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清洁清洗

毛皮加工(成品毛皮是怎样加工的)

大家好,关于毛皮加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成品毛皮是怎样加工的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将原料皮经过一系列机械和化学处理,使之变为易接受鞣制及以后加工的状态,通常称作鞣前准备或准备工段。通过这一工段,将不利于毛皮加工的头、腿、尾(珍贵毛皮除外)以及皮上带有的泥沙、血污、肉渣、油脂和贮存过程中所加的防腐剂等都去除掉。

这段工序包括分路、清理、浸水、去肉、脱脂、酶软化、浸酸等工序。这一阶段的操作对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应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否则,由于鞣前准备不当所造成的缺陷,在以后工序中几乎是无法补救的。

(一)分路原料皮品种多,各品种之间有很大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也有路分之分,等级优势,面积大小,皮板厚薄,毛绒长短、粗细、疏密、颜色,油脂含量,脱水程度,陈旧等差别。根据这些不同情况,生产前应对原料皮进行挑选和分类,即为"分路"(又称"组批")。把没有加工价值的原料皮捡出来另行处理,而把相近的原料皮组成生产批.使之得到较均匀的处理。

油脂较大的貉子、狸獭等皮,先铲去油脂。根据原料皮的尺码大小、皮板厚度、毛皮的缺陷和伤残情况进行分路。

(二)去头、腿、尾对于原料皮中没有价植的头、腿、尾部分,应在加工前剪去。黄狼皮的尾可制笔,羔皮、狸子皮的腿可制成褥子。狐、水獭、貂皮等珍贵皮张是供装饰用的,应保全头、腿、尾。

1.目的鲜皮含水分60%~70%,干皮含水分12%~16%。生皮失去水分后其体积缩小,皮蛋白质及其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胶原纤维相互粘结起来,皮板变硬,这样不可能进行化学和机械处理。因此,浸水的目的就是使原料皮充水,使牛皮恢复或接近鲜皮状态;另外,浸水可初步除去毛被和皮板上的污物及防腐剂,并溶解生皮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等。

(l)原料皮状态毛皮的种类、大小、厚薄、陈化程度、油脂、多少、脱水程度等因素都对浸水有影响。其中脱水程度越大,则充水越困难,所需浸水时同也就越长。鲜反浸水时间较短,只需洗去血污及赃物就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处理。

(2)水质和水量浸水和洗涤用水,要求清洁,少含有机物和细菌,硬度要低。

浸水所用的水量通常用"液体系数"来表示。"液体系数"是操作液的容积(升)与皮的重量(千克)的比值,也称为液比。即:液体系数=操作液容积(升)/皮的重量(千克)。

浸水时,液比的大小,与原料皮的种类、毛的长短、密度及使用的设备有关。液比大有利于浸水,但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水量应保证皮的各部分能充分、均匀地与水接触。一般在池中浸水,液比为16~20(以干皮重计)。划糟浸水时的水量应比池浸水少些。

(3)水温浸水时水温的高低对浸水时间的长短、成品的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浸水速度越快,同时细菌繁殖也越快。浸水时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22℃。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现代毛皮生产中广泛采用快速浸水法,即:提高浸水温度(30~35℃),加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酸、甲醛、漂白粉、氟硅酸钠、氯化锌等。

美国劳恩斯坦公司的浸水助剂HAC属非离子型润湿剂,含有杀菌剂,是珍贵毛皮浸水的良好助剂,用量为1~2毫升/升。

(4)浸水助剂为了加速生皮浸水,缩短浸水,缩短浸水时间,相对减少皮质的损失和抑制细菌的作用,常在浸水时加一定量的助剂。可作为浸水助剂的有酸性助剂、盐类助剂、表面活性剂、酶制剂等物质

①酸性助剂:常用蚁酸、乳酸、酸性硫酸盐等。用量一般为1克/升左右,酸度控制在pH值5~5.5之间,对于毛松弛不易浸软的原料皮,常采用酸性助剂浸水。

②盐类助剂:它能促进可溶性蛋白质的溶解及抑制细菌的繁殖。常用食盐、芒硝,一般用量20~40克/升,当食盐的浓度较低时(5~10克/升),有加速细菌繁殖的作用。

③表面活性剂:国产的有拉开粉、渗透剂T、JFC、平平加C-125、平平加QS-15等。国外的浸水助剂也很多,如美国劳恩斯坦的HAC。

④酶制剂:主要是国外产品,如美国的艾波罗100一C(EL-BRO100-C),用量为2.5克/升。酶在浸水过程中能够清除皮板中具有粘连性能的酸性粘多糖,同时,还能催化皮内干燥而变得难溶或不溶的非纤维蛋白质的水解,从而增大了纤维间的空隙。

