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最新农业政策的一些知识点,和农业重磅政策即将发布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从昨天开始,外盘陆续大跌,反映出俄乌局势到了很危险的时候。
今天凌晨,俄罗斯签署法令承认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地区独立成为“共和国”。
两地区从2014年宣布从乌克兰“独立”,但一直没有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直到今天俄罗斯首次承认这是两个独立国家。
这次普京非常给面子的没有在冬奥会期间采取行动,而是在闭幕后第一天迫不及待的发出公告。
这个安排有一定考量,2008年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出兵的时候,就正值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时引发了咱们国内严重不满。
局势发展到现在,俄罗斯最大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那就是在北约和自己之间设置一个缓冲区。
历史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地理上处于俄罗斯和西欧之间,内部都充斥着亲西方势力和亲俄势力。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和白俄作为缓冲国,地位变得越发重要。
一旦这两国家加入北约,那莫斯科就要直面西方世界的大炮,这是俄罗斯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乌克兰问题的根源,就是国内亲西方派和亲俄派的矛盾逐渐激化,引发了2014年内战,随后被俄罗斯和北约趁乱搅局,最终慢慢恶化到今天。
当前的俄乌事件背景与08年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有一些类似,乌克兰亲西方的态度跟格鲁吉亚一样,争议地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南奥塞梯也很像。
事件类比,就能清楚俄罗斯的底线是——必须有自己所控制的缓冲区。
宣布承认乌东部独立武装建立的两个共和国后,普京还下令俄罗斯武装力量进入执行“维和”任务。
这也意味着各方在2015年达成的《明斯克协议》已经形同虚设。
对于俄罗斯,西方各国能做的也只有金融制裁,力度可能会从之前的政府高官、垄断寡头上升到整个金融体系。
但俄罗斯本身也有底气,首先是经济结构,俄罗斯的三大经济支柱是能源、军工、农业,其中能源比重为1/4,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
现在欧美各国正经历严重通货膨胀,能源、食品、工业金属都在涨价,再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无疑会雪上加霜。
欧洲有近40%的天然气需要从俄罗斯进口,这也导致部分欧洲领导人一边喊着制裁俄罗斯,一边又要求俄罗斯再多供点气。
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小麦供应商,加上乌克兰总共占全球小麦出口的四分之一,土耳其、埃及等国70%的小麦进口都依赖这个地区。
其次,俄罗斯本来就常年遭受制裁,GDP仅有1.5亿美元,还不如广东省的GDP多,经济转型也遥遥无期。
相比于欧美自己国内不断恶化的通胀问题,普京反而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后,俄罗斯利用石油、天然气收入不断增加黄金和外汇储备,并努力让贸易结构多元化,减少对欧盟的出口依赖。
去年12月俄罗斯银行进口了50亿美元的外汇纸币,较一年前的26.5亿美元几乎翻倍,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制裁的准备。
俄乌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长期对峙、短期摩擦”依然会是主旋律。
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俄罗斯反而有更多的主动权。
到今天下午,现货黄金报价1909美元/盎司,继续走强;布油破97美元,离100美元的心理关口只有一步之遥。
后面局势如果再恶化,会进一步刺激全球供应危机,转化为持续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和各国央行没准会有更激进的操作。
全球风险资产承压,贵金属、能源等品种依然是最好的防御板块。
最近,农业一号文件发布在即,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这一每年都会出现的主题投资机会。
从颁布时间来看,过去五年一号文件都会在2月份发布,而且均在两会之前,所以今年的文件应该会在这几天出来。
之前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农业工作有过强调: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畜禽水产和蔬菜有效供给”。
今年一号文件估计会继续强调会议上提出的重点,首要保证粮食安全,稳定生猪等畜禽养殖,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1)大豆等油料:扩种上升为政治高度
大豆在我国居民饮食消费和畜禽养殖中地位很重要,作用不限于榨油、更重要的是榨油后富含蛋白质的豆粕。
对于处于养殖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动物饲料。
然而,2021年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却表现为“双减”趋势。
全国1.26亿亩的大豆的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而在产量上也比上年减少了64亿斤,同比下降了16.4%。
从1995年至今,我国大豆就一直依赖进口,且逐年增加。
2020年,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已经超过1亿吨,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国内大豆对外依存度极高。
价格上,大豆主力合约连续三年上涨,去年涨幅为1.80%,年内最高创6517元/吨的历史新高。
出于对粮食安全、稳定油脂、饲料供给的顾虑,扩种大豆势在必行。
