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清洁清洗

鹿肾,鹿肉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鹿肾的一些知识点,和鹿肉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审核专家:曹东义,河北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0余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2、[功能效用]补五脏,调血脉,壮阳气,强筋骨。

3、[宜食状态]宜寒体体质,特别是老年、病后、产后怕冷、体倦乏力、食少、乳少等气血亏虚、肾阳不足之人食用。

4、[忌食状态]热体体质,尤其是阴虚内热的患者应该忌食。鹿肉不宜一次服食太多,一般不宜超过150克,否则易引起燥热、出鼻血。据经验,鹿肉不宜与野鸡肉、虾同食(易生疮疡)。

5、[药典精要]《青海药材》中说它“治妇女月经不调,血虚血寒,久不生育。”《本草新编》载:“调血脉,止腰痛:鹿血,滚酒调,热服。”《医林纂要》:“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暖腰脊。”

6、[营养提供]鹿肉属高蛋白食物,粗蛋白含量很高。

7、[特别提示]鹿之一身皆益人,鹿血性热味咸,能补虚和血,适宜老年人腰痛、肺痿、心悸、失眠者服食,一般多与热酒同服。鹿肾为雄鹿的外生殖器,又称鹿鞭、鹿冲、鹿阴茎。性温,味甘咸,功在补肾、壮阳、益精,适宜男子精寒不育,女子宫冷不孕者食用。野生鹿为国家保护动物,禁止捕杀食用。现全国各地建起了许多人工养鹿场,病患者可酌情求购。

8、[用法指要]鹿肉可干烧、红烧或红扒。鹿筋、鹿鞭和鹿尾也可红烧、白扒、汤煨或清烩等。鹿茸仅作药作。鹿胶可调入蜂蜜中饮用,也可与母鸡、龟胶一起制成龟鹿大补鸡菜肴食用。鹿肉味淡稍甘,性平稍温,入脾胃肝肾经.补气养血,化瘀通脉,强肝肾,益筋骨.因本品性温,其性走力强,活跃机体,旁达四肢,贯通百脉,能令人气血畅和,直达肢体未稍,改善微循环,促进络脉畅通,故又有散风除湿,活血通络,健骨强筋之功效.本品善于奔跑,其性刚健,故有强烈的活血散结、化瘀通脉、填精益髓、抗衰老之功效.久服本品能令人度百岁而不衰,肢体娇健,肢体丰隆,故为养生健体、抗衰防病之佳品.

9、[经典菜式]红烧鹿肉原料:鹿肉500克,水发玉兰片25克,芫荽(香菜)、酱油、黄酒、盐、白糖、味精、花椒水、葱、姜、生粉、植物油、鸡汤各适量。制作:①将鹿肉洗净,切成块;玉兰片切成梳子片。②烧热锅,放植物油,用武火烧至八成热时将鹿肉下锅,炸成大红色捞出,沥去油。③锅内留余油适量,烧至油七成热时,放葱、姜入锅煸香,加油、花椒水、盐、黄酒、白糖、味精、鸡汤、鹿肉,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煨炖,炖至肉熟烂时再转用武火烧沸,下水生粉勾芡,淋上麻油,推匀,最后撒上芫荽段即成。用法:佐餐食用。营养功效:补五脏、调血脉、治虚劳、壮阳益精、暖腰脊。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畏寒肢冷等病症。

10、朱复融《中华饮食营养与宜忌大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5,9。

关于鹿肾和鹿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