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清洁清洗

青杨(青杨礼赞)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青杨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青杨礼赞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它为什么夏天热不死,冬天冻不死,春天旱不死?它为什么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它为什么被誉为青海生态功臣?这一棵棵、一株株青海杨、青杨,为什么偏偏选中了青海?”

如果你对老一辈的青海人说,现在青海气候好了,青杨似乎不再那么重要,能不能分批次把他们换掉?那他们会较真地跟你说:青杨可是为我们青海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对青杨的感情深着哩!

他们口中的“青杨”,一种俗称为家白杨,还有一种叫“青海杨”,即青甘杨,是我国特有杨树,主产于青海高原干旱荒漠地区。“它为什么夏天热不死,冬天冻不死,春天旱不死?它为什么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它为什么被誉为青海生态功臣?这一棵棵、一株株青海杨、青杨,为什么偏偏选中了青海?”

如果你对老一辈的青海人说,现在青海气候好了,青杨似乎不再那么重要,能不能分批次把他们换掉?那他们会较真地跟你说:青杨可是为我们青海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对青杨的感情深着哩!“它为什么夏天热不死,冬天冻不死,春天旱不死?它为什么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它为什么被誉为青海生态功臣?这一棵棵、一株株青海杨、青杨,为什么偏偏选中了青海?”

如果你对老一辈的青海人说,现在青海气候好了,青杨似乎不再那么重要,能不能分批次把他们换掉?那他们会较真地跟你说:青杨可是为我们青海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对青杨的感情深着哩!

他们口中的“青杨”,一种俗称为家白杨,还有一种叫“青海杨”,即青甘杨,是我国特有杨树,主产于青海高原干旱荒漠地区。

过去在青海,青杨是极其寻常的,湟水河两岸、农田周围、农民家的房前屋后……但凡人们耕作生活的地方,往往会在四周用青杨筑起一道绿色的屏障。农民都说,开荒种地,不是先种地,而是先种树。没有青杨,不管你种的是小麦、油菜还是蚕豆,大风袭来,都会遭遇灭顶之灾。在青海,青杨是不寻常的,它们用笔直的伟岸身躯守护着青海高原人民心中希望的种子。

青海是国内唯一以青杨为主栽植杨树的省份,过去,在全省杨树造林任务中青杨占95%以上,作为乡土树种完全适应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它们作为主栽杨树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

青海人渴望绿色,而青杨立于青海高原之上,站成了一道风景,一座丰碑。它们穿透历史,熬尽年华,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高原的子孙。还有本文中所讲述的王金生、张锦梅、马文斌、段国禄等等研究青杨、种植青杨的人,他们为青海“种”起了一条绿色长城,这条绿色长城跨越高原,与蜿蜒的湟水河在南北两山之间流淌出青海人不屈包容的气质,见证着青海人民如青杨般的执着、坚韧、奉献与朴实。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青海女人,一个堪比豪杰的巾帼英雄。

整整一天,我们一直跟着她在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来回穿梭。临近傍晚,在林科所二楼的办公室内,她很认真地告诉记者:“这30多年来,我真的无怨无悔,我愿意把一生奉献给植树造绿。”

这就是那个扎根青海高原选种育林,让103个丁香品种在西宁落户,在大山大沟里默默行走了30年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平均每天徒步10多公里,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梦想,在高原大地奉献一生青春年华的人吗?

在那个夜晚,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她——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

她说,“三江之源”建设绿色长城,究竟应该以本地树种青杨为主,还是以外来树种为主?这个曾经让她迷茫的话题已经有了答案,经过近10年的繁育和比对,她和她的团队终于选出“树干通直、生长量大”的青海杨良种,并探索出“大树采穗、单采单繁、无芽扦插、当年初选、次年复选”的选育方式,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事实证明,他们用青春岁月浇灌出了青海的丛丛绿林。

青杨是青海高原上的本土树种,是西宁绿化的“先锋树”,功不可没,其速生特性更为西宁增绿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来重塑湟水河两岸的生态风貌,向西宁南北两山进军,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西山林场作为主要的育苗基地和造林绿化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作为西山林场的技术员,张锦梅负责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

张锦梅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因分布散落、牛羊啃食,这一本土树种处于濒危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她了解到,杨树出现部分树木枯死,树叶发生青锈、飞絮漫天的症状。

刚到林场,就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她说,当时环境严酷,种树方法落后,基地能繁育的林木仅有杨树、榆树、沙棘等10多种;刚育出的苗无论质量好坏,全部裸根苗移栽上山,成活率极低,加之气候恶劣,造林立地条件差,导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栽树老地方”。

张锦梅横下一条心:不培育出青海优质杨树品种,决不罢休!

这些年来,张锦梅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杨树良种繁育、城镇绿化大苗培育和花灌木培育3大规模育苗示范基地。育苗生产总规模达到57.3公顷,培育各类花卉苗木品种30余种,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50余万株、杨树种条100余万根。

如今,这批在育苗示范基地栽植培育的青海杨良种已在柴达木盆地、西藏阿里等地推广种植,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美化高原的“绿色长城”。

然而,因为很多原因,在园林绿化中河北杨有替代青杨的趋势。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张锦梅研究发现,河北杨在海拔超过2600米的多数地区,由于土壤热积温不够无法正常生长,“高原环境特殊,必须培育适宜树种,这是天大的事”。

“目前,我们的人工林结构主要存在着树种结构比较单一,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靠人工防治,成本高,难度大。”她同时发出呼吁,在铁路及高速公路两侧,应当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一开始就造混交林,形成树种林种的多样性,进一步挖掘乡土树种,并从资源控制的角度,对树种结构进行引导。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20世纪50年代,7000多名优秀的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崇高的理想,奔向祖国最可爱的地方——青海。

