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清洁清洗

世界首个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诞生 世界首个龙眼荔枝杂交品种诞生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世界首个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诞生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世界首个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诞生的知识,包括世界首个龙眼荔枝杂交品种诞生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龙眼和荔枝杂交的新品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日前,2022年晚熟优质龙眼荔枝属间杂交新品种“脆蜜(SZ52)”现场观摩品鉴会在广州从化举行,育种团队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龙眼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广东龙眼创新团队”)育种岗位专家刘成明介绍,“脆蜜(SZ52)”具有成熟期晚、果大质优、生长势强、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石硖龙眼(母本)和紫娘喜荔枝(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脆蜜“。

3、属间杂交新品种杂种优势明显

4、龙眼和荔枝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龙眼属和荔枝属。“脆蜜”最初被称为“石紫脆蜜”,它是以石硖龙眼为母本,以紫娘喜荔枝为父本,通过属间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该品种兼具石硖龙眼和紫娘喜荔枝的一些优点,其果肉嫩脆,完全无渣,糖度高达20-24%,“‘脆’和‘蜜’很好地概括了它的特点。”刘成明说。

5、这个杂交品种究竟是荔枝还是龙眼呢?刘成明解释道,事实上,“脆蜜”仍然是一个龙眼品种,不过其果肉很嫩,这点与荔枝类似,另外,“脆蜜”果皮的龟裂片很明显,呈疙瘩状,这也是荔枝才有的特点。

6、“脆蜜”果大质优,发展潜力大。

7、“脆蜜”比石硖龙眼晚15—20天成熟,在广州地区一般8月中下旬才成熟。“我们果园的‘脆蜜’还有10天左右就成熟了,现在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从化荔鼎水西果园负责人刘锐波嫁接了100多棵“脆蜜”,产量和质量均表现很好,他对这个品种充满信心。

8、“脆蜜”枝条生长能力很强,树势壮旺。水西果园在2020年3月开始嫁接“脆蜜”,去年就已经开始挂果,这与“脆蜜”的生长特性有关。据介绍,“脆蜜”一张复叶上有7对小叶(石硖龙眼为5对,荔枝只有3对),小叶很大,总叶片面积大,光能利用效率高,因此,孕育的花穗和果穗也较大,容易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9、“脆蜜”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耐低温,抗寒性强。2021年1月,潮州经历了-3~-4℃的低温,同一区域的石硖龙眼枝条受冻严重,叶片干枯发黄卷曲,冻害程度达到4级,但“脆蜜”叶片只有轻微受害,冻害程度仅为1级。

10、从化荔鼎水西果园的“脆蜜”,10天左右就能成熟采摘。

11、持续攻关15年突破育种瓶颈选育优良单株

12、刘成明团队关于龙眼和荔枝的杂交育种工作在圈内小有名气。品鉴会现场,几个老师感慨道:“一直等着刘老师的这个科研成果,今天终于吃到了!”

13、实际上,这项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刘成明告诉记者,那时候果树育种学上有一个热点领域,即原生质体融合,又叫体细胞杂交,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这属于无性杂交育种。当时,不少科研团队都在做相关工作,刘成明也打算在荔枝和龙眼上进行探索。

14、“但是结果一直出不来,我就想着换个思路,干脆做两属之间的有性杂交吧”。他不断试验,寻求得到杂交种子的技术手段。“这个过程十分艰难、复杂,成功率只有千分之几,但最后我们还是做到了”,刘成明说。

15、有了相关技术的支持,团队开始选择不同的龙眼和荔枝品种进行杂交。经过不断试错,终于在2007年,成功获得了第一批属间杂种小苗,这批小苗同时具有母本(石硖龙眼)和父本(紫娘喜荔枝)的遗传物质,是真实的属间杂种。后来经过多年栽培试验,直到2014年,才最终优选出SZ52单株。2017年,团队开始布局区域试验。目前,“脆蜜”在广东潮州、湛江、广州从化、清远连州、四川泸州和重庆永川等试验基地均表现良好。几天前,还刚刚通过了广东省新品种审(评)定的现场鉴定。

16、“育种工作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刘成明说,“看着一个个品种从无到有,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7、本次新品种品鉴会由广东龙眼创新团队组织。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龙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黄旭明在现场表示,目前龙眼品种结构比较单一,“脆蜜”以其晚熟性和抗寒性可以使龙眼产区北移,扩大产区,拉长产期,将来中秋节也能吃到广东龙眼。他表示,近年来,创新团队一直专注于做龙眼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种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化应用。

关于世界首个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诞生,世界首个龙眼荔枝杂交品种诞生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