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狄斯说道:
“大自然给了每个人快乐的机会。人们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获得它。”
确实,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式”。
有些“模式”让生活看起来很丰富,但却浪费了你的精力,增加了生活的负担,让你远离了幸福。
有些“模式”让生活感觉乏味,但它们却能让你集中在一个地方,专注于脚下的路,最终拥抱幸福。
一个聪明的人认识自己。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懂得自己的思想和命运的重要性。他将自己调整为“节能模式”,轻装前行。
哲学家卡西尔说:“没有朋友的人只是半个人。”
好朋友让你感受到来自友谊的包容和温暖,让你身心愉悦,像“山水流水”般相互共鸣。
这种感觉是我们一生都渴望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这样。
有的人通讯录里登记了很多人,但半夜却没有人倾听他们的烦恼;有的人每天忙于社交活动却没有人帮助他们当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
就像电视剧《幸福二重奏》中的顾晓楠一样,她身边有亲密的朋友,一起喝下午茶,喜欢朋友圈里的东西,他们都会热情回应。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在朋友眼里,她只是被“利用”了。
顾晓楠邀请客人的时候,大家表面上恭恭敬敬,暗地里却单独建群,抱怨顾晓楠在他们面前卖弄。
有一次,顾晓楠想悄悄去医院做输卵管手术,于是她对一个朋友说,希望他能陪她去医院。
结果,这个所谓的朋友就挂了安慰音,把这件秘密的事情发到了群聊里当八卦。
“姐妹们,告诉你们一个大八卦,顾晓楠无法生育,所以明天就要做手术了!”
也许我太兴奋了,把这条消息发错了群组。
看到这个消息后,顾晓楠意识到所谓的朋友只是一厢情愿。
散文家培根曾经说过: “如果不是真正的朋友,无论礼物有多重,你都不会敞开心扉。”
朋友从来不是拥有很多朋友,而是拥有最好的朋友。
选择在你成功时不嫉妒你、在你悲伤时不践踏你的朋友,比选择一群戴着友谊面具的人要好得多。
真正坚强的人不会关心他们朋友的大小或范围。他们已经按下了朋友圈里的“节能”按钮。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不如精简自己的朋友圈,提高朋友的质量,结交真正的朋友。
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呆在一起取暖。
不过,太近了,彼此的刺就会让对方流血,太远了,又无法取暖。
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彼此,给彼此温暖。
这就是“心理距离效应”,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一定的距离,婚姻也是如此。
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婚姻才能远离内耗,保持活力。
演员刘若英在婚姻中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相距1尺,不超过1尺,适当加糖,适当加水。
他们关系融洽,一个说,一个听,甚至可以同时去机场,忙忙碌碌。
就连情人节,刘若英也给上班的老公打电话,告诉他不用陪女朋友了,因为他已经答应要和女朋友一起过节了。
刘若英说道:
“你不能依靠别人来获得幸福,即使你已经结婚并有了伴侣,你也不能依靠别人来获得幸福,因为这会让你幸福。”
好的婚姻就是这样,一半以糖为主,一半的爱给对方,一半的爱只给自己,在亲密与疏远之间选择合适的位置,爱情的流动与独立的空间兼具。
因为你们太亲密,你们的爱太强烈,最终可能会抱有很高的期望,不断地寻找对方,也可能最终会背叛自己,给对方带来负担,或者给对方带来负担。 ……
如果距离太远,爱太淡薄,你就会挑剔对方,充满不信任,让对方失望,变得冷淡。
这种内耗最终会耗尽精力和意志力,并杀死这段关系。
真正聪明的人,早已让自己的婚姻进入了“节能”模式。当生活枯燥时,你为婚姻加糖;当爱情浓烈时,你为婚姻加水。
不期望太多,不要求太多,让事情保持在半糖状态,互相给予力量,互相温暖,互相尊重,独立的婚姻才会长久。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
然而,以不同的方式做事同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有些人就是想淡然处之,遇到困难才回头看。这座山仰望那座山。
有些人坚持到底,遇到问题就解决,一生只做一件事。
前者长年挖了无数小洞,后者则打深井获取甜水。
成功人士一直属于后一种类型,一旦确定了方向,他们就会放弃冲动,以极简的方式前进。他们可能看起来很愚蠢,但他们的专注让他们能够节省精力,把事情做得彻底。
思想家爱默生说过:“力量的秘诀在于专注。”
有一个年轻人,从13岁起就开始拿起画笔,绘画天赋极高。然而,一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想画什么,所以他画了肖像画、宗教画,甚至室内设计。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他的精力分散在不同的领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但直到他在巴黎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画老师,他才决定集中精力画花卉。
结果,他给自己带来了成功。
为著名哲学家卢梭的著作《植物学通信》绘制插图,并被法国王室任命为专职宫廷画家。
他还受到法国约瑟芬女王的邀请来到玫瑰园,这幅画持续了20年。
它也被称为“玫瑰圣经”,收录了169种不同种类玫瑰的杰作,受到全世界的喜爱。
他就是法国著名画家雷杜特。
坚持一条路到底,才是最“省力”的做事方式。
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所以你总是在前进。
真正有权势的人知道如何找到正确的事情,并在余生中坚持下去。因为只有集中精力才能“省力”,只有把水滴在石头上才能登上顶峰。
终其一生,真正的疲劳从来不是身体上的疲劳,而是精神上的疲劳。最好让自己进入“节能模式”,把精力用在正确的地方。
“节能”交朋友,好朋友并不多,一个真诚的朋友胜过全世界无数的朋友。
“节能”婚姻,保持适度距离,保持半糖节奏,享受独立的温暖。
如果你在生活中节省精力,去爬山,你就能过上小日子,不会感到不安或无聊。
如果失去一个生命,世界将会螺旋式上升。
希望我们余生能够远离内耗,进入一种既能得到所想,又不会失去什么的节能模式。
作者| 问心,笑,十点邀作者。
图片|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今日头条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