这几千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在青海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家的热情帮助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开始了久已向往的边疆建设生活,他们向党立下誓言:要忘我地劳动,永做青海人!这份誓言的践行中,有河南农学院毕业的王金生。

那个年代,青海风沙很大,每年春秋两季,一场风一刮就是两三天。人们常说,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西宁。

夹在两座荒山之间的西宁人饱受风沙、泥泞之苦。南北两座山坡陡、沟深、风大、盐碱多,在山上植树,青海人想过、试过,但效果欠佳。

由于青海杨的苗期生长较慢,且多弯曲分枝,人工开发利用的历史很短,长期处于自然状态,自生自灭,自我繁育成林,以惊人的生命活力挺立于戈壁滩上,成为西部荒漠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恶劣的环境加上对专业的执着,王金生一头扎进了青杨的研究当中。20世纪80年代,他和我省林业科技工作者对青杨雌雄株个体性状差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并肯定了青杨雄株比雌株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省生态建设的深入发展,这一沉睡多年的林木资源被发掘出来,林业生产中使用青海杨的数量日渐增多,对青海杨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始逐步深入。

王金生曾说,青海杨具有其他任何杨树无可比拟的抗逆能力,具有多方面的优良特性,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树种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青海杨,是当今林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昆仑山南麓都兰县境内有个叫杨树沟的地方,王金生多次前往后得知,这里分布着大量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青海杨,但因为遭到了人为破坏和牛羊啃食,被列为青海省濒危植物。

2008年5月,王金生邀请张锦梅一行4人前往都兰县,当时的王金生已年过七旬,他拿着放大镜辨别雌株与雄株。在共同辨认了十几株杨树并进行比对后,王金生完全信任了张锦梅肉眼辨识的能力。王金生疲惫地坐在一块岩石上,揉着已经僵硬的脖颈,丢掉放大镜说:“小张,你来辨认吧,放大镜不需要了!”

就这样,从清晨到日暮,王金生一行人对杨树沟所有长势好的杨树进行了标记。后来,他们再到杨树沟收集树种,成功选择了一株长势最好的雄株,并最终审定为青海良种,留下了此处小叶杨的优良基因。

湟水林场场长马文斌是王金生的学生,在提到王金生时,马文斌和张锦梅的感触是一致的:王金生是一位林业英雄,他把青春献给了青海,他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王老先生他们响应时代号召,响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用一生谱写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事迹。”

如今,王金生老先生已年近90岁,听着他的故事,我们心中的感动无以名状,肃然起敬。而令我们遗憾的是,当提出想去拜访老先生时,马文斌说,老先生身体欠佳,不知能不能接受采访。而在随后的联系中,马文斌说老先生已经无法与人沟通了,只好作罢,但老先生为青海生态所作的贡献永远铭刻在很多人心中。

黄昏时分,青海省金融系统大寺沟绿化区护林员段国禄带我们登上了北山,走进了他的青杨林。一条硬化路直通山顶,一根根引水管道交错成网,一棵棵挺拔的青杨在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生机盎然……

夕阳西下,点点金光在青翠的青杨间来回跳跃。50岁的段国禄笑着,身后的青杨林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我们问:你在北山种了33年树,现在北山绿了,你的梦想实现了,还有更大的梦想吗?

此刻,他的豪情溢于言表:“三十多年来,我就干了两件事:让北山绿起来,把绿色护起来。”

在段国禄的诉说中,我们一步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18岁那年,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大大:青海方言,意为伯伯)尕布龙加入南北山绿化工作的队伍当中,那时候的北山光秃秃的别说树了,连草都没有几棵。初来北山,夜里的大风吹得帐篷东倒西歪。“那日子过得太苦了,一天盼不着天黑,好几次我偷偷跑回了湟中老家。”

“我父亲和‘省长大大’是朋友,大大来我家给我说,人这一辈子要留下点东西才有意义,话里话外希望我继续跟着他去种树。”就这样,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又回到了北山。

1994年8月的一场暴雨,引发北山山洪造成泥石流,尕布龙带着段国禄硬是要上山查看苗木,却不幸掉进水坑。

“大大,你身上全是血,我送你去医院。”

“不行,今晚这个洪水不排出去,这些树就保不住了。”

“我一定要把这洪水教育得好好的。”尕布龙当时说这句话时,段国禄无法理解:人能教育出来,水怎么教育?

没想到,尕布龙根据不同梯度、立地条件,开挖水平沟,这之后,一旦有暴雨,洪水就顺着沟一行行流进了树里。

“大大……”2011年10月8日4时50分,段国禄这一声呼唤再也没等来“省长大大”的回应——尕布龙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尕布龙走了,但他亲手栽下的树木却一年比一年挺拔青翠。

跟着段国禄两口子行走在山中,我们不时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段国禄说,这几年,来这儿的鸟越来越多了,很多鸟我们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叫啥名字。还有赤狐、野兔等野生动物如今也成了大寺沟的常客。

回想起这一切,段国禄说,南北两山的树能长成这样,仿佛是梦一样。是啊!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谈何容易?荒山的绿色,是要在漫长的时光中用容颜一点点熬出来。

20世纪50年代初,西宁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12%,南北山绿化30多年来,以“时代楷模”尕布龙为代表的几代西宁人在艰难困苦中摸索出了一套高寒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成功模式,让西宁南北两山披上了新装。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这对于高寒干旱的西宁来说,堪称是绿色奇迹。

“就没想过下山去吗?”我们问。

“舍不得了,这些树是我们一棵一棵栽下的,以前北山栽不活青杨,你看现在,这一片青杨林,习惯了,每天不见这些苗木,心里难受着哩。”段国禄答。

夕阳下,湟水河与青杨林交相辉映。多天的采访,我们走过了南北两山,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茂密植被,我们看到蜿蜒的湟水河潺潺从西宁市川流而过,碧波荡漾、遐思万千。

不到青海,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青海,不知人类之坚韧!这背后是几代青海人无私地坚守,无悔地奉献,南北两山、湟水河畔、公路两旁的青杨扎根这里,守望着青海的青山绿水。

我们问张锦梅、问马文斌、问段国禄: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还会走这条路吗?”

