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大豆定价权,以及中国大豆定价权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般来讲,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的定价机制包括大宗贸易中潜在的或普遍认可的定价规则和贸易双方所确定的或参考的基准价格两个方面。其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最著名的期货交易所标准的期货合约价格决定;另一种是市场上的主要买方和主要卖方通过每年谈判达成。国际大豆定价主要是通过期货交易所的期货合约进行定价。2006年以来大豆及其相关产品价格的剧烈变化,国际定价权缺失的问题使得我国大豆产业面临崩溃,甚至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所谓大豆的国际定价权,就是指大豆国际贸易的价格由谁来决定,包括大豆国际贸易中已经认可的定价规则及对贸易双方进行大豆交易时具有参考意义的基准价格。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加上它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历史悠久,美国的期货价格为全世界农产品市场提供了价格参考标准。美国农业部对外发布每年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生产情况预测和实际统计数据,CBOT的交易商主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信息进行买卖期货操作,形成大豆的期货市场价格;农场主根据期货价格表现出的供求趋势来确定第二年的生产安排,以此来减少生产上的盲目性。贸易商通过农产品期货价格来确定现货贸易合同中的价格,以避免价格波动风险。很显然,美国本土的大豆生产情况是CBOT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这种以美国本土大豆生产情况作为世界大豆现货市场定价基础的期货定价机制,十分有利于保护美国大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近年来,尽管南美国家的大豆产量上升迅速,但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通过集中控制这些国家的大豆流通渠道来垄断国际大豆贸易,因此,世界大豆生产格局的变化并未改变美国期货市场主导世界农产品市场交易价格的定价机制。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所谓大宗商品定价权,就是由谁来确定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交易价格。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的定价机制与定价权紧密相关,其内容包括大宗贸易中潜在的或普遍认可的定价规则和贸易双方所确定的或参考的基准价格两个方面。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直言,“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因素”成为世界市场的热点,但这显然是尴尬的“被热点”。其中大豆定价权的缺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2.大豆国际定价现状分析
大豆在中国是传统的优势农作物,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生产面积很大、产量高,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产地,也曾是世界大豆主要的出口国之一。我国大豆年产量约为1500~1700万吨,排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
大豆市场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农产品市场之一,根据WTO规则,2001年以后,我国大豆市场大门被彻底打开,国际市场的大豆疯狂地涌入国内市场,大豆进口也在2003年首次突破2000万吨,超过国产大豆产量。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不断增长,年需进口大豆量已达到40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的同时,使得国内大豆种植效益日益下降,农民种豆积极性降低,大豆种植面积持续下滑。
国内政策没有对大豆产业提供特殊的贸易保护,而中国的大豆生产成本普遍比国外高(大约高20%左右),使得国外大豆以较低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需求迅速增加的中国大豆产业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政策保护和做好大豆贸易服务,使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过大,容易受制于人,贸易的安全性受到影响,进口价格也容易被对方操纵。
2011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为5263.4万吨,占全国大豆市场的90%,占世界总进口量的54%。比2009年净增1000万吨。增加量正好相当于2010年国库积压的国产大豆数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也表示,“从1997年到2011年底,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了5024万吨,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目前已占世界贸易量的53.3%,同期世界大豆贸易量增长5228万吨。这意味着,世界大豆进口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大豆消费增长。”
此外,外资企业还通过并购国内炼油厂等控制下游行业,以逐步取得大豆的定价权。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ADM公司与新加坡郭氏兄弟共同参股的子公司,正是占据中国食用油行业半壁江山的金龙鱼的“主人”。国产大豆对于食用油市场的定价权早已经散失殆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进口大豆在国内的食用油市场呼风唤雨。
我国大豆进口价格形成除决定于CBOT外,还与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交易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个交易所的交易价格形成中国大豆的进口基准价格。特别指出的是,CBOT目前依然是决定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中心。
3.缺失大豆国际定价权的主要原因
3.1.1四大跨国粮商对全球大豆贸易的垄断
大豆在国际贸易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和完善的贸易格局,然而其中一些非常重要的环节已经被国际大粮商垄断。据统计,世界粮食贸易的80%左右都被跨国粮商“ABCD”(AM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Dreyfus)所垄断,近年来四大粮商通过控制着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产国大豆的收购、仓储和出口码头等设施,全球有70%以上的大豆货源都被他们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大豆国际定价权也成为了他们他们手中的游戏。
