的战略。
传统工业生产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就是现在产业界大力推进的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又称清洁技术、废物最小化、源头控制、污染预防等,目前国际上对清洁生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清洁生产”一词在1989年由联合国提出,指的是对生产过程和产品采取全面的预防性环境战略,以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对于生产过程来说,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并在所有排放物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减少它们的数量,生产过程的污染或实现少污染;对产品来说,清洁生产采用生命周期分析,在从原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是一种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能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措施,其实质是对人类活动进行最小的物质消耗和能源消耗的计划和管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在生产过程中,将其资源化、无害化或消灭。
因此,清洁生产的概念体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既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也包括经济效益。
如北京燕京啤酒厂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每年减少污水排放量18万吨,吨酒的粮食和水消耗大大降低,同时还综合利用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酵母和热,著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清洁生产的概念还是相对的,是与现行技术和产品相比较的概念。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在不断完善。
怎样清洁生产?
对于真正的清洁生产技术,这里所说的清洁生产仅仅是指生产加工工艺。
在这个阶段,为了对环保生产做出贡献,需要环保生产工艺技术、环保生产工艺设备和装备等。
在实质性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在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等过程中,都可以采用绿色制造工艺。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工艺,提高产品合格率;采用合理的工艺,简化产品加工流程,减少加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避免不安全因素。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如减少切削液的使用。
现在是通过干式切削技术实现的。
绿色工艺流程计划是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探索材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追求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优化。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方案、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
石油炼制业具体清洁生产技术
此前造纸行业开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无害化技术和工艺。现已按照制浆造纸工艺流程,按制备、蒸煮、废浆回收(含碱回收)、洗漂、造纸工艺段和综合废水处理系统6个顺序,分别对环境无害化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排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较为明显的环境、经济效益的技术。
其中也有尚未实用化的产品,考虑到研究开发的可能性,介绍如下。
1、备料工序:
麦草湿法的准备工艺。
2、蒸煮部分:
1)麦草浆黑液同步除硅技术;
2)氧脱木素过程;
3)低污染纸浆技术(目前还在生产性试验中);
4)深化脱木素连续蒸煮技术;
5)生物法、溶媒法制浆(尚未成功生产);
3、纸浆废液的回收
1)碱回收技术:
(1)纸浆传统碱回收技术;
(2)草浆素回收技术;
(3)直接碱回收(DARS法)(尚未成功生产实例);
(4)白泥综合利用;
2)开发提高黑液提取、蒸发效率的工艺和设备。
3)等离子处理造纸黑液(尚未生产成功);
4)蒸煮废水的综合利用;
5)石灰法半化学纸浆生产沼气(试制成功)
4、选择漂工段
1)二氧化氯漂白工艺;
2)无氯漂白工艺(投资大,成本高);
5、造纸段
纸机白水回收技术。
6、排水综合处理系统
厂外综合废水生化处理技术。
五、我国造纸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轻工业总会制定的《中国造纸行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计划》,对中国造纸行业纸张和纸板市场的发展预测如下。
1.生产水平。
2000年全国纸和纸板产量,计划达到3000万吨,比1996年增加2639.2万吨,增长13%,年均增长速度为4.6%。
纸和纸板的消费量是每人26公斤。
2010年纸及纸板计划产量4000万吨,比2000年计划3000万吨,增长33%,年均增长速度3%。
纸和纸板的消费量是每人36公斤。
2.主要产品的产量
计划2000年主要产品产量:新闻纸110万吨,年均增长7.4%;胶印书报刊110万吨,年均增长8.5%;铜版纸7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2.9%。配套技术55万吨,年均增长4.1%;纸箱包装11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5.3%。商品纸浆23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35.7%。
3.产品的品种和质量。
造纸产品向薄型化、高档次、多品种方向发展,报纸纸、胶印纸、涂白板纸、牛皮箱板纸等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质量水平。
九五计划要求开发新品种120种。
4.科技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对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高、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
2000年要求纸机宽度3米以上,车速达到600米/分以上。
“九五”计划要求完成科研重点项目50项。
5.经济性。
2000年全国造纸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4.6%,利税合计240亿元,重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5万元/人*年。
出口创汇8亿美元,年均增长8.4%。
6.污染对策
要求到2000年增产不增污,造纸工业污染基本控制。
与1995年相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了30%以上,总体碱回收率超过80%。
全部制浆造纸企业到2000年、淮河流域企业到1997年底实现达标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和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总之,\\“九五”和2010年,我国纸浆和纸工业的发展要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着力提高人均消费的增长质量,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主,规模较小的纸工业;从技术落后、污染严重逐步向原料和产品结构合理转变,实现主要企业的大型化和生产现代化。为了控制环境污染发展的基本方向,掌握商品纸浆的基本建设,改变我国纸浆比重低的现状,重点企业要加紧技术创新,发展深加工,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让他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