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强调观点:国务院机构改革最新方案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是自主可控进入攻关阶段最强烈的信号。
自主可控核心是底层技术,底层技术关键是芯片,芯片的痛点是设备和材料。
近期有外媒最新报道,一是在5月举行的G7广岛峰会上,将建立战略性芯片制造材料供应链,包括安全采购芯片和稀土等关键材料的目标;二是美国正在试图进一步收紧对向中国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限制,预计最早在下月宣布,这些规定可能会使需要出口许可证的设备数量增加一倍。
毫无疑问,从上周阿斯麦光刻机开始,针对我国芯片制造产业链的围堵措施还会持续出台,所以尤其是设备端的国产替代紧迫性要比以往更强。
政策方面,后面科技领域的机构改革还有待落地,落地之后预计相关政策会加快推动。3月10日消息,国家大基金重要人员变更,可能也意味着大基金二期的投资活动会重新启动。
产业方面,根据最新的产业调研,2023年国内晶圆厂资本开支也好于预期,此前预期今年行业资本开支要从250亿美元下滑30%,但实际上可能下滑不到10%,甚至能持平或者正增长。
总之,自主可控依然是主旋律,目前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整体不到20%,其中部分环节如PVD、CMP、涂胶显影等国产化率不到10%,而光刻机仍处于技术突破阶段。美国设备目前占比依然在40%左右,所以美国后续如果继续扩大出口的限制,对产业链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光刻机:光刻是晶圆制造的核心工序,在整个硅片加工成本中占到1/3,主要使用光刻机和涂胶显影机。光刻机市场规模约115亿美元,市场上荷兰阿斯麦占比75%,日本尼康和佳能占比13%、6%。国内光刻机国产化率不到1%。
刻蚀机:刻蚀是有选择地从硅片表面去除不需要材料的过程,刻蚀机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市场上美国泛林半导体和应用材料分别占比50%、15%,日本TEL占比25%。国内刻蚀机国产化率23%。
薄膜沉积设备:薄膜沉积是芯片中各类薄膜形成的最主要方式,工艺分为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外延。PVD、CVD、ALD(CVD的一种)设备市场空间合计约125亿美元,其中CVD设备市场规模最大,达到80亿美元,美国应用材料和泛林半导体占比30%、21%,日本TEL占比19%。国内CVD设备国产化率不到5%,PVD设备国产化率则达到30%。
清洗机:几乎所有工艺流程都需要清洗环节,将硅片表面的颗粒、有机物、金属杂质等污染物去除,清洗机市场空间约35亿美元,日本DNS和TEL占比45%、25%,美国泛林半导体占比15%。国内清洗机国产化率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