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魅力研习社冰火两重天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马化腾和马云的冰火两重天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江湖中人马云像火,“火”烧“云”,性格如燎原烈火,噼里啪啦火光冲天;
影子企业家马化腾像水,“水”可“化”雾,“腾腾”然润物无声。
马云喜动,常常血脉喷张,江湖气从小就浓,爱打架,打了无数的架,全是为朋友出头。
父亲也是“火”性子,火爆脾气喷涌四溅,对马云总拳脚相加。
二“火”相拼,如虎掷龙拿,必有一伤。
马云不甘寸折,机智应对强硬到底。
马父骂他,他就用英语还口,各吵各的架,谁也甭想征服谁。
马化腾打小却是个闷葫芦,是个不善言辞、中规中矩的好学生。
那时和马云唯一的共同点是——不服输,但抗争的方法另辟蹊径。
水可绕指柔,马化腾14岁生日那天,为了要一台花费父亲4个月工资的专业级天文望远镜,他话不多说,全写在了日记本里。
马化腾在日记中写道:“他们扼杀了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马化腾靠着日记实现了梦想,后来还用这个望远镜观测到哈雷彗星,获了奖。
高考时,马云也发挥了风风火火的特质,高一就参加高考,报考英语专业的他,知道数学不计入成绩,进了考场就在卷子上一通乱勾。
他避开了几乎所有正确答案,把数学勾出了1分的成绩。
但马云志向非凡,高考前的志愿表里,大喇喇填上了“北京大学”四字。
第二年,马云的数学成绩爆炸式增长1800%,数学考了——19分。
第三次高考,他背下了10个基本数学公式,考试时挨个往公式里套,凭借这种独门绝技,马云的数学考了79分,进入杭州师范大学。
高考成绩739分(总分900分),比重点线高出100多。
放弃了不在话下的清华北大,马化腾选择深圳大学,原因竟是——离家近。
参观阿里巴巴总部,感受阿里文化,学习阿里管理创新之道
如火的马云擅长鼓动人心:
1999年,大年初五,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里,15个人聚拢在一起,包括马云的学生、朋友、朋友的家人和妻子张瑛在内,或站或坐。
马云站在桌子后面,连比划带说,激情澎湃,讲了3个小时。
讲至酣处,马云把兜里的钱掏出来,啪叽往桌上一拍,说:“现在,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把剩下的钱全拿出来。”
“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money(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
最后以打鸡血结束演讲:“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多年后,马云成名立业,被众人捧上神坛,这一段历史已经严重失真。
实际上,当时的房间里,18罗汉并未聚齐,戴珊正在老家海南过春节,孙彤宇、彭蕾也身在重庆,他们只是没有错过电话连线。
但马云的激情演讲,真的打动了在场的14位听众吗?
18罗汉之一金建杭就说:“大家的眼神都是迷茫、空洞的。”
因为火相马云的愿景太虚,听起来距离他们太远。
这3个愿景是:
1.公司要持续发展80年(后来改为102年,因为从1999年算起,到2101年将横跨3个世纪);
3.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相比马云毫不隐晦的野心,马化腾则显得含蓄得多。
马化腾召集合伙人的方式并不张扬,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人。
腾讯五虎将中,基本都是马化腾的同学和同事。
陈一丹是马化腾的高中同学,高中时,马化腾刻意制造挑战,要求俩人互相背圆周率,背着背着就成了比赛。
他们经常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轮流背诵,你比我多背两位,我比你多背两位,最后俩人都背到小数点后100多位。
同学张志东,曾经在上班期间,发现公司的一台服务器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机。
他分析应该有黑客入侵,并且追踪地址到了一家公司。
而他唯一认识的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只有同学马化腾。
他就拎起电话打给了马化腾,说:“这是你干的吧?”
对面传出熟悉的笑声,不紧不慢地说:“我就是来试试你的水平。”
另一个同学许晨晔,也曾被马化腾拉来,早上一起跑步、背单词,许晨晔爆料说,马化腾还对气功产生过兴趣。
后来马化腾创办腾讯,这3个同学都被他拉来入伙。
创始团队的5个人当中,只有一个曾李青不是马化腾的同学,而是马化腾同学的前同事。
内敛的马化腾温和沉潜,就这样聚齐了合伙人。
阿里巴巴的公司名字,是马云宏大野心的最好注脚。
以苹果公司举例,你认为科技类公司叫个水果名太莫名其妙吗?