“种树让我觉得这一辈子值得,高原大地栽种着我们亲手培育的苗木,这也让我觉得,我们就是给这座城市添绿的人。”

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执着坚韧,奉献朴实,积极向上。

——这,就是青杨,这就是青海人!

他们口中的“青杨”,一种俗称为家白杨,还有一种叫“青海杨”,即青甘杨,是我国特有杨树,主产于青海高原干旱荒漠地区。“它为什么夏天热不死,冬天冻不死,春天旱不死?它为什么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它为什么被誉为青海生态功臣?这一棵棵、一株株青海杨、青杨,为什么偏偏选中了青海?”

如果你对老一辈的青海人说,现在青海气候好了,青杨似乎不再那么重要,能不能分批次把他们换掉?那他们会较真地跟你说:青杨可是为我们青海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对青杨的感情深着哩!

他们口中的“青杨”,一种俗称为家白杨,还有一种叫“青海杨”,即青甘杨,是我国特有杨树,主产于青海高原干旱荒漠地区。

过去在青海,青杨是极其寻常的,湟水河两岸、农田周围、农民家的房前屋后……但凡人们耕作生活的地方,往往会在四周用青杨筑起一道绿色的屏障。农民都说,开荒种地,不是先种地,而是先种树。没有青杨,不管你种的是小麦、油菜还是蚕豆,大风袭来,都会遭遇灭顶之灾。在青海,青杨是不寻常的,它们用笔直的伟岸身躯守护着青海高原人民心中希望的种子。

青海是国内唯一以青杨为主栽植杨树的省份,过去,在全省杨树造林任务中青杨占95%以上,作为乡土树种完全适应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它们作为主栽杨树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

青海人渴望绿色,而青杨立于青海高原之上,站成了一道风景,一座丰碑。它们穿透历史,熬尽年华,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高原的子孙。还有本文中所讲述的王金生、张锦梅、马文斌、段国禄等等研究青杨、种植青杨的人,他们为青海“种”起了一条绿色长城,这条绿色长城跨越高原,与蜿蜒的湟水河在南北两山之间流淌出青海人不屈包容的气质,见证着青海人民如青杨般的执着、坚韧、奉献与朴实。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青海女人,一个堪比豪杰的巾帼英雄。

整整一天,我们一直跟着她在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来回穿梭。临近傍晚,在林科所二楼的办公室内,她很认真地告诉记者:“这30多年来,我真的无怨无悔,我愿意把一生奉献给植树造绿。”

这就是那个扎根青海高原选种育林,让103个丁香品种在西宁落户,在大山大沟里默默行走了30年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平均每天徒步10多公里,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梦想,在高原大地奉献一生青春年华的人吗?

在那个夜晚,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她——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

她说,“三江之源”建设绿色长城,究竟应该以本地树种青杨为主,还是以外来树种为主?这个曾经让她迷茫的话题已经有了答案,经过近10年的繁育和比对,她和她的团队终于选出“树干通直、生长量大”的青海杨良种,并探索出“大树采穗、单采单繁、无芽扦插、当年初选、次年复选”的选育方式,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事实证明,他们用青春岁月浇灌出了青海的丛丛绿林。

青杨是青海高原上的本土树种,是西宁绿化的“先锋树”,功不可没,其速生特性更为西宁增绿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来重塑湟水河两岸的生态风貌,向西宁南北两山进军,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西山林场作为主要的育苗基地和造林绿化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作为西山林场的技术员,张锦梅负责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

张锦梅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因分布散落、牛羊啃食,这一本土树种处于濒危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她了解到,杨树出现部分树木枯死,树叶发生青锈、飞絮漫天的症状。

刚到林场,就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她说,当时环境严酷,种树方法落后,基地能繁育的林木仅有杨树、榆树、沙棘等10多种;刚育出的苗无论质量好坏,全部裸根苗移栽上山,成活率极低,加之气候恶劣,造林立地条件差,导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栽树老地方”。

张锦梅横下一条心:不培育出青海优质杨树品种,决不罢休!