加入WTO以后我国大豆进口、压榨能力和食用油零售也逐渐被国际粮商所垄断。据不完全分析,在我国105家大型食用油油脂企业中有70多家企业是AMD、嘉吉、邦吉、来宝、丰益国际等国际粮商参股、持股,有些甚至被完全控股收购。此外,每年我国大豆进口资源的80%完全被跨国粮商垄断,国内大豆企业步履维艰。虽然入世后政府努力想增加国内大豆行业的宏观调控,进而争取大豆价格的话语权。然而国际粮商通过利用全球产业链的优势资源,用较高的进口价格来转移利润,同时,不断抬高我国国内食用油的价格。此外,由于我国《粮食管理条例》的漏洞及对外资准入粮食流通的方针政策,给了他们垄断国内大豆市场的可趁之机,通过大肆收购仓库,建立储备系统和营销网络模式,国际粮商在国内的垄断势力不断增强。
入世后,我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不断加强,且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等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这也给了美洲大豆能够以低价冲击我国大豆市场一个可趁之机。从市场准入方面来看,大豆、大米、小麦、玉米是我国的四大粮食品种,我国加入WTO后,出于产业保护政策方面的考虑,对大米、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而出于对大豆需求增长强劲以及平衡中美贸易顺差的需要,国内政府决定对大豆进口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与此同时大豆进口关税只有3%,而且不设进口配额。这样极易造成大豆市场和价格失去边境保护,而且进行国内价格宏观调控就不得不考虑国际因素的影响。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曾经一度承诺微量允许的黄箱补贴为8%,而从实际执行力情况来看,又远达不到允许补贴的水平。而发达国家,却在国际贸易政策的支持下,实行大规模补贴。如美国对大豆补贴不仅种类多,而且力度大。
3.1.3期货市场不完善,缺乏对CBOT大豆定价机制的影响力
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CBOT作为全球大豆市场的定价中心,我国进口大豆价格一直以来都以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交易价格为基准价格,然后由供求双方在此基础上通过谈判商讨签订买卖价格。进口大豆到国内主要经历三个过程:第一部分是CBOT大豆期货价格,即通常所说的基准;第二部分是FOB(离岸价格)即升贴水;第三部分是国际海运费用。然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BOT大豆期货价格。美国的经济地位促使CBOT成为国际大豆定价中心,奠定了其大豆出口贸易地位和CBOT广泛的全球参与机制。而我国则对CBOT价格控制力很弱,由于不完善的期货市场,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和数据库,我国只有少数“国字号”企业可以到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业务,农业部又没有权威的统计信息,并且我国大豆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不大。大部分国内压榨企业主体规模较小,而且无法自己获得国际信息,缺乏对价格判断的依据,也就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远期交易和套期保值的意识。我国大豆压榨企业2004年整体赴美国CBOT采购大豆,出现价格大幅波动,最终压榨企业巨额亏损,大部分倒闭破产或者被国际粮商兼并,这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情况可以得知,近年来,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呈下滑之势,而作为大豆的主产省,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也未能幸免。非但如此,辽宁、吉林等省区的大豆种植面积也都有所下滑,而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大量油脂加工企业陷入无“豆”下锅的窘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国产大豆的产业竞争力弱。造成我国国产大豆竞争力弱的原因:(1)不平等的国际贸易政策,不断冲击着国内市场;(2)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美洲转基因大豆,虽然转基因大豆备受争议,但是由于其成本低廉很快占领了国际大豆市场;(3)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单产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设施落后,而且我国大豆亩产量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我国大豆单产为250斤/亩,巴西为380斤/亩,美国为341斤/亩。(4)美国等大豆主产国家具有先进的大豆生产规模。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大豆生产规模较小,因而生产成本相比非常高。然而美国和南美大豆主产国,由于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生产都有规模经济特征,因而生产成本较低。基于以上原因,国内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大豆定价权逐渐旁落。
3.2.2国内大豆产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比例太低
在中国,有1亿人口依赖大豆生产,涉及6000万农民和近百万大豆加工企业职工就业。中国还是大豆品种资源最丰富国家,拥有90%野生大豆资源,有适宜食用、加工3500多种大豆栽培品种,而且中国有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跨国粮商的不断打压,垄断,国内大豆行业的不断落寞,国内大豆产业竞争力不断弱化,豆农被伤,国内大豆种植量年年减少,最终导致大豆进口量越来越大,我国在全球大豆生产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基于,国内大豆产业每年的产量在世界生产和国内总需求的比例不断下降,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逐渐被弱化,由于大豆的年产量减少造成政府调控价格的难度,而且同时加剧了传统大豆收储的挑战力度。短短几年间,我们从原先的大豆出口国逐渐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国,1995以前我们国家还是大豆净出口国,但从1996年开始,国产大豆的出口量持续降低的同时,进口量却是持续迅猛增加,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据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2074.1万吨)首次超过生产量(1539万吨)。之后国内大豆进口量年年创历史新高,2008年10月统计国内大豆进口量达到3744万吨,是1995年进口量的126倍,同时是国内生产量的2.34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不断重现,2009年大豆进口量再次突破4000万吨,达到4255万吨。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已经突破5000万吨,达到5263.4万吨。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大豆的产量占世界比例不断缩小,2005年占到7.41%;2006年只占到6.74%;2008年仅有6%;到2011年更少只有5.6%。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今天,仅仅依靠国内较低的产量来收储,企图达到控制市场占有率和提高国内大豆价格,将是难上加难。