乔布斯却有2个理由:
1.Apple这个东西,每个人天天都能看见。这名字多有群众基础,亲切又好记;
2.当时美国的电话亭中,都有一个厚厚的电话本,各机构和公司的电话会印在上面。
但公司的排序,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A”打头的公司肯定排在最前面,这简直是绝佳的广告位。
马云不知是和乔布斯一样天赋异禀,还是借鉴了乔布斯的创意,起名时,他逢人就问:“你听到阿里巴巴会想到什么?”
所有人都告诉他:“芝麻开门”。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在中国这么深入人心,谁会不知道呢?
“阿里巴巴在世界几乎所有语言中的发音都是‘a-li-ba-ba’,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商人,都会没有困难地接受我们网站的名字。”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首字母也是“a”,在中文里按照拼音排序同样在第一位,也算讨巧。
取名就考虑全世界的群众基础,和“芝麻开门”这句话的普及程度,不难看出马云难掩的肆意野心。
那么,腾讯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注册的时候,合伙人们并没有就名字达成一致,统一的只有一个“讯”字。
前缀产生了分歧,第一选择是网讯,备选是捷讯、飞讯,最后才考虑腾讯。
然而,到工商局注册时,前3个名字都被占用,只有腾讯可以用。
马化腾听后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腾讯”二字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这会导致其他人认为公司是自己一个人的。
但马化腾的父亲并不在意,直接用了“腾讯”二字注册。
不愿露圭角的马化腾,阴差阳错地与“腾讯”的名字建立了强链接。
当然,腾讯后缀为“讯”,来自马化腾的老东家润讯。
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讯,这是马化腾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对他有着特殊意义。
至于英文命名Tencent,则参考了著名的通讯公司朗讯(lucent)。
随着腾讯的发展,毗邻深圳的香港人对Tencent的读音有了变化,他们将“Ten”和“Cent”分开成为两个单词。
因此,好奇者会问:公司的名字为什么要叫“十分钱”?
“那时手机兴起,短信费用是一毛钱一条,刚好十分钱,而腾讯正是从手机业务中寻找到突破点的。”
从此,Tencent的来历便又多了一种解释。
对标腾讯案例,为什么企业家要走进腾讯参观学习?去腾讯学什么?
马云助理陈伟曾写过一本书,对马云的“务虚”功力做了详尽描写。
马云曾和英语班的同学喝茶,提到自己梦想中的场景:
同学们在现代城杭州招摇过市,其他人都是西装革履,而马云一身白色稠衣,一副墨镜,头发锃亮,苍蝇停上去会摔断腿那种。
边上两个女保镖,他左手一伸,一个保镖递上大饼,他咬上两口然后扔回去;
右手一伸,一个保镖递上雪茄,他抽上几口,在女保镖手上拧灭雪茄,青烟冒气,女保镖面不改色。
“十八罗汉”创业最艰难的时候,马云还组织大家一起“做梦”。
有一年年底,没有年终奖,却要加班,马云就把大家组织起来开会,说:
“如果你们每个人都有500万年终奖,你们想怎么花?”
