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清涧石板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清涧石板以及任静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句流行的陕北谚语,赞美的正是我家乡的石头。长大后,纵使离家千里万里之遥,魂牵梦萦的依然是青幽幽的石板,条石,块石,出面子石,蓝石头,青石板,方方正正,层层叠叠,连同铿锵的石斧叮咚声,一齐涌入我的梦境。梦里是一个童话般的石头世界:石床、石凳、石磨、石碾子、石粮仓、石猪槽、硬箍石窑、石头围墙,还有那条千年前从唐宋舒缓走来的石板街……我的祖先们依然是生前那副勤谨模样,日出而作,手脚不停地过日子,忙碌的身影常年四季围绕着院子里一合石磨、一盘石碾子打转,偶尔穿梭在城里当年那条最繁华昌盛的青灰色石板街上。
2、儿时的故乡,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河,而小河里最静谧美好的风景,就是河底铺展着一层蓝莹莹的青石板。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河里洗衣裳。她一边用棒槌锤打着铺在青石板上的衣裳,一边望着青石板,给我出了一个谜语:“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银钉。”我凝神望着小河,河水晶莹透亮,映出河底蓝莹莹的青石板。除了偶尔有小鱼、小蝌蚪欢快地游过,青石板上哪里钉银钉了?我急得抓耳挠腮,直至晚上,亮晶晶的星星眨着小眼睛挂到像青石板一样的天幕上,我才在天上找到谜底。
3、小孩子留恋那河里的青石板,是因为贪玩,夏天里孩子们整日泡在河水里,在石板上嬉戏打滚,摸鱼,捉蝌蚪,无尽的童年乐趣就随着溪水哗哗流淌远去。而村里的大人们对于青石板的喜爱绝不亚于我们小孩子。一进入伏天,村姑和小媳妇们就要将盖了大半年的被褥拆洗得干干净净。她们把被面被里拿到河里的青石板上,打上肥皂浸泡一会儿,然后伸出健壮的胳膊反复揉搓,青石板就像镜子映照出一张红扑扑的俊俏脸蛋。她们时而举着棒槌在青石板上捶打着藏了一年的陈迹污垢;时而站在岸边的蹑石上,伸手扯开一块被面漂洗,盛开着大团粉红花朵的被面,就像舞女的裙子在风里打着漩儿。村姑和小媳妇们圆润的腰肢有力地随风扭动,她们白里透红的脸蛋,与被面上的花朵一样娇艳。现在这条小河依然漫缓地流淌着,一股细细的水流穿过繁茂的苇草,像一条带子在风中摆动。令人遗憾的是,不复见当年蓝莹莹的青石板,淤泥霸道地遮住了青石板的身影。
4、外婆家院子里,并排安放了两张火炕一般大的石床,正是大舅初学手艺时取石于家乡那条小河畔。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为了生存,我的大舅含泪辞去了公派教师职务,回到乡村学了石匠手艺。不久后,在一次为集体采石事故中,不幸殒命。大石床罩在阴凉的大槐树下,温良敦厚,昼暖夜凉。白天可以晾晒谷物和红枣。每到夏夜,外婆便在石床周围点上驱蚊的艾草绳,又擦拭干净石床,铺了床单毯子之类,带我去石床上避暑乘凉。外婆摇着芭蕉扇驱逐蚊虫,讲述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我躺在外婆的臂弯里,常常在美妙的遐想中渐渐进入甜蜜的梦乡。外婆说打石头要费好多工夫,有时也非常危险,有一次村里的一位石匠去打石头,被安放的哑炮伤了性命……外婆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接着就隐约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呜咽声。后来年岁渐长,我才了解到那故事里浸润着外婆终生无法忘记的血泪,那位石匠正是英年早逝的大舅。
5、外婆说放在河里供人过河的蹑石,关中人叫列石,而我们这搭人常常喜欢叫眼石,都是村里的石匠打好摆置在那里的。在民风淳朴的陕北乡间,随意摆放在河里的眼石,即便能做成什么别的器材,或者有更好的用途,一般也不会有人去搬动。如若谁敢去动它,村里人必定会愤然群起骂他缺德。相较于蹑石那个名字,我倒是更喜欢眼石这个称谓,我觉得它更富有诗意和灵气,甚至包含一丝不易察觉的劝谏意味在其中。眼石,我想也许有领路的意思吧。一块长着眼睛的石头,即使缄默无语,也会引领乡民行路过河,端正做人,甚至默默成为评判乡人的一种无形的道德标杆。