这些年来,张锦梅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杨树良种繁育、城镇绿化大苗培育和花灌木培育3大规模育苗示范基地。育苗生产总规模达到57.3公顷,培育各类花卉苗木品种30余种,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50余万株、杨树种条100余万根。

如今,这批在育苗示范基地栽植培育的青海杨良种已在柴达木盆地、西藏阿里等地推广种植,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美化高原的“绿色长城”。

然而,因为很多原因,在园林绿化中河北杨有替代青杨的趋势。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张锦梅研究发现,河北杨在海拔超过2600米的多数地区,由于土壤热积温不够无法正常生长,“高原环境特殊,必须培育适宜树种,这是天大的事”。

“目前,我们的人工林结构主要存在着树种结构比较单一,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靠人工防治,成本高,难度大。”她同时发出呼吁,在铁路及高速公路两侧,应当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一开始就造混交林,形成树种林种的多样性,进一步挖掘乡土树种,并从资源控制的角度,对树种结构进行引导。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20世纪50年代,7000多名优秀的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崇高的理想,奔向祖国最可爱的地方——青海。

这几千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在青海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家的热情帮助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开始了久已向往的边疆建设生活,他们向党立下誓言:要忘我地劳动,永做青海人!这份誓言的践行中,有河南农学院毕业的王金生。

那个年代,青海风沙很大,每年春秋两季,一场风一刮就是两三天。人们常说,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西宁。

夹在两座荒山之间的西宁人饱受风沙、泥泞之苦。南北两座山坡陡、沟深、风大、盐碱多,在山上植树,青海人想过、试过,但效果欠佳。

由于青海杨的苗期生长较慢,且多弯曲分枝,人工开发利用的历史很短,长期处于自然状态,自生自灭,自我繁育成林,以惊人的生命活力挺立于戈壁滩上,成为西部荒漠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恶劣的环境加上对专业的执着,王金生一头扎进了青杨的研究当中。20世纪80年代,他和我省林业科技工作者对青杨雌雄株个体性状差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并肯定了青杨雄株比雌株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省生态建设的深入发展,这一沉睡多年的林木资源被发掘出来,林业生产中使用青海杨的数量日渐增多,对青海杨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始逐步深入。

王金生曾说,青海杨具有其他任何杨树无可比拟的抗逆能力,具有多方面的优良特性,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树种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青海杨,是当今林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昆仑山南麓都兰县境内有个叫杨树沟的地方,王金生多次前往后得知,这里分布着大量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青海杨,但因为遭到了人为破坏和牛羊啃食,被列为青海省濒危植物。

2008年5月,王金生邀请张锦梅一行4人前往都兰县,当时的王金生已年过七旬,他拿着放大镜辨别雌株与雄株。在共同辨认了十几株杨树并进行比对后,王金生完全信任了张锦梅肉眼辨识的能力。王金生疲惫地坐在一块岩石上,揉着已经僵硬的脖颈,丢掉放大镜说:“小张,你来辨认吧,放大镜不需要了!”

就这样,从清晨到日暮,王金生一行人对杨树沟所有长势好的杨树进行了标记。后来,他们再到杨树沟收集树种,成功选择了一株长势最好的雄株,并最终审定为青海良种,留下了此处小叶杨的优良基因。

湟水林场场长马文斌是王金生的学生,在提到王金生时,马文斌和张锦梅的感触是一致的:王金生是一位林业英雄,他把青春献给了青海,他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王老先生他们响应时代号召,响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用一生谱写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事迹。”

如今,王金生老先生已年近90岁,听着他的故事,我们心中的感动无以名状,肃然起敬。而令我们遗憾的是,当提出想去拜访老先生时,马文斌说,老先生身体欠佳,不知能不能接受采访。而在随后的联系中,马文斌说老先生已经无法与人沟通了,只好作罢,但老先生为青海生态所作的贡献永远铭刻在很多人心中。

黄昏时分,青海省金融系统大寺沟绿化区护林员段国禄带我们登上了北山,走进了他的青杨林。一条硬化路直通山顶,一根根引水管道交错成网,一棵棵挺拔的青杨在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生机盎然……

夕阳西下,点点金光在青翠的青杨间来回跳跃。50岁的段国禄笑着,身后的青杨林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我们问:你在北山种了33年树,现在北山绿了,你的梦想实现了,还有更大的梦想吗?

此刻,他的豪情溢于言表:“三十多年来,我就干了两件事:让北山绿起来,把绿色护起来。”

在段国禄的诉说中,我们一步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18岁那年,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大大:青海方言,意为伯伯)尕布龙加入南北山绿化工作的队伍当中,那时候的北山光秃秃的别说树了,连草都没有几棵。初来北山,夜里的大风吹得帐篷东倒西歪。“那日子过得太苦了,一天盼不着天黑,好几次我偷偷跑回了湟中老家。”

“我父亲和‘省长大大’是朋友,大大来我家给我说,人这一辈子要留下点东西才有意义,话里话外希望我继续跟着他去种树。”就这样,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又回到了北山。

1994年8月的一场暴雨,引发北山山洪造成泥石流,尕布龙带着段国禄硬是要上山查看苗木,却不幸掉进水坑。

“大大,你身上全是血,我送你去医院。”

“不行,今晚这个洪水不排出去,这些树就保不住了。”

“我一定要把这洪水教育得好好的。”尕布龙当时说这句话时,段国禄无法理解:人能教育出来,水怎么教育?

没想到,尕布龙根据不同梯度、立地条件,开挖水平沟,这之后,一旦有暴雨,洪水就顺着沟一行行流进了树里。

“大大……”2011年10月8日4时50分,段国禄这一声呼唤再也没等来“省长大大”的回应——尕布龙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尕布龙走了,但他亲手栽下的树木却一年比一年挺拔青翠。

跟着段国禄两口子行走在山中,我们不时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段国禄说,这几年,来这儿的鸟越来越多了,很多鸟我们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叫啥名字。还有赤狐、野兔等野生动物如今也成了大寺沟的常客。

回想起这一切,段国禄说,南北两山的树能长成这样,仿佛是梦一样。是啊!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谈何容易?荒山的绿色,是要在漫长的时光中用容颜一点点熬出来。

20世纪50年代初,西宁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12%,南北山绿化30多年来,以“时代楷模”尕布龙为代表的几代西宁人在艰难困苦中摸索出了一套高寒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成功模式,让西宁南北两山披上了新装。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这对于高寒干旱的西宁来说,堪称是绿色奇迹。