4.我国争取国际大豆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从目前国际大豆贸易的环境看出,大豆价格的稳定与否已经威胁到我国粮食的安全,把大豆价格调控权放在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必须制定全方位为的应对策略,争夺大豆市场的话语权。
通过长时间盘根错节的发展,在大豆进口、加工、流通、储藏等方面跨国粮商早已经了垄断势力,政府必须实施反垄断调查,不断加强反垄断措施,切断其垄断势力,阻止其垄断行为。首先,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逐渐完善政策法规,增加外资并购涉农企业的审查力度,限制其对国内大豆企业的并购吞并;其次,出台优惠政策,培养、扶植国内大型大豆加工和零售企业,增强国内大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三,
三、中国大豆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1.国产大豆种植量缩水影响我国大豆产量
2.进口依存度过高,下游产业发展面临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没有大豆定价话语权,大
豆进口受制于人。一旦国际大豆市场出现波动,国内企业将处于
被动局面承受巨大风险,也将对国产大豆下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伤
害,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危及国家食用油及粮食安全。
3.国际资本垄断大豆压榨行业,本土企业处于困难境地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造成中国的大豆压榨行业产能过剩,给
本土压榨企业及国产大豆带来冲击。国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
的方式,不仅扩大了在中国的加工能力,挤压了国内大豆压榨
企业,而且掌控了压榨业的进货权,大量进口国外大豆,对国
产大豆形成冲击,给中国农产品安全带来隐患。
中国每年的种用大豆在54万吨左右。由于国产大豆的劣势地
位,大豆种植会发生面积萎缩和改种国外转基因大豆两种倾向,
无论是哪种倾向,都会给大豆种子企业以致命的打击,而从事大
豆种子经营的跨国公司已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中国已加入WTO,
四、缓解中国大豆贸易失衡的对策
大豆贸易弊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行业弊端,它已经通过数量方面的极高进口依存度、质量方面的转基因隐患和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三管齐下严重威胁中国粮食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大豆种植面积继续萎缩,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阻止外资全面垄断,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大豆产业。这就需要发挥政府、市场及各相关利益方的共同作用。
(1)加大补贴力度,鼓励豆农种豆。
(2)建立基础设施,减少农民种植成本,缩小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收购成本差距,与国际大豆市场接轨。
(3)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协作,消除进口管理上的障碍。发挥整体优势。
(4)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高油品种,提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力,培育高产品种提高大豆单产,保障自给。发挥中国大豆非转基因优势,提高大豆蛋白含量和质量,绕开压榨业竞争,开拓出亚洲乃至世界市场。
(5)完善政策法规,扶持民族企业,健全市场体系。控制大豆进口速度;削弱转基因大豆的竞争优势;限制跨国公司对中国进口大豆价格的垄断;阻止外资的掠夺式并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组织力量统计并及时发布大豆产业的相关信息;鼓励企业进入;加强经济立法和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序、健全的市场环境。
大豆加工企业需要发展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包括管理创新、生产技术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及供销体系创新。要加强行业协作,组建油脂企业集团与外资油脂企业相抗衡。种子企业需要抓住机遇,提升实力。大豆物流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降低国产大豆收购成本,提高其竞争力。大豆期货交易市场需要建立健全,掌控国际大豆贸易定价权。
美国大豆产业从生产到出口每一环节都受到呵护。美国种业巨头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大豆协会致力于大豆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及大豆行业信息数据的发布,大豆基金会进行市场调控,大豆出口协会协调大豆出口,CBOT降低美国大豆交易风险,ABCD四大贸易商为美国大豆开拓市场,政府对大豆种植、生产、出口各环节进行巨额农业补贴,并依靠农业部发布的世界大豆市场数据左右国际大豆价格,保护美国农民利益。中国大豆产业急需产业链上各相关利益方密切协作,建立组织体系,使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处于全方位保护之中。
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高度,根据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所面临的现状,重新审视我国对大豆这种重要商品的战略规划,明确其对我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政治稳定的确切影响。从而能够统一部署,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与跨国资本展开公平的竞争,实现我国的最大利益。中国有1.5亿亩土地适合种植大豆,而且还是大豆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90%的野生大豆资源,有适宜食用、加工的3500多种大豆栽培品种。拥有这样的自然优势,我们不应放弃。面对美国大豆的冲击,我们必须走自强之路,努力恢复和振兴大豆产业的全面生产。既要满足国民食品与营养的需求,也要维护大豆种植者和加工企业的利益,更要保证国家粮食油料的安全和经济安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