6、生在石板之乡,从小爱石如痴。童年时经常喜欢去河边捡拾一些光滑的、有各种斑点的、总之是长相不同寻常的小石子,珍藏起来当作宝贝。有一年,我去福建出差,朋友送我一块真正的宝贝——寿山玉石章。那个石章造型独特精致,是一串紫里透粉的葡萄,果实累累,极其丰盈好看,轻轻摸一摸,手感光滑而温润。轻抚寿山石章,我不禁纵情想象,假如这枚福建寿山石是文学里的一则婉约小令,那么我家乡的青石板便当属豪放派诗歌无疑,铺天盖地,大气恢弘,粗犷写意,镌刻其上的平凡世界,是清涧石板书写的万丈豪情。那一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我是多么强烈地想念北方的家,家乡的青石板,蓝石头,那些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石老虎,造型各异的石头器具,那条悠游自在、弯弯如火枪头般的石板街,还有公路两旁朴拙的石刻。那些刻着拙朴做人道理的石刻,仿佛千年古树扎根在了我的心底。
7、丈夫生前有两块刻有《沁园春·雪》的石头,一青一白,皆用清涧石头打磨而成。他将其摆在案头,日日观摩、爱不释手。我笑他痴,石头怎可做解语花?他颔首一笑,说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你非石焉知石之乐,你非我焉知我观石之乐。话音犹在耳畔,斯人已乘黄鹤西去,每每擦拭两块石头上的蒙尘,感觉它也在静静地凝视我,一如曾与丈夫对视过的温柔目光。这两块与丈夫有关的石头,瞬间在我手里有了温度。
8、去绥德看闻名遐迩的千狮桥,桥栏上雕刻的小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机灵敏捷,有的威武雄壮……每每不得不叹服劳动人民超群的智慧。那些富有灵气的石狮子,日日谛听着市井之声,仿佛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具有亲和的人气。绥德是石狮之乡,石雕手艺闻名遐迩,石雕产业亦渐成规模。与绥德石雕相比,清涧的石雕工艺也毫不逊色。清涧石板表面平整光滑,色泽青蓝润泽,纹理清晰可见,质地坚硬,耐抗风化,且储藏量相当丰厚,因此清涧便具有了“石板之乡”的美称。每次回故乡,最喜漫步于清涧城的大街小巷,西边的笔架山、南郊的魁星楼,北边的休闲广场,公路两旁,到处遍布了青石板,蓝石头,而镌刻其上的版画、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与动物图腾、各种记录人文历史、民俗民风内容的文字,常常使我流连忘返,每一次我都忍不住要拿出手机拍一组图片带回家。清涧宛如一座美丽神秘的石头城堡,而密布着青石板、蓝石头的亲亲故乡,犹如一幅雕刻在青石板上的民俗版画,鲜活于每一位清涧人的心底,无论他置身何处,这幅版画永不褪色!
9、拾阶而上,趴在清秀桥栏杆上朝下俯视,桥下有人正在弯腰捡拾光滑的鹅卵石。我不禁想起张晓风在鹅库玛捡石头的情境,她赋予那石头浓郁的乡愁,叫愁乡石。我心下一动,清涧石板难道不正是我的愁乡石吗?山泉涧下,石斧叮咚作响,石粉火星迸溅,恍如愁乡石的吟唱,一声声,一声声,不禁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0、作者简介任静,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现居古城西安。著有散文集《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想要一座山》,长篇小说《浮生》《淬火》,公开发表散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诗歌等共计300余万字。
关于清涧石板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