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国肥东,以及中国肥东县概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肥东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1949年2月1日析合肥县为合肥市和肥东、肥西两县,因本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
肥东县居皖中腹地,南濒巢湖,东连巢湖市居巢区、滁州市南谯区、全椒县,西与合肥市瑶海区、包河区、长丰县毗邻,北和定远县接壤,全县国土面积2216平方公里。境属东八时区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5.5℃,降雨量940毫米,无霜期234天。
肥东依山傍水,山河秀丽,全国著名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肥东有其水域45平方公里。湖上烟波浩淼,景色如画。四顶山的“四顶朝霞”素称“庐阳八景”之一,自唐代以来,无数骚人墨客、文人雅士漫游于此,写下许多酬咏诗篇,为千古所传诵。肥东已探明矿藏有石灰石、磷灰石、白云石、砂、花岗石、铁矿石、陶土、石英石、大理石、云母、地热等,其中磷矿储量占安徽已探明储量的25.9%。
肥东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1956年,在龙城乡大陈墩遗址(今石塘镇苍陈村)出土稻粒结块,证明新石器时期该地区就是产稻区。氏族公社末期,该地区为淮夷部落活动区域。夏、商为虎方部落所建方国领域。周仍为淮夷中尚武的夷虎部落地区所建部落方国如南巢等活动区域。春秋时期,先后属北上的吴、越国领地。战国时期,属楚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属九江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全国设36郡,后增至40多郡,肥东地区属九江郡(治寿春,今寿县县城)合肥县。
西汉,并行郡县制和分封制,设郡、县时封若干郡、县为王国、侯国。高祖四年(前203年)七月,改九江郡为淮南王国,英布归汉,受封淮南王,王九江故地,仍属淮南国九江郡(治寿春)。设浚遒县,治在今石塘镇龙城集(一说在费集乡清水桥),肥东地区属合肥、浚遒县分领。十一年十月,刘邦改封其少子刘长为淮南王(都治寿春),今肥东县仍为淮南国九江郡合肥、浚遒县分领。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四个郡直属中央,合肥、浚遒县仍属九江郡。十二年至十六年,属刘喜淮南国九江郡(均治寿春)。十六年四月,改封刘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仅王九江一郡,合肥、浚遒县直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复设九江郡,合肥、浚遒县仍属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余仍之。
王莽新朝,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合肥县、浚遒县仍属之。
东汉,一级行政区划为州,二级行政区划为郡、国,合肥县、浚遒县属扬州(治所先后在襄安、历阳、寿春)九江郡(仍治寿春)。建武六年(30年),汉光武帝封功臣坚谭为合肥侯,改县为国,历四世而绝,国除为县。汉灵帝又封其弟为合肥侯,后复为县。合肥侯国及合肥县与浚遒县仍同属扬州九江郡。汉末,袁术据寿春,兴平三年(196年),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合肥、浚遒县仍属之。建安四年(199年),改淮南郡为九江郡,两县仍之。五年,合肥县治兼扬州治。
三国时期,魏、吴割据今安徽省境南北,征伐不息。合肥、浚遒县始终属魏扬州,但二级区划变化大:黄初二年(221年),两县改属淮南国(都寿春)。四年,两县改属淮南郡(治寿春)。太和六年(232年),两县改属楚国(都寿春)。嘉平元年(249年),两县改属淮南郡(治寿春)。
西晋,承汉制,设州、郡、县。初,撤成德、居巢、浚遒县,并入合肥县,合肥县仍属扬州淮南郡(治寿春),县治由新城回治故城。太康元年(280年),复浚遒县,改“浚”为“逡”,与合肥县同属扬州淮南郡。太康十年十一月,两县改属淮南国。永康元年(300年)八月,两县改属淮南郡。
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征西将军戴渊都督六州诸军事兼司州刺史驻合肥城,合肥为重镇。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汝阴郡、县及陈郡,逡遒县在东晋乱后荒废。逡遒从西汉初年建起,至东晋结束,长达五个多世纪。
南朝·宋,建制依晋。永初元年(420年),合肥县、汝阴县均改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三年(422年),将设在颍上西北江口集的慎县侨置于原逡遒县境(治在今肥东梁园)。同年撤合肥县,长达六个世纪的合肥古县为侨置汝阴县所取代,这期间,汝阴城常作合肥城异名。宋末,合肥再次为南豫州治。
南朝·齐,侨置豫州,又称西豫州,迁治汝阴(今合肥市区),汝阴、慎县属南汝阴郡。
北朝·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南汝阴郡汝阴、慎县入北魏,改属扬州(治寿春)。
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复汝阴,改南汝阴郡为汝阴郡,汝阴、慎县属汝阴郡。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改属南豫州汝阴郡,兼南豫州治,余同。太清元年(547年)七月,改设合州于汝阴,以故合肥县名中之合字为州名,汝阴兼合州治;梁在慎县侨置南梁郡,领一县,慎县仍属汝阴郡。
