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软化菊苣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软化菊苣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软化菊苣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
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欧洲菊苣、苦白菜等,以芽球、嫩叶或根供食用。菊苣原产于地中海、亚洲中部和北非等地区,是极受欧美、日本等国消费者欢迎的高档蔬菜。菊苣分为叶用型和根用型2种。叶用型菊苣,亦称为软化菊苣、芽球菊苣,需软化栽培后收获芽球,其软化栽培分为2个阶段,即营养根生长阶段、营养根在温室黑暗条件下菊苣芽球软化阶段。软化菊苣种植过程复杂,口感微苦带甜、至脆至嫩,逐渐成为蔬菜中的“贵族”,倍受人们青睐,经济效益较高。现将软化菊苣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软化菊苣按植根休眠期长短可分为需低温储藏处理(如荷兰的Zoom)和无休眠期(如日本的白河品种)2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中选一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软红一号、法国的布拉特、荷兰的科拉德等是目前品质较好的软化菊苣品种。
选择耕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根据地力情况施腐熟有机肥2~3m3/667m2、长效复合肥50kg/667m2作基肥,深旋后整平,用花生起垄机筑南北向小高畦,畦高15cm(见图1)。
河北承德以北附近地区于5月下旬~6月下旬播种,北京、郑州、山东等地于6月下旬~7月下旬播种。播种过早,温度高日照长,植株极易发生抽薹,影响地下营养根的生长;播种过晚,生长期短,营养根的膨大时间不足,会影响菊苣芽球的产量和品质。种子发芽适宜温度约为20℃,低于8℃和高于35℃不发芽。选择连续3d阴天无雨天气播种最佳,在畦两边开浅沟深3cm,条播。播后覆土1~2cm厚,及时浇水。用种量约为200g/667m2。
播种后3~4d种子即可发芽出土,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15~20d秧苗生长速度加快,3~4片叶时按去小留大、去病留壮原则,间除过密植株,保持株距15~20cm。结合间苗,滴施尿素15kg/667m2。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封垄前追施复合肥20~30kg/667m2。按见干见湿原则进行水分管理。播种后约90d肉质根形成,应控制浇水,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促进养分向根部转移,提高根部干物质含量,以利储藏和软化栽培。
北方地区10月下旬11月上旬,菊苣生长100~120d、已形成充实的肉质根时选无雨天采收,霜冻前采收完毕。采收时,用铁锹或用机械深犁将整个肉质根连秧挖起,注意尽量不要伤根、不要将断根留在土中。将挖起的菊苣连秧带根整齐码放于田间晾晒2~3d,剔除抽薹的根株,整修留用根株,去除黄叶老叶,叶基部留3~5cm叶柄,切去其余部分。整修操作时注意不要损伤根冠的生长点。将收获后的菊苣贮存于0~3℃、空气湿度95%以上的环境条件下,以延长生产供应期。肉质根可保鲜4~6个月,在保鲜期内可分期分批进行软化栽培。整修根株和贮存应在霜冻前完成,整修根株时顺便将其分成大、中、小3级堆放。切勿使肉质根受霜雪冻害,以免导致(软化)栽培时冻伤部位腐烂造成损失。
大田生产667m2软化菊苣需土培软化床20~25m2。选择温度8~20℃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或空闲房舍,用洁净的沙质大田土或粗河沙铺30cm厚的囤栽床,整平后待用。如阳畦栽培,可在地面挖槽,槽宽100~150cm(以站在槽边伸手能够到槽中心为宜)、深20~30cm、长度依场地而定,槽底铺电热线,覆土3cm厚备用。
菊苣软化栽培的直根要求肉质根直圆锥形无叉根、长15~20cm、横径3~5cm、重约100g,根长大于20cm的可切除其尾端。按大小将肉质根栽植于囤栽床,将肉质根上部对齐,横径大于6cm的紧挨着码,横径小于6cm的距离2~3cm码放。码满后,撒上沙或土填满间隙,浇足水,待水分渗下后再覆土10~15cm厚。在槽上部20cm处搭建拱形架,盖上黑色膜或其他遮光物。
气温12~15℃,软化菊苣需30~40d采收;气温18~20℃,需20~25d采收;气温高于20℃时,菊苣芽球生长速度快,但芽球疏松、品质差[6]。一般芽球产量约25kg/m2。使用过的槽床和沙土不能再利用。
切去一小部分根尖,可促进芽球生长、提高芽球的商品性。菊苣肉质根留长15~20cm,切除部分根尖,末端切口要平而齐,稍晾晒后备用。
肉质根先用毛刷刷去泥土及残留须根,再用高压迷雾系统喷洗。将洗净的肉质根摆放在栽培槽内,置于软化菊苣工厂化栽培架上,推至栽培室内。清洁、组装软化菊苣工厂化栽培系统后,菊苣进入暗环境进行软化培养。
(1)水分:水质需达到农业灌溉水标准,且EC<1ms/cm、5.8<pH<7.0,水位以在肉质根的1/2以下、1/3以上为宜。(2)温度:水温10~18℃,气温15~22℃。若气温高于22℃,芽球的重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开散率急剧增加。(3)光照:菊苣水培全过程为暗环境,微弱的自然光和弱灯光下1~2h就会发生芽球绿化现象,超过5h芽球的外叶及内叶顶端明显转绿,品质下降。操作时动作要快,尽可能缩短囤栽室内的见光时间。(4)水中溶氧量:营养液每24h消毒2h,每间隔7d换水1次。采用定时器操作,每25~30min开启1次,每次开启2~3min,使肉质根末端始终有水珠渗落,确保水中溶氧量在5mg/L以上,以保障根部的有氧呼吸。
绿叶菊苣的采收标准为芽球呈乳黄白色、芽叶肉质厚且抱合紧实、芽球长约15cm、单棵重100~300g。采收时,从芽球基部割下,割刀位置为芽球和根茎的结合处,以芽球不散叶为准。将采收后的芽球剥去有斑痕、破烂的外叶,包装后随即上市。可在0℃、相对湿度95%以上的遮光库内短期贮存。菊苣的毛芽球收获后,肉质根切口的四周还可形成侧芽(时间较长),侧芽细长且数量多,单个重10~20g,可二次采收。二次收获的侧芽在法国市场上被称为僧须,销路也很好。
关于软化菊苣,软化菊苣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