(5)机械作用通过机械的划动、去肉、踢皮等操作,可以加速皮板充水速度。但进行机械作用时,皮板必须有一定的柔软度,否则将对皮板和毛被造成损害。

(6)时间鲜皮浸水6~8时,干皮浸水12~20小时。浸水的程度要达到皮板适度柔软,基本恢复鲜皮状态。

(1)兔皮液比20(以干皮重计),氟硅酸钠0.2克/升,亚硫酸氢钠1.5~2克/升,润湿剂JFC0.3克/升,食盐10克/升,时间16~24小时,温度35℃。

先把水量、水温调到规定要求,再将生皮投入,连续划动30分钟,以后每隔2小时划动10~15分钟。质量要求达到皮板全部浸透、浸软,原料皮接近鲜皮状态。

(2)绵羊皮浸水设备水池的液比为20(以干皮计),温度为常温,时间20~24小时。

操作:将皮完全浸没在水中,板向下,毛向上。浸水期间,皮板不得露出水面。质量要求皮板基本回鲜,不得有干巴。

复浸水设备划槽的液比为8(以湿皮计),芒硝60~80克/升,硫酸1克/升,温度为常温,时间18~24小时。

复浸期间每间隔4小时划动10分钟,质量要求皮板回鲜,不得有腐烂、脱毛现象。

1.目的许多生皮,其皮板和毛被上喊有大量的油脂,有的皮油脂含量可达皮板重的30%以上,如果不除去,就会影响以后工序操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脱脂的目的就是除去皮板及毛被上的油脂,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以便均匀地吸收化学鞣剂,提高产品质量。但毛被上的油脂不能脱得太净,如果少于2%,则毛发脆、发枯。

脱脂工序可安排浸水、软化后的鞣前、鞣后等工序中进行。

(1)机械脱脂法是使用去肉机除去皮下组织层的大量脂肪,使游离脂肪与脂腺受到机械挤压后遭到破坏而除去油脂的一种方法。一般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为明显。还可使用滚筒挤压机和压榨机,工作压力为30千克/厘米2。

(2)乳化法是毛皮脱脂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常用作乳化的表面活性剂有:皂片、洗衣粉、各种类型的脱脂剂、平平加等。国外的有德国斯托克汉森(STOCKHANSEN)公司的TE-TRAPOLWW(用量3~5克/升),桑多兹(SANDOZ)公司的TergolixDExtraLiguid(一种高效脱脂剂)。

(3)酶法利用脂肪酶在一定条件下处理生皮,使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达到脱脂的目的。国产脂肪酶有AS2,1203;美国的有艾波罗100一C(EL13RO100一C)。

(4)溶剂法利用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而进行的脱脂。如用煤油、汽油、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溶剂。溶剂脱脂放在鞣后进行,其优点是效果好,效率高。

还可用碱性较弱的纯碱(0.5~1.5克/升)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起使用。

(l)温度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固态油脂熔化,有利于水解、皂化、乳化作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会削弱毛与真皮的联系,易造成毛孔发松,甚至出现掉毛现象。温度过低,脱脂效果差,达不到要求。对油脂含量较高的毛皮,温度可控制在38~40℃;对油脂含量较低的毛皮,温度控制在30~35℃。

(2)pH值目前毛皮脱脂大多采用阴离子表而活性剂,溶液的pH值对其脱脂效果有很大影响。根据经验,当pH值控制在8~10时,脱脂效果比较理想。多用纯碱来调节pH值。

(3)机械作用有利于油脂乳化和污物分散,并阻止被洗掉的污物重新沉积在毛皮上。因此,脱脂应在划槽或转鼓中进行。对于长毛皮要适当扩大液比,控制机械作用时间,避免擀毡。

(4)脱脂时间与脱脂剂的性质、用量、温度、机械作用等因素有关。延长脱脂时间,不会提高脱脂效果,相反,会使进入溶液的污物重新聚集在毛被上。因此,脱脂时间般控制在30~60分钟内完成。如果一次脱脂达不到要求,可另换新液币新脱脂。

脱脂检验,以手摸眼看为主。通常,皮板小显油腻感,毛被清洁即可。

4.脱脂实际操作将皮投入配好毛皮化工料的划槽中划动5~10分钟,以后停10分钟,转5分钟。脱脂后用温水洗10分钟。琢要求毛被洁净、光亮、无锈毛、无油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