北朝·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合州入东魏,改南梁郡为平梁郡,汝阴仍兼汝阴、北陈、南顿郡治,今肥东县境为汝阴、慎等侨县分领。
北朝·北齐,入北齐,仍东魏建制,唯改平梁郡为南梁郡。天保四年(553年),撤南顿郡,余仍之。
南朝·陈,永定三年(559年),合州入陈,唯改南梁郡为梁郡,余仍之。
北朝·北齐,天嘉二年(561年),合州复入北齐,仍之。
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六月,合州复入陈,仍之。
北朝·北周,太建十一年十一月,合州入北周,仍其旧制,梁郡改属谯州,郡治阜陵城,仍领慎县,今肥东县分属于合州汝阴郡汝阴县及谯州梁郡慎县。
隋朝,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建立隋朝,今肥东县境仍其旧制。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建置为州、县两级建置。改合州为庐州,撤汝阴、北陈、南梁等侨郡,改汝阴县为合肥县,仍保留慎县,今肥东县为庐州合肥、慎县分领。合州作为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历南北朝6个政权,36年而退出历史舞台。大业三年(607年)四月,隋炀恢复郡、县制,合肥、慎县改属庐江郡,仍治合肥。
唐朝,初设郡、县,再改州、县,复设郡、县。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合肥、慎县仍属之。贞观元年(627年),设道、监察郡、州,后改州为节度。全国设15道分辖州、郡。庐州属淮南道地理区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庐州改属淮南道(一级政区,治今扬州市区)。天宝元年(742年),庐州改名庐江郡,仍属淮南道。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复名庐州,两县及庐州隶属关系不变。天复二年(902年)三月,唐封杨行密为吴王,曾在今合肥市郊大蜀山麓筑吴王宫。唐亡(907年),吴自立,今肥东县仍为庐州所属合肥县、慎县分领。
五代十国·吴国、南唐、后周,庐州先后属吴、南唐、后周,庐州仍治合肥,今肥东县境仍为庐州所属合肥、慎县分领。庐州的主要变化是:吴武义二年(920年)升为德胜军,又称庐州节度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三月,改德胜军为保信军节度(均治合肥城)。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庐州及合肥县入北宋,复名庐州,余仍之。至道三年(997年),改唐时道、州、县为路、府(州、军)县。全国分设26路,庐州改属淮南路(治今扬州市区)。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庐州改属淮南西路(治寿春)。今肥东县仍为庐州所属合肥县、慎县分领。
南宋,宋金对峙,庐州属南宋。淮南西路改治庐州。绍兴七年(1137年),庐州沦入伪齐。十一年,宋将杨沂中收复庐州。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为避孝宗赵昚讳,改慎县为梁县,今肥东县为淮南西路庐州所属合肥县、梁县分领。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南宋淮西制置使兼庐州知州夏贵以淮西3个府6个州36个县降元,庐州入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初,设行省、路、府(州)、县,庐州改属江淮行省(治今扬州市区)淮西道(治庐州,今合肥市区)。十五年,升庐州为庐州路,今肥东县为庐州路所属合肥、梁县分领。元末,红巾军起义政权大宋在庐州设江淮行省(治在今扬州市区)。至正二十四年即大宋龙凤十年(1364年)七月,改庐州路为庐州府。不久,废江淮行省,庐州府改属江南行省(省会设在应天府,今南京市区),今肥东县仍为庐州府所属合肥、梁县分领。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庐州府改属中书省。是年,废梁县,并入合肥县,今肥东县为合肥县东部地区。梁县至明洪武元年废,在梁园立县200余年。十三年正月,废行省,在全国设15个布政使司,辖府、直隶州、县或散州。庐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改隶南京,又称南直隶。南明崇祯十七年三月(1644年4月)明亡,今县境仍为南京庐州府合肥县东部地区。后南明弘光政权置滁和镇(治今合肥市区),庐州府属之。
清朝,初袭明制。庐州府入清,仍属南京。顺治二年(1645年),建省、府(州)、县三级政区。闰六月乙巳(8月19日),庐州府改属江南省(省会驻今南京市江宁区)。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庐州府改属安徽省(省会驻江宁,乾隆二十五年移驻今安庆市区)。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二十三日,决定将临时省会迁驻庐州。十二月十日,安徽巡抚江忠源赶到庐州上任,庐州为省会临时驻地。此间,庐州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军争夺中心,太平军曾3次攻下庐州府城。同治元年(1862年)下半年,因庐州无险可据,清政府慑于太平军余威和捻军力量,将安徽省会迁回安庆。同治六年六月甲午(1867年7月23日),庐州府改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道治安庆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庐州府改属安徽省皖北道。
民国时期,二、三级行政区划改置多次变革,继废府存县,改州为县、设置辖县之后,又撤道设区,后又改设行署辖县。
