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开发是为了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煤气化技术:将煤转化为煤气,包括直接煤气化技术和间接煤气化技术,可生产高质量的燃料煤气、合成气和化学原料。
。
2.煤炭液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包括直接煤炭液化技术和间接煤炭液化技术,可以生产高质量的合成油和化学原料。
。
3.煤炭氧化技术:将煤炭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气体或液体,包括直接燃烧和间接燃烧技术,可生产高质量的燃料气体、合成气和化学原料。
。
4.煤氮化技术:煤氮反应,可生产高质量的化学原料和有机肥。
。
5.煤炭热分解技术:将煤炭在高温下进行热分解,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焦炭和化工原料。
。
以上技术都是为了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减少煤炭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
如何发展洁净煤技术?
制定了在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战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导致严重的煤烟型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
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是现实的选择。
洁净煤技术是从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以减少污染排放和提高利用效率为目的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加工(型煤、水煤浆)、转化(煤气化、液化)、先进发电技术(常压循环流化床、加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烟气净化(除尘、脱硫、脱氮)等方面的内容。
洁净煤炭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发展已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政府制定了适合国情的洁净煤技术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发展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的实用可靠的先进技术。二是覆盖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三是重点瞄准多终端用户,主要包括电厂、工业暖炉和民用三个领域。
同时,要把矿区环境污染治理放在重要位置。
根据《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中国洁净煤技术包括煤炭加工、高效清洁燃烧和发电、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四个方面,包括煤炭、电力、化学涉及工业、建材、冶金五大主要产业。
目前选择了14项技术,由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优先推广一批技术成熟、近期可显著减少烟煤污染的技术(如选煤、型煤、配煤、烟气脱硫等)。有些测试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以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例如增压循环流动床发电、大型循环流动床、工业型煤等);研究开发起点高、对长远发展有影响的技术(煤液化、燃料电池等)。
近年来,沸腾床的燃烧技术引起了各国的注意。
它是在鼓风条件下,煤粉在炉内一定高度上沸腾燃烧,同时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脱去煤中90%以上的硫磺,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为了去除煤尘,现在各国都采用了除尘器、惯性力除尘器、离心力除尘器等装置。
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是离心力吸尘器,其特点是结构紧凑,占地少,造价低,维修方便,可除去10微米以上的粉尘颗粒,除尘率达80%以上。
另外,还有99.9%以上的高效静电除尘装置。
解决煤的硫污染是洁净煤技术的重点课题之一。
从我国实际出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分工,以国家发布的排放标准为依据,以经济实用为目标,追求各种脱硫措施的合理组合,煤中硫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应该体现出来。
首先,应该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目前,中国高硫煤总产量约9600×104吨,仅占煤炭总产量的7%,但其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约占煤炭燃烧二氧化硫排放量的20%。
限制开采高硫煤总体上不会影响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平衡,是减排二氧化硫的有效措施。
其次,通过煤炭的清洗加工可以去除50% ~ 70%的黄铁矿硫。燃烧中脱硫采用燃烧用硫磺型煤或配煤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炉内脱硫;烟气净化脱硫。
煤炭洁净开采优缺点?
清洁开采是清洁煤炭的技术。
近年来开展的洁净煤技术,是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为减少污染、提高利用效率而进行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技术的总和,使煤炭作为能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将排放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是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
洁净开采技术是洁净煤炭技术的延伸,是指在生产高质量煤炭的同时,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的技术[1]。
清洁发展的相对和基本要求。
洁净煤炭技术、洁净开采技术都是相对意义下的煤炭在生产、加工、利用、转化和燃烧时对环境污染的技术,而不是绝对的洁净或清洁。
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状况的程度,原则上要求达到生态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目前要求达到的目标是国家制定公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各项标准,其中与煤矿开采关系最大的是土地保护和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