梳理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油脂油料的安排,可以发现,政策的导向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补助,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等。
二是增面积,划定大豆、油菜籽生产保护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稳定大豆生产,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
而近期,很多文件将扩种大豆上升为政治任务,并给出量化标准。
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到—“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明年(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在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也对大豆、油菜产量和面积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推动大豆的自给率。
东北是国内大豆主产区,其中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承担扩种大豆的主要任务。
在上个月印发的《2022年黑龙江省扩种大豆工作方案》中,22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要达到6850万亩,比21年增加1000万亩以上,总产量要比21年增加26亿斤。
近期大豆重要政策梳理来源:中泰证券
东北之外,四川、陕西、内蒙等地都有一定的扩种任务目标,合计1000万亩左右。
大豆扩种会是今年农业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大豆进口量的拐点也有望在扩种后出现。
相关上市公司:大北农、北大荒、金龙鱼
(2)种业:持续推进转基因
关于种业,去年农业相继出台了好几部重磅文件。
7月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通过,11月《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公布,12月新《种子法》出炉。
一系列的政策,基本上是在为转基因商业化做铺垫,也被业内看成是种业第三次系统性改革。
发展转基因商业化,归根到底还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国内玉米、大豆产量越来越不足以支撑我们的消费量,每年进口持续扩大。
不搞转基因,我们平均玉米亩产只有421公斤、大豆亩产只有130公斤,而美国玉米大豆亩产数据分别是735公斤、218公斤。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两种作物的亩产水平依然不到美国的60%,转基因推广是必要的。
根据ISF数据,2018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占比达27%,第二名是中国占比达21%。
从规模上看,我国种业足够诞生大公司,但种业环境不如国外,品种创新性不强、套牌抄袭严重、非法转基因种子入侵等问题严重限制种业公司发展。
巨头孟山都占全球市场份额是25%,国内第一的隆平高科在全国市占率都不到5%。
所以为了维护国内种业健康发展,新种子法对于鼓励创新、品种权保护、违法惩处力度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制度完善后,国内转基因市场也会迎来新发展,种业公司有望取得新的利润源。
以转基因玉米种子为例,国外种子授权费正常水平在10元/亩,按大北农2018年年报披露,对转基因性状的授权市场进行预测,国内也采用了10元/亩的收费标准。
未来6亿亩的面积,玉米转基因性状授权收费市场规模可达到60亿元,加上种子销售利润总市场规模可到360亿元。
未来随着种子价值的抬升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持续优化,有望给转基因技术储备的公司带来高业绩弹性。
相关上市公司: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
(3)生猪:反转预期增强
历年一号文件中,“三农”问题除了粮食问题外,生猪问题反复被提及。
每年的生猪主题都会跟当时的猪周期相契合,今年的主题估计会是稳生产、控产能。
2月11号高层有过公告,要推进标准化养殖,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其意图是“消灭散养户,平滑猪周期,防止肉价大起大落”。
现在国内生猪养殖远没有完成规模化,散户产能占比依然高达40%。
生猪散户群体的心理与股民散户类似,在产能投放上喜欢“追涨杀跌”,高猪价时大肆投产,深度亏损时迅速减产。
因此上轮猪周期,散户要么没赚到什么钱就碰到猪价打折,要么赚了就去买房买车,现金储备相当脆弱。
只要国内散户产能高于20%,那猪周期就不会消失。
另外,“猪周期”长度往往与猪价波动幅度成反比,上行周期价格涨幅大,相应后续下行周期也短,呈现大起大落的特点。
猪价持续低迷有利于周期提前反转,接下来几个月,规模养殖企业可能出现因现金流断裂而破产的案例。
产能去化上,1月能繁母猪存栏为4290万头,环比下降0.9%,相比去年6月少了274万头。
每年节后都是猪肉淡季行情,大部分养殖户对猪价悲观,压栏情绪弱。
目前出栏体重进一步回落至116.49公斤/头,较2021年体重高点136.88公斤/头已下降15%自繁养殖户亏损加剧,按16.5元/kg全成本计算,亏损已达到500元/头。(数据来源:涌益咨询)
各地猪价均未企稳,山西、吉林、宁夏、广东等多省发布猪粮比低于5,养猪已经明显处于二次筑底区间。
以往的周期中,猪价双底居多、三底较少,每次筑底都是配置的好时机,尤其在当前市场风偏很低的情况下,猪股也具备一定防御性。
相关上市公司: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傲农生物、巨星农牧
《中泰证券-农林牧渔专题研究报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会谈些什么?》
《天风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种业系列之八: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出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