大家七嘴八舌地畅想起来,兴奋地YY了一个小时。
马云突然打断说:“好,大家说的这些一定都会实现的,现在就先干活吧。”
有人竟然回答说:“别呀,让我再说一会儿吧,我才花了300万。”
马化腾自然不擅长鼓动人心,高盛的投资人刘炽平,后来加入腾讯团队,在与马化腾的合作中,被腾讯人身上独有的气质打动。
他形容腾讯的高管们都特别较真,但很单纯,甚至还有点书呆子气,与他曾经接触过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有很大区别。
比如,其他人写招股书是例行公事,差不多写写,马化腾和他的合伙人则要字字斟酌,还会因为某个词该怎么写产生激烈的争论。
或许由于技术人员出身,他们不会夸大其词,对于不太能做得到的数字,并不情愿去写。
低调潜行的风格似乎影响了腾讯人,他们更多具备产品思维,务实,接地气。
通过卢泓言和吴晓波的描述,我们可以还原出一个比较真实的马化腾。
技术出身的马化腾,确实有些单调和乏味:
他很少发朋友圈,如果要发,内容也都是和腾讯的业务有关,通常是推荐或评点。
比如“首个大型实验真人秀,很大的挑战”、
“已买,准备体验延误红包”、
“滴滴再战江湖,新品类滴滴快车,支持一把”、
“程序响应太慢了,要优化”等等。
但是,对于产品极其敏锐的他,见到朋友圈有人发布产品时,总要冒出来发表下见解。
他曾经在一个创业者贴的小程序二维码,后面回复说:
随便一试有几个碰钉子。
一路随便写下来保存,提示时间不对,提示没有选提醒……根本无需lbs等等。
“不是能量场,是智能控制的能微观到基础粒子层面,干扰地球基础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而无从进一步发展基础科学。”
他判断精准,轻易不发言,但一发言就直击要害。
例如前不久他在别人朋友圈下对ofo困境的点评:是一个vetoright(一票否决权)。
马云擅长高举高打,公关是他的强项,早期更像土狼,紧咬竞争对手软肋。
2003年6月,eBay完成对易趣网的收购后,开始把美国的商业模式大规模复制到中国,占据90%市场份额的eBay似乎无人能敌。
在马云的主持下,一支“敢死队”正在进行封闭式地开发。
很快,为了避免eBay统一C2C后蚕食阿里巴巴的B2B市场,与eBay直接竞争的淘宝网开始与其火拼。
除了淘宝的免费策略和营销努力,马云那场漂亮的公关战,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马云用舆论攻心,主张“人小梦想大”,将淘宝直接对标强大的eBay,把自己定义为eBay的唯一竞争者。
还反客为主,称是“淘宝给eBay的最后通牒”。
最有趣的一点是,淘宝直接与eBay短兵相接,在eBay的办公楼对面树立起自己的广告牌,并放狠话说:“鲨鱼在长江里是打不过鳄鱼的。”
淘宝甚至派了专人监控各大网络论坛,就是为了发动一场“市场公关战”,刺激网民尝试淘宝的免费服务。
“淘宝给eBay最后通牒”这类富有冲击性的语言,马云从国内说到国外,并与《福布斯》等海内外主流媒体紧密互动。
同时,一份份对淘宝有利的市场报告也不断出炉。
战毕,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力压市场部、研发部门等,获得了CEO特别贡献奖。
马云“热仗”的打法,击溃了外来入侵者,证明了高举高打策略的成功。
当然,在这之后,马云还主动创造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生生造出一个节日,占据消费者心智。
后来者怎么打都被碾压,无奈只好另辟战场,创造一个“618”。
激烈火拼的热仗打法,适合马云。
旺盛战斗力驱使下,马云追求的或许正如他主演的电影《功守道》,一人横扫天下英雄,可谓潇洒。
面对竞争,马化腾的腾讯则被卷入过一场商界著名战役——3Q大战。
导火索来自腾讯,但马化腾后知后觉,显得有些被动。
腾讯成长为一家巨无霸公司后,还亲自在各领域参与斗争,姿态已经有问题。
那时,市场中有很多初创公司,做到一定规模之后,腾讯总会默默地站在身后,抢走它的市场,很多公司的业务就此终结,腾讯成了公认的敌人。
周鸿祎发起了3Q大战,因为QQ安全中心与360安全卫士又是狭路相逢。
360面临被“杀戮”的可能,周鸿祎就跳脚了,想尽办法污蔑腾讯窃取客户隐私,希望能把QQ逼离杀毒领域。
恶战之后,腾讯虽然官司打赢了,却因为被泼脏水,一时污名严重,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马化腾这才意识到,自己找错了竞争对手,没能正确看待腾讯的体量。
马化腾长了教训,面对做得不错的小公司,不再直接参与竞争。
实际上,马化腾此前的几个转折点也显得有些被动,似乎需要竞争对手持续刺激。
在马化腾创建惠多网站点的年代,他就和丁磊通过站点有了联系。
彼时的丁磊一无所有,连工作都没找到。