“就没想过下山去吗?”我们问。

“舍不得了,这些树是我们一棵一棵栽下的,以前北山栽不活青杨,你看现在,这一片青杨林,习惯了,每天不见这些苗木,心里难受着哩。”段国禄答。

夕阳下,湟水河与青杨林交相辉映。多天的采访,我们走过了南北两山,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茂密植被,我们看到蜿蜒的湟水河潺潺从西宁市川流而过,碧波荡漾、遐思万千。

不到青海,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青海,不知人类之坚韧!这背后是几代青海人无私地坚守,无悔地奉献,南北两山、湟水河畔、公路两旁的青杨扎根这里,守望着青海的青山绿水。

我们问张锦梅、问马文斌、问段国禄: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还会走这条路吗?”

“种树让我觉得这一辈子值得,高原大地栽种着我们亲手培育的苗木,这也让我觉得,我们就是给这座城市添绿的人。”

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执着坚韧,奉献朴实,积极向上。

——这,就是青杨,这就是青海人!

过去在青海,青杨是极其寻常的,湟水河两岸、农田周围、农民家的房前屋后……但凡人们耕作生活的地方,往往会在四周用青杨筑起一道绿色的屏障。农民都说,开荒种地,不是先种地,而是先种树。没有青杨,不管你种的是小麦、油菜还是蚕豆,大风袭来,都会遭遇灭顶之灾。在青海,青杨是不寻常的,它们用笔直的伟岸身躯守护着青海高原人民心中希望的种子。

青海是国内唯一以青杨为主栽植杨树的省份,过去,在全省杨树造林任务中青杨占95%以上,作为乡土树种完全适应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它们作为主栽杨树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

青海人渴望绿色,而青杨立于青海高原之上,站成了一道风景,一座丰碑。它们穿透历史,熬尽年华,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高原的子孙。还有本文中所讲述的王金生、张锦梅、马文斌、段国禄等等研究青杨、种植青杨的人,他们为青海“种”起了一条绿色长城,这条绿色长城跨越高原,与蜿蜒的湟水河在南北两山之间流淌出青海人不屈包容的气质,见证着青海人民如青杨般的执着、坚韧、奉献与朴实。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青海女人,一个堪比豪杰的巾帼英雄。

整整一天,我们一直跟着她在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来回穿梭。临近傍晚,在林科所二楼的办公室内,她很认真地告诉记者:“这30多年来,我真的无怨无悔,我愿意把一生奉献给植树造绿。”

这就是那个扎根青海高原选种育林,让103个丁香品种在西宁落户,在大山大沟里默默行走了30年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平均每天徒步10多公里,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梦想,在高原大地奉献一生青春年华的人吗?

在那个夜晚,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她——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

她说,“三江之源”建设绿色长城,究竟应该以本地树种青杨为主,还是以外来树种为主?这个曾经让她迷茫的话题已经有了答案,经过近10年的繁育和比对,她和她的团队终于选出“树干通直、生长量大”的青海杨良种,并探索出“大树采穗、单采单繁、无芽扦插、当年初选、次年复选”的选育方式,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事实证明,他们用青春岁月浇灌出了青海的丛丛绿林。

青杨是青海高原上的本土树种,是西宁绿化的“先锋树”,功不可没,其速生特性更为西宁增绿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来重塑湟水河两岸的生态风貌,向西宁南北两山进军,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西山林场作为主要的育苗基地和造林绿化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作为西山林场的技术员,张锦梅负责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

张锦梅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因分布散落、牛羊啃食,这一本土树种处于濒危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她了解到,杨树出现部分树木枯死,树叶发生青锈、飞絮漫天的症状。

刚到林场,就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她说,当时环境严酷,种树方法落后,基地能繁育的林木仅有杨树、榆树、沙棘等10多种;刚育出的苗无论质量好坏,全部裸根苗移栽上山,成活率极低,加之气候恶劣,造林立地条件差,导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栽树老地方”。

张锦梅横下一条心:不培育出青海优质杨树品种,决不罢休!

这些年来,张锦梅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杨树良种繁育、城镇绿化大苗培育和花灌木培育3大规模育苗示范基地。育苗生产总规模达到57.3公顷,培育各类花卉苗木品种30余种,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50余万株、杨树种条100余万根。

如今,这批在育苗示范基地栽植培育的青海杨良种已在柴达木盆地、西藏阿里等地推广种植,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美化高原的“绿色长城”。

然而,因为很多原因,在园林绿化中河北杨有替代青杨的趋势。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张锦梅研究发现,河北杨在海拔超过2600米的多数地区,由于土壤热积温不够无法正常生长,“高原环境特殊,必须培育适宜树种,这是天大的事”。

“目前,我们的人工林结构主要存在着树种结构比较单一,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靠人工防治,成本高,难度大。”她同时发出呼吁,在铁路及高速公路两侧,应当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一开始就造混交林,形成树种林种的多样性,进一步挖掘乡土树种,并从资源控制的角度,对树种结构进行引导。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20世纪50年代,7000多名优秀的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崇高的理想,奔向祖国最可爱的地方——青海。

这几千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在青海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家的热情帮助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开始了久已向往的边疆建设生活,他们向党立下誓言:要忘我地劳动,永做青海人!这份誓言的践行中,有河南农学院毕业的王金生。

那个年代,青海风沙很大,每年春秋两季,一场风一刮就是两三天。人们常说,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西宁。

