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植物精油这个问题,观叶植物精油原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叶植物精油原料—迷迭香
迷迭香株高1-2m,茎近似方形。叶对生,线状针形,先端锐尖,全缘,肥厚多汁,具强烈辛香味。夏季开花,花腋生,花冠紫色或蓝紫色。花、叶可提炼芳香精油、制香料、药用,适合庭植或盆栽。性喜温暖,华南地区适于高冷地栽培,平地高温,越夏困难。
迷迭香又名艾菊,是唇形科迷迭香属多年生常绿灌木状芳香植物,其茎直立,横断面方形。叶对生,线形,叶面主叶脉凹陷,叶背银白色,密布细茸毛。全株皆有芳香味。唇形花,蓝紫色、白色或粉红色。小坚果,卵圆形,褐色。
迷迭香用途广泛,是兼观赏性、药用性、食用性于一身的经济作物。迷迭香叶色四季苍翠,叶片不易枯焦,观赏期长,管理方便,作为新型园林观赏植物推广运用,是配置花坛、花带花篱、花廊花架吊盆或盆景造型的好材料。迷迭香富含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物质。另外,迷迭香在抗氧、抗炎、抑菌、降血糖、保护肝脏、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诸多方面有作用,迷迭香具有浓郁辛香,常用于烹饪菜品、烘焙西式甜点,也可直接冲泡成茶,是食品上常用的香辛调味佐料。迷迭香还可以用来提取精油用作香皂、空气清新剂、香水等化妆品的原料,在洗头膏、生发剂中也有应用。迷迭香的应用和市场前景广阔。
3栽培重点:栽培土质以肥沃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秋末至春季施肥每月1次。盆栽每2-3年换土1次,植株老化应强剪。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长适温15-25℃。
4栽培技术要点
4.1生长习性与繁殖方式
迷迭香喜温耐旱,不耐涝,怕低温。适宜生长温度15~25℃,高于30℃低于10℃不宜生长。水培生长的迷迭香,在温度和光照方面需求特点与传统栽培基本一致。繁殖方式有播种、分株、压条和扦插4种。多选用扦插繁殖,具有取穗多、生根快、成活率高等特点。
①育苗时间扦插多在9月至翌年3月,阴天或下午进行。
②插穗准备选取健壮的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可大大提高迷迭香苗的成活率[7]。长10~15cm。
③扦插枝条下方约1/2的叶片摘除,扦插枝需插入土深度约5cm。株距10cm,行距15cm,扦插后要及时浇透水,浇淋后注意查看,若有倒苗及时扶正、固稳。
④苗床管理扦插后保持苗床湿润,一般20天后生根即可移栽。
定植前先将水培管道设施注水调试,检查是否漏水,并调节供水量。将处理好的迷迭香苗用海绵包裹根茎部处固定,放进定植杯中使其直立不倒,最后放到水培槽内即可。定植2~3天后查看成活情况,如发现死苗及时补苗。
迷迭香在阳光充足下长势非常快,为维持景观效果,需要对迷迭香枝条修剪,可起到改善树体通风透光、预防病虫害、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其分枝,能够实现对其生长株型的调整,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延长树龄、防倒伏性等。如迷迭香在长期发育过程中粗放管理,会出现病虫枝、交叉枝、密生枝、细弱枝等,不仅消耗营养料,影响通风透光条件,还给日常养护管理带来影响。因此,及时对植株进行定向整形,培育成好的株型十分重要,也是确保迷迭香高产的关键要素。
整个种植过程中,通过测定电导率及植株生长呈动态变化确定追肥具体用量,营养液pH值控制在5.5~6.5,营养液EC值控制在1.5~1.8mS/cm。整个生育期,营养液始终在种植管道和营养液罐之间循环流动,以保证迷迭香根部的营养供应。营养液1个月更换1次,避免盐分积累,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4.5病虫害防治
迷迭香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少有虫害。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白粉病,适时进行药剂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化控制方针,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灰霉病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采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4.6采收与加工
迷迭香1次种植,可多年采收。根据植株实际生长情况确定采收的次数,作为西餐上的调料,采收的是茎尖带嫩叶的部位。采收迷迭香时,要对迷迭香伤口汁液进行处理,避免汁液形成的黏胶影响迷迭香的采收。另外,采收迷迭香后,为避免香气因此散失,要及时根据用途不同进行加工烘干处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