然而,马化腾曾想过的邮箱系统被丁磊先人一步做了出来,丁磊逆袭,将自己的邮箱系统卖出,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第一个赚到真金白银的创业者。
马化腾坐不住了,这件事是刺激他下定决心创业的原因之一。
而后,创办网易的丁磊开始进入游戏领域,先后推出《大话西游Online》和《大话西游2》,赚得盆满钵满。
马化腾再次受到启发,对游戏产生了兴趣,带着腾讯进入到火爆的游戏市场。
2004年,网易在实验网中测试了一款软件,可以完成即时语言通信。
这款软件如果当初被丁磊推出,“微信”将在网易手里早出现7年。
可惜当时政策没允许,7年后机会又回到了马化腾手里。
对于马化腾来说,丁磊曾是个绝佳的竞争对手,腾讯的多次转型都与丁磊有莫大关系。
回想潘乱那篇《腾讯没有梦想》,如今体量太大,除了阿里,缺乏旗鼓相当竞争对手的腾讯,或许确实少了些追梦的激情。
二马创业路上多有艰辛,两者的处理方式又各有不同。
“火”相马云是调动情绪的高手。
2000年,马云团队的十几个创始人背着马云聚餐,席间开始倾倒满腹牢骚和委屈,一直倾诉到深夜。
团队里有个大哥叫楼文胜,颇有气魄,提议说:“光说没用,咱们应该把这些话都写出来送给马云,然后拍拍屁股就走。”
马云收到这篇类似造反的檄文后,立刻把18个人召集到一起,说:
“既然你们有那么多牢骚和委屈,那你们今天就别回去了,把这些都说出来,想哭就哭,不说完不能走!”
于是那天,从晚上9点到凌晨5点,很多人就在现场争吵哭喊,情绪激动,痛哭失声。
哭了一晚上,哭累了,牢骚说清楚了,心里的疙瘩也消解了,工作重回正轨。
面对质疑,马化腾的处理方法也很有意思。
在腾讯“以大欺小”的那段时间里,有媒体抨击说:
腾讯贪得无厌,没有它不想做的产品,这样下去物极必反,会死无葬身之地。
文章的题目也是惊雷一般,叫“狗日的腾讯”,封面的企鹅身上,还被插了三把滴血的尖刀。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看得出马化腾包容、平和的性格特征:
总裁办公会上,马化腾读到这篇高管递给他的报道,沉默了一刻钟的时间,只开口自言自语道:
“他们怎么可以骂人?”
的确,你很难想象这个文雅理性低调的企业家,看到这样的表述会暴跳如雷。
面对这篇文章的态度,马化腾的表现甚至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马化腾内敛,但他不会拒绝沟通,从创建惠多网到腾讯成长为互联网巨头企业,他都几乎用邮件与同事沟通。
腾讯之所以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是马化腾总要开会催促,说来也奇怪,快速迭代的产品,竟是用马化腾的邮件推着走。
腾讯人对这种发邮神功也表示惊奇,马化腾曾经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跟一个团队来往1300份邮件。
一个两点发PPT给马化腾的程序员,20分钟后总能收到修改建议,认真务实得让人瞠目。
高调、腾跃,擅长嫁接资源,是马云的行事特征。
马云舌锋如火,他不仅能将故事“传奇化”,还能将自己“神化”。
马云说:“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后面还跟着一句:“要拿着显微镜才能找到。”
如此形象和带有冲击力的言论,多如牛毛。
另外,马云资源玩得溜转,能将“金庸迷弟”的标签做到无人不知也实在厉害。
拜见金庸后,马云回到杭州,在龙井山上喝茶时突发奇想:
要不就在西湖边办场生日会,请几个朋友过来轻松下,再找来金庸,给大伙书上签名,做成IT界的“把酒论英雄”。
2000年9月10日,马云就举办了第一场“西湖论剑”,金庸主持,张朝阳、丁磊等大佬也都来了。
马云“西湖论剑”的名气越来越大。
到第五届,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来了,雅虎杨致远来了;
到第六届,施瓦辛格、时任eBay的CEO约翰·多纳霍也来了。
把自己的爱好变成商业基因,纳入商业体系,是个足够聪明的“标签化”举动。
这就好比于谦的“抽烟喝酒烫头”,王石的“爬珠穆朗玛峰玩帆船”,张朝阳的“登山瑜伽跑步”。
另外,众所周知,阿里的入职员工都有花名,这些花名基本来自于金庸的武侠小说,比如马云叫做“风清扬”。
办公区取名也是同武侠风格,比如光明顶、桃花岛、达摩院、聚贤庄、侠客岛等。
江湖气盛的马云颇有火的豪气和侠气,下面是马云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
杭州电视台曾经拍摄过一个街头情景测试。
一天晚上,杭州一路口井盖被一伙大汉撬起来偷走,经过的人多半不予理会。
这时一个小伙骑车路过,看了一会儿然后走开,又折返回来,大喊一声:“你们给我放下!”