夹在两座荒山之间的西宁人饱受风沙、泥泞之苦。南北两座山坡陡、沟深、风大、盐碱多,在山上植树,青海人想过、试过,但效果欠佳。

由于青海杨的苗期生长较慢,且多弯曲分枝,人工开发利用的历史很短,长期处于自然状态,自生自灭,自我繁育成林,以惊人的生命活力挺立于戈壁滩上,成为西部荒漠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恶劣的环境加上对专业的执着,王金生一头扎进了青杨的研究当中。20世纪80年代,他和我省林业科技工作者对青杨雌雄株个体性状差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并肯定了青杨雄株比雌株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省生态建设的深入发展,这一沉睡多年的林木资源被发掘出来,林业生产中使用青海杨的数量日渐增多,对青海杨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始逐步深入。

王金生曾说,青海杨具有其他任何杨树无可比拟的抗逆能力,具有多方面的优良特性,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树种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青海杨,是当今林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昆仑山南麓都兰县境内有个叫杨树沟的地方,王金生多次前往后得知,这里分布着大量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青海杨,但因为遭到了人为破坏和牛羊啃食,被列为青海省濒危植物。

2008年5月,王金生邀请张锦梅一行4人前往都兰县,当时的王金生已年过七旬,他拿着放大镜辨别雌株与雄株。在共同辨认了十几株杨树并进行比对后,王金生完全信任了张锦梅肉眼辨识的能力。王金生疲惫地坐在一块岩石上,揉着已经僵硬的脖颈,丢掉放大镜说:“小张,你来辨认吧,放大镜不需要了!”

就这样,从清晨到日暮,王金生一行人对杨树沟所有长势好的杨树进行了标记。后来,他们再到杨树沟收集树种,成功选择了一株长势最好的雄株,并最终审定为青海良种,留下了此处小叶杨的优良基因。

湟水林场场长马文斌是王金生的学生,在提到王金生时,马文斌和张锦梅的感触是一致的:王金生是一位林业英雄,他把青春献给了青海,他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王老先生他们响应时代号召,响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用一生谱写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事迹。”

如今,王金生老先生已年近90岁,听着他的故事,我们心中的感动无以名状,肃然起敬。而令我们遗憾的是,当提出想去拜访老先生时,马文斌说,老先生身体欠佳,不知能不能接受采访。而在随后的联系中,马文斌说老先生已经无法与人沟通了,只好作罢,但老先生为青海生态所作的贡献永远铭刻在很多人心中。

黄昏时分,青海省金融系统大寺沟绿化区护林员段国禄带我们登上了北山,走进了他的青杨林。一条硬化路直通山顶,一根根引水管道交错成网,一棵棵挺拔的青杨在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生机盎然……

夕阳西下,点点金光在青翠的青杨间来回跳跃。50岁的段国禄笑着,身后的青杨林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我们问:你在北山种了33年树,现在北山绿了,你的梦想实现了,还有更大的梦想吗?

此刻,他的豪情溢于言表:“三十多年来,我就干了两件事:让北山绿起来,把绿色护起来。”

在段国禄的诉说中,我们一步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18岁那年,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大大:青海方言,意为伯伯)尕布龙加入南北山绿化工作的队伍当中,那时候的北山光秃秃的别说树了,连草都没有几棵。初来北山,夜里的大风吹得帐篷东倒西歪。“那日子过得太苦了,一天盼不着天黑,好几次我偷偷跑回了湟中老家。”

“我父亲和‘省长大大’是朋友,大大来我家给我说,人这一辈子要留下点东西才有意义,话里话外希望我继续跟着他去种树。”就这样,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又回到了北山。

1994年8月的一场暴雨,引发北山山洪造成泥石流,尕布龙带着段国禄硬是要上山查看苗木,却不幸掉进水坑。

“大大,你身上全是血,我送你去医院。”

“不行,今晚这个洪水不排出去,这些树就保不住了。”

“我一定要把这洪水教育得好好的。”尕布龙当时说这句话时,段国禄无法理解:人能教育出来,水怎么教育?

没想到,尕布龙根据不同梯度、立地条件,开挖水平沟,这之后,一旦有暴雨,洪水就顺着沟一行行流进了树里。

“大大……”2011年10月8日4时50分,段国禄这一声呼唤再也没等来“省长大大”的回应——尕布龙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尕布龙走了,但他亲手栽下的树木却一年比一年挺拔青翠。

跟着段国禄两口子行走在山中,我们不时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段国禄说,这几年,来这儿的鸟越来越多了,很多鸟我们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叫啥名字。还有赤狐、野兔等野生动物如今也成了大寺沟的常客。

回想起这一切,段国禄说,南北两山的树能长成这样,仿佛是梦一样。是啊!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谈何容易?荒山的绿色,是要在漫长的时光中用容颜一点点熬出来。

20世纪50年代初,西宁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12%,南北山绿化30多年来,以“时代楷模”尕布龙为代表的几代西宁人在艰难困苦中摸索出了一套高寒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成功模式,让西宁南北两山披上了新装。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这对于高寒干旱的西宁来说,堪称是绿色奇迹。

“就没想过下山去吗?”我们问。

“舍不得了,这些树是我们一棵一棵栽下的,以前北山栽不活青杨,你看现在,这一片青杨林,习惯了,每天不见这些苗木,心里难受着哩。”段国禄答。

夕阳下,湟水河与青杨林交相辉映。多天的采访,我们走过了南北两山,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茂密植被,我们看到蜿蜒的湟水河潺潺从西宁市川流而过,碧波荡漾、遐思万千。

不到青海,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青海,不知人类之坚韧!这背后是几代青海人无私地坚守,无悔地奉献,南北两山、湟水河畔、公路两旁的青杨扎根这里,守望着青海的青山绿水。

我们问张锦梅、问马文斌、问段国禄: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还会走这条路吗?”