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九日(1911年10月28日),合肥为革命军光复,废道。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省会驻安庆城)。民国3年6月2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安庆道(道尹驻安庆城)。
民国17年8月,废道,合肥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4月2日,合肥县属安徽省第三行政区(首县为合肥县)。10月10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三专区(专员驻六安县城,今六安市区)。民国27年5月1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合肥,合肥县政府临时迁驻肥西鸽子笼(今肥西县铭传乡),仍属第三专区(为便于领导,民国29年,在梁园设肥东办事处,直属安徽省第五专区。在此之前,今肥东县一直为合肥县东部地区)。民国27年11月10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此时省会临时迁驻立煌县城金家寨,1954年没入梅山水库)第三专区(专员先后驻六安、金寨、六安)。民国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合肥县仍属第三专区。7月,合肥县改属第二专区。民国34年8月,撤销肥东办事处,合肥县回治合肥城。民国34年9月,安徽省会迁驻合肥县城。11月,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专员驻田家庵,今属淮南市),今肥东县仍为合肥县东部地区。民国37年8月,安徽省会迁驻安庆城,余仍之。
民国30年4月,在广兴集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广兴、王子城、青龙厂三个区。同年9月至11月,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办事处在王子城成立合肥县东南各区联合办事处,辖合六区、合二区。此外,今肥东县还先后属三个抗日的县级政权:民国31年4至7月,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撤至全椒县孤山地区,与全西抗日民主政府合并,成立全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当年7月至民国34年8月,定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定远县吴家圩,属津浦路西专员公署,在今肥东县境内设有合五区(以青龙厂为中心)、花张集区。民国33年5月至次年8月,建立合巢办事处,属津浦路西专员公署,设西山驿、磨店、吴店、肥南、西黄等区。
日伪、汪伪建政权沦陷7年间,合肥县直属汪伪“安徽省”。民国32年7月25日,改属汪伪“安徽省第五专区”。民国34年8月18日,国民党第七军接管汪伪“安徽省”及各级伪政权。
解放战争期间民国38年(1949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纵队解放合肥城,今肥东县境也随之解放。2月1日中共江淮区委决定析合肥县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因肥东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至此,秦汉古县合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新建的合肥市仍延古县旧名。民国38年2月3日,肥东县政府在撮镇大郭村四大户自然村宣布成立,县政府驻梁园,同月下旬迁至店埠,属江淮行署第五专区。4月15日,改属巢湖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置
1949年10月,肥东县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一级行政区划)巢湖专区。1952年3月28日,肥东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同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撤销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实行省、市(专区、后称行署)、县三级管理体制。肥东县仍属滁县专区。1956年11月12日,肥东县改属蚌埠专区。1958年6月21日,肥东县改属合肥市。1961年4月7日,肥东县改属滁县专区。1965年5月21日,肥东县改属巢湖专区。1971年3月29日,肥东县改属巢湖地区。1979年2月27日,肥东县改属巢湖行署。1983年6月7日,肥东县改属合肥市。
现辖18个乡镇、335个村(居、社区)。即:店埠镇、撮镇镇、梁园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石塘镇、古城镇、八斗镇、元疃镇、白龙镇、包公镇、陈集镇、众兴乡、张集乡、马湖乡、响导乡、杨店乡、牌坊回族满族乡。
地处安徽省中部,东连县级巢湖市、滁州市南谯区、全椒县,南濒巢湖,西与合肥市瑶海区、包河区、长丰县、肥西县毗邻,北和定远县接壤。地理坐标介东经117°19′-117°52′与北纬31°34′-32°16′之间,全县南北长约79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面积的1.6%。