电视台的人等了一晚上,终于找到个见义勇为的。
那时是93年左右,马大侠骑一28铁驴,甚是威武。
马拉松式的会议正是马化腾风格的写照,耐力、毅力超越常人,不抢风头,只是相比马云的激越,稍显被动。
互联网世界里,阿里被公认强于运营和战略,当然,虽然马云自己对王兴说,自己真正强于管理。
运营和战略,更适合自下而上贯彻执行。
2014年,马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
阿里的成功,是过去战略布局的成功。
用穿越周期的眼光透视正确路径,然后投入全部资源财力人力去做这件事,这更像火相性格所为——类似悬河注火。
“你攻过去,他跳起来,云里雾里,声东击西;
你在地上,三两下就被搞晕了。
得,攻也没得攻,守也没得守。”
这或许也是马云创业之初,多次被人认为是骗子的原因。
太有煽动性了,以至于太多人不敢信,认为太玄,不靠谱。
让雷军心痛的,当然是错过了投资马云。
“这人獐头鼠目的,满嘴跑火车,是不是做过传销?”
“我当然给拒了,我又不傻,这样就想圈我们钱?”
看似飘忽不定的“风清扬”,正是天生擅长空中打击的领袖。
腾讯强于产品和用户,一项产品的成功,更像涓涓细流汇入大海的过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一点点演化出来。
腾讯甚至一度想要卖掉QQ,可谁也没想到,没有卖出的QQ,奠定了腾讯后续的强大社交基因,甚至分支分叉,逐渐长成为庞大的社交帝国。
在腾讯,产品不会一开始就重砸资源去做,内部试错竞争是有必要的。
能跑出来的产品,才可能获得更大的资源。
如同微信的诞生,是张小龙在充足空间内折腾出来的产物。
马化腾则擅于地面进攻,沉潜踏实,最牛的地方在于,QQ、游戏、微信等都不是第一个做。
与马云的以终为始不同,腾讯总是稳扎稳打,后来居上。
“马化腾跟他们都不一样,你一抛砖,马化腾给接着,也不反抛过来,就扔在地上。
你再抛,他再接,还扔在地上。
你问:为什么这么干。
小马回答了,一共四点。
你说:这么干不对,人家说错了。
小马说:哦,那也有道理,不过不适用我的情况,一共四点。
马化腾的作风,是维持住楚河汉界。他不过来,你也甭想过去。”
从生活去探,也能窥见两人的迥异气质:
马云目标高远,尽管长相奇特,但他标准甚高。
除了大学期间要从专科考上本科、成为校学生会主席之外,还要和校花谈一场恋爱,并且毕业就结婚。
如此天方夜谭的目标,马云竟然都实现了。
可见马云大学期间,就已经是杰出的“战略家”,定目标,并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拿下。
马化腾则可能是女孩子更喜欢的类型,相对害羞。
据说有次公司搞文艺晚会,女主持人要求拥抱马化腾一下。
马化腾虽然抱了,但是脸却红了……
学习一流企业,磨砺全球眼光-博石教育-全球标杆学习领导者
OK,关于魅力研习社冰火两重天和马化腾和马云的冰火两重天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