“种树让我觉得这一辈子值得,高原大地栽种着我们亲手培育的苗木,这也让我觉得,我们就是给这座城市添绿的人。”

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执着坚韧,奉献朴实,积极向上。

——这,就是青杨,这就是青海人!

过去在青海,青杨是极其寻常的,湟水河两岸、农田周围、农民家的房前屋后……但凡人们耕作生活的地方,往往会在四周用青杨筑起一道绿色的屏障。农民都说,开荒种地,不是先种地,而是先种树。没有青杨,不管你种的是小麦、油菜还是蚕豆,大风袭来,都会遭遇灭顶之灾。在青海,青杨是不寻常的,它们用笔直的伟岸身躯守护着青海高原人民心中希望的种子。

青海是国内唯一以青杨为主栽植杨树的省份,过去,在全省杨树造林任务中青杨占95%以上,作为乡土树种完全适应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它们作为主栽杨树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

青海人渴望绿色,而青杨立于青海高原之上,站成了一道风景,一座丰碑。它们穿透历史,熬尽年华,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高原的子孙。还有本文中所讲述的王金生、张锦梅、马文斌、段国禄等等研究青杨、种植青杨的人,他们为青海“种”起了一条绿色长城,这条绿色长城跨越高原,与蜿蜒的湟水河在南北两山之间流淌出青海人不屈包容的气质,见证着青海人民如青杨般的执着、坚韧、奉献与朴实。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青海女人,一个堪比豪杰的巾帼英雄。

整整一天,我们一直跟着她在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来回穿梭。临近傍晚,在林科所二楼的办公室内,她很认真地告诉记者:“这30多年来,我真的无怨无悔,我愿意把一生奉献给植树造绿。”

这就是那个扎根青海高原选种育林,让103个丁香品种在西宁落户,在大山大沟里默默行走了30年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平均每天徒步10多公里,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梦想,在高原大地奉献一生青春年华的人吗?

在那个夜晚,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她——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

她说,“三江之源”建设绿色长城,究竟应该以本地树种青杨为主,还是以外来树种为主?这个曾经让她迷茫的话题已经有了答案,经过近10年的繁育和比对,她和她的团队终于选出“树干通直、生长量大”的青海杨良种,并探索出“大树采穗、单采单繁、无芽扦插、当年初选、次年复选”的选育方式,将杨树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至5年。事实证明,他们用青春岁月浇灌出了青海的丛丛绿林。

青杨是青海高原上的本土树种,是西宁绿化的“先锋树”,功不可没,其速生特性更为西宁增绿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来重塑湟水河两岸的生态风貌,向西宁南北两山进军,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西山林场作为主要的育苗基地和造林绿化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作为西山林场的技术员,张锦梅负责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

张锦梅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因分布散落、牛羊啃食,这一本土树种处于濒危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她了解到,杨树出现部分树木枯死,树叶发生青锈、飞絮漫天的症状。

刚到林场,就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她说,当时环境严酷,种树方法落后,基地能繁育的林木仅有杨树、榆树、沙棘等10多种;刚育出的苗无论质量好坏,全部裸根苗移栽上山,成活率极低,加之气候恶劣,造林立地条件差,导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栽树老地方”。

张锦梅横下一条心:不培育出青海优质杨树品种,决不罢休!

这些年来,张锦梅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杨树良种繁育、城镇绿化大苗培育和花灌木培育3大规模育苗示范基地。育苗生产总规模达到57.3公顷,培育各类花卉苗木品种30余种,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50余万株、杨树种条100余万根。

如今,这批在育苗示范基地栽植培育的青海杨良种已在柴达木盆地、西藏阿里等地推广种植,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美化高原的“绿色长城”。

然而,因为很多原因,在园林绿化中河北杨有替代青杨的趋势。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张锦梅研究发现,河北杨在海拔超过2600米的多数地区,由于土壤热积温不够无法正常生长,“高原环境特殊,必须培育适宜树种,这是天大的事”。

“目前,我们的人工林结构主要存在着树种结构比较单一,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靠人工防治,成本高,难度大。”她同时发出呼吁,在铁路及高速公路两侧,应当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一开始就造混交林,形成树种林种的多样性,进一步挖掘乡土树种,并从资源控制的角度,对树种结构进行引导。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20世纪50年代,7000多名优秀的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崇高的理想,奔向祖国最可爱的地方——青海。

这几千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在青海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家的热情帮助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开始了久已向往的边疆建设生活,他们向党立下誓言:要忘我地劳动,永做青海人!这份誓言的践行中,有河南农学院毕业的王金生。

那个年代,青海风沙很大,每年春秋两季,一场风一刮就是两三天。人们常说,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西宁。

夹在两座荒山之间的西宁人饱受风沙、泥泞之苦。南北两座山坡陡、沟深、风大、盐碱多,在山上植树,青海人想过、试过,但效果欠佳。

由于青海杨的苗期生长较慢,且多弯曲分枝,人工开发利用的历史很短,长期处于自然状态,自生自灭,自我繁育成林,以惊人的生命活力挺立于戈壁滩上,成为西部荒漠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恶劣的环境加上对专业的执着,王金生一头扎进了青杨的研究当中。20世纪80年代,他和我省林业科技工作者对青杨雌雄株个体性状差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并肯定了青杨雄株比雌株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省生态建设的深入发展,这一沉睡多年的林木资源被发掘出来,林业生产中使用青海杨的数量日渐增多,对青海杨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始逐步深入。