肥东县地形地貌呈丘陵岗地、低山残丘、河湖低洼平原三种。境内丘陵、岗地、平原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48%、38%,东部和北部主要为低山丘陵和丘陵岗地区,以耕地、林地为主;中部和南部为波状平原和滨湖平原区,以耕地、水域为主。江淮分水岭从西往东横贯中北部,将全县分为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县域地形复杂,北宽南窄,呈倒三角形状。境内河渠交错,主要河流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池可。大别山余脉逶迤东南,主要有四顶山、白马山,青阳山、龙泉山、浮槎山、棋盘山、凤凰山、岱山等。浮槎山为最高峰,高程为418米。
肥东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花生、大豆、山芋、蚕豆等。雨量虽适中,但分配不均,一般春多阴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年均降水量960毫升,年平均气温在15℃,平均无霜期235天。
全县耕地面积约180万亩,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相对较丰,水域面积47444.41公顷,约占总面积21%。分为淠史杭、驷马山、引巢和岱山水库四个灌区。境内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池河四条干流,拥有巢湖水面45平方公里。全县蓄水能力总计达6.85亿方,其中兴利库容3.85亿方。拥有中型库坝6座,分别是:众兴水库,蓄水能力6850万方;袁河西水库,蓄水能力1740万方;管湾水库,蓄水能力940万方;岱山水库,蓄水能力1900万方;乌龙坝,蓄水能力600万方;刘桥坝,蓄水能力800万方。拥有小㈠型水库40座,小㈡型水库182座,大小塘坝4.2万口。
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9573.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5347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6.9%。全县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65科223种,草本植物约50余种,动物约100余种。
全县己发现主要矿产有13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10种,水气矿产1种。拥有矿产地(矿区)180处。主要矿产有:(1)地热水。主要分布于店埠镇,共发现矿产地2处。经初步勘查,已获资源量为744.00立方米/日,区内地热资源找矿前景较好。(2)铁矿。主要分布于桥头集一带,现有矿产地6处,均为小矿或零星资源。累计查明资源量247.17万吨。(3)磷矿。磷矿为我县的特色矿产,集中分布在西山驿、桥头集一带,累计查明资源量2218万吨,约占全省总量的25.9%,储量位居全省第二。(4)建筑石料用灰岩。主要分布于龙山、青阳山一带,共发现矿产地4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43.28万立方米。(5)冶金用白云岩。分布于桥头集--复兴一带,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18.10万吨。(6)建筑石料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西山驿--桥头集一带,共有矿产地8处,累计查明资源量192.03万立方米。(7)铸型用砂。主要分布于桥头集镇龙泉山一带,累计查明资源量为3459.35万吨。(8)建筑用砂。主要分布在王铁、昂集一带,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37.57万吨。(9)陶瓷及砖瓦用泥岩、页岩。主要分布在古城-马湖一带,现储量不明。(10)砖瓦用粘土。境内分布十分广泛,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654.85万吨。(11)建筑石料用花岗岩。主要分布在解集、王铁、西山驿一带,共发现矿产地15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712.64万立方米。(12)地下水和矿泉水。在店埠镇原肥东酒厂探采(RSH1)地热水经初步检测,达到矿泉水标准,目前已被应用于酿酒,初步查明资源量为432.00立方米/日,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有待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
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8.8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年末户籍人口106.8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6.7万人,增加1.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7.9‰,比上年上升3.7个千分点;死亡率9.7‰,上升3.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2‰,下降1个千分点。
境内有汉、回、满、壮、布依、苗、纳西、蒙古、维吾尔、侗、朝鲜、瑶、藏、白、哈尼、傣、佤、拉祜、土家、塔吉克、俄罗斯、鄂伦春、门巴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224人,占全县人口1.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1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