王金生曾说,青海杨具有其他任何杨树无可比拟的抗逆能力,具有多方面的优良特性,是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唯一具有高原特色的乡土杨树,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树种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青海杨,是当今林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昆仑山南麓都兰县境内有个叫杨树沟的地方,王金生多次前往后得知,这里分布着大量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青海杨,但因为遭到了人为破坏和牛羊啃食,被列为青海省濒危植物。

2008年5月,王金生邀请张锦梅一行4人前往都兰县,当时的王金生已年过七旬,他拿着放大镜辨别雌株与雄株。在共同辨认了十几株杨树并进行比对后,王金生完全信任了张锦梅肉眼辨识的能力。王金生疲惫地坐在一块岩石上,揉着已经僵硬的脖颈,丢掉放大镜说:“小张,你来辨认吧,放大镜不需要了!”

就这样,从清晨到日暮,王金生一行人对杨树沟所有长势好的杨树进行了标记。后来,他们再到杨树沟收集树种,成功选择了一株长势最好的雄株,并最终审定为青海良种,留下了此处小叶杨的优良基因。

湟水林场场长马文斌是王金生的学生,在提到王金生时,马文斌和张锦梅的感触是一致的:王金生是一位林业英雄,他把青春献给了青海,他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王老先生他们响应时代号召,响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用一生谱写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事迹。”

如今,王金生老先生已年近90岁,听着他的故事,我们心中的感动无以名状,肃然起敬。而令我们遗憾的是,当提出想去拜访老先生时,马文斌说,老先生身体欠佳,不知能不能接受采访。而在随后的联系中,马文斌说老先生已经无法与人沟通了,只好作罢,但老先生为青海生态所作的贡献永远铭刻在很多人心中。

黄昏时分,青海省金融系统大寺沟绿化区护林员段国禄带我们登上了北山,走进了他的青杨林。一条硬化路直通山顶,一根根引水管道交错成网,一棵棵挺拔的青杨在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生机盎然……

夕阳西下,点点金光在青翠的青杨间来回跳跃。50岁的段国禄笑着,身后的青杨林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我们问:你在北山种了33年树,现在北山绿了,你的梦想实现了,还有更大的梦想吗?

此刻,他的豪情溢于言表:“三十多年来,我就干了两件事:让北山绿起来,把绿色护起来。”

在段国禄的诉说中,我们一步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18岁那年,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大大:青海方言,意为伯伯)尕布龙加入南北山绿化工作的队伍当中,那时候的北山光秃秃的别说树了,连草都没有几棵。初来北山,夜里的大风吹得帐篷东倒西歪。“那日子过得太苦了,一天盼不着天黑,好几次我偷偷跑回了湟中老家。”

“我父亲和‘省长大大’是朋友,大大来我家给我说,人这一辈子要留下点东西才有意义,话里话外希望我继续跟着他去种树。”就这样,段国禄跟着“省长大大”又回到了北山。

1994年8月的一场暴雨,引发北山山洪造成泥石流,尕布龙带着段国禄硬是要上山查看苗木,却不幸掉进水坑。

“大大,你身上全是血,我送你去医院。”

“不行,今晚这个洪水不排出去,这些树就保不住了。”

“我一定要把这洪水教育得好好的。”尕布龙当时说这句话时,段国禄无法理解:人能教育出来,水怎么教育?

没想到,尕布龙根据不同梯度、立地条件,开挖水平沟,这之后,一旦有暴雨,洪水就顺着沟一行行流进了树里。

“大大……”2011年10月8日4时50分,段国禄这一声呼唤再也没等来“省长大大”的回应——尕布龙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尕布龙走了,但他亲手栽下的树木却一年比一年挺拔青翠。

跟着段国禄两口子行走在山中,我们不时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段国禄说,这几年,来这儿的鸟越来越多了,很多鸟我们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叫啥名字。还有赤狐、野兔等野生动物如今也成了大寺沟的常客。

回想起这一切,段国禄说,南北两山的树能长成这样,仿佛是梦一样。是啊!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谈何容易?荒山的绿色,是要在漫长的时光中用容颜一点点熬出来。

20世纪50年代初,西宁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12%,南北山绿化30多年来,以“时代楷模”尕布龙为代表的几代西宁人在艰难困苦中摸索出了一套高寒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成功模式,让西宁南北两山披上了新装。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7%,这对于高寒干旱的西宁来说,堪称是绿色奇迹。

“就没想过下山去吗?”我们问。

“舍不得了,这些树是我们一棵一棵栽下的,以前北山栽不活青杨,你看现在,这一片青杨林,习惯了,每天不见这些苗木,心里难受着哩。”段国禄答。

夕阳下,湟水河与青杨林交相辉映。多天的采访,我们走过了南北两山,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茂密植被,我们看到蜿蜒的湟水河潺潺从西宁市川流而过,碧波荡漾、遐思万千。

不到青海,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青海,不知人类之坚韧!这背后是几代青海人无私地坚守,无悔地奉献,南北两山、湟水河畔、公路两旁的青杨扎根这里,守望着青海的青山绿水。

我们问张锦梅、问马文斌、问段国禄: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还会走这条路吗?”

“种树让我觉得这一辈子值得,高原大地栽种着我们亲手培育的苗木,这也让我觉得,我们就是给这座城市添绿的人。”

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执着坚韧,奉献朴实,积极向上。

——这,就是青杨,这就是青海人!

好了,关于青杨和青杨礼赞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