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中医关于体质的书籍,中医经典书目

大家好,中医关于体质的书籍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中医经典书目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医关于体质的书籍和中医经典书目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内经、难经类:

2、《黄帝内经》(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722~前221年?)

3、其十八卷,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4、《黄帝内经太素》(公元605~617年)·杨上善编注。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5、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上善的头系唐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

6、《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公元762年)唐·王冰次注,

7、王冰把<黄帝内经素问》传本整理校注,因旧本残缺,又补入<天元纪大论>等七篇,重新编次为二十四卷。王氏注有不少卓越的见解。现存本经宋·林亿等校订。

8、《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1188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

9、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五运六气、病机方面的原文及王冰注加以发挥而成。着重于治火证用寒凉法。

10、《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公元1586年)明·马莳(仲化、玄台)注。

11、各九卷。对《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的全文进行了注解。后附补遣一卷。

12、《类经》(公元1624年)明·张介宾(景岳)注。

13、三十九卷。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12类,390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14、《内经知要》(公元1642年)明·李中梓(士材、念)编。

15、二卷。摘录<黄帝内经素问》、<贝枢经》原文,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八类。注解简明。

16、《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公元1672年)清·张志聪(隐庵)注。

17、各九卷。注文中有一些较好的见解。

18、《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公元1689)清·汪昂(初庵)注。二卷。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采用唐·王冰、明·马莳、吴崑和清·张志聪的注解,删繁辨误。

19、《难经》(公元前5世纪?)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

20、共有81个问答。系果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难经本义》(公元1361年)元·滑寿(伯仁)著。

21、二卷。采集<难经》注解十一家。订正脱文误字,注解融会各家之说。

22、《难经集注》(公元1505年?)明·王九思等集注。

23、五卷。分十三篇,采用吕广、杨玄操、丁德用、虞庶、扬康侯五家之注而成。主要内容有诊脉、经络、脏腑、穴位、针法等。

24、伤寒、金匮类:

25、《伤寒杂病论》(公元219年)汉·张机(仲景)著。

26、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27、《伤寒论》(公元219年)汉·张机(仲景)著。

28、十卷。前书的伤寒部分,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随为<伤寒论以六经证治急性热病。

29、“伤寒总病论》(公元1100年)宋·庞安时(安常)著。六卷。附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对于<伤寒论》有所闸明,如暑病、天行温病、小儿伤寒、妊娠伤寒、斑疹等均有发挥。

30、《伤寒类证活人书》(公元1107年)宋·朱肱(翼中)著。十八卷。以101个问答,阐发<伤寒论》的内容,说明各方的意义,并采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126方作为补充。

31、《注解伤寒论》(公元1144年)金·成无己撰。

32、十卷。就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进行注释,依据<内经><难经等解释各条,也有自己的见解。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伤寒论》全注本。

33、《伤寒明理论》(公元1156年)金无著。

34、三卷。对于<伤寒论》的50个证作了分析比较。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20首的方义。

35、《伤寒论条辨》(公元1589年)明·方有执(中行)著。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把<伤寒论>重新编次,太阳篇的更动最大,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伤营卫为纲。《尚论篇》(公元1648年)明·喻昌(嘉言)著。八卷。在方氏<伤寒论条辨》的基础上加以发挥。

36、《伤寒来苏集》(公元1669年)清·柯琴(韵信)著。八卷,分<伤寒论注>四卷,<论翼》二卷、附翼》二卷。<论注>依据六经方证,重新编次;<论翼>是综合性论述;<附翼>是方论。柯氏主张六经为杂病立法。

37、《伤寒贯珠集》(公元1729年)清·尤怡(在泾)著。

38、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39、《伤寒论类方》(公元1759年)清·徐大椿(灵胎、洄溪)著。

40、一卷。把<伤寒论》的药方分为十二类,每类先定主方,再把同类诸方列人,方后列举用此方的条文,易于理解证情、方义。

41、《金匮要略方论》(公元219年)汉·张机(仲景)著。三卷。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编为<金匮要略方论》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25篇,计262方。

42、《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公元1720年)清·魏荔彤(念庭)著。

43、三卷。对于<金匮要略》的本文有所阐明,也能提纲挈领。《金匮心典》(公元1726年)清·尤怡(在泾)著。

44、三卷。解释<金要略>本文的意义,大体上说理明顺,有所发挥。

45、诊断、治疗类:

46、《脉经》(公元280年?)晋·王熙(叔和)著。

47、十卷。搜集后汉以前的医学著作,闸述脉象24种,并论述脏腑、经络、病证、治则、预后等。

48、《脉诀》(公元1189年)宋·崔嘉彦著。

49、一看。以《难经》所论的浮、沉、退、数四脉为纲,将诸脉象隶属其下。系四言歌诀,简明扼要.

50、《察病指南》(公元1241年)宋·施发(政卿)著。

51、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24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等21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52、*敖氏伤寒金镜录》(公元1341年)元·敖氏著。

53、一卷,叙述各种舌苔38种,附有舌答图,详论各种舌答所主的证候及治法,是第一部舌诊专书。敖氏原著后经元·杜清碧增补,现今所通行者,多属杜氏增补本。

54、《诊家枢要》(公元1359年)元·滑寿(伯仁)著。

55、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湿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56、《濒湖脉学》(公元1564年)明·李时珍(东壁、濒湖)著。

57、一卷。论述脉象27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判了高阳生的<脉诀》。

58、《伤寒舌鉴》(公元1668年)清·张登(诞先)著。

59、一卷。叙述伤寒察舌的方法,并附妊娠、伤寒舌苔,列举各种舌苔120图。

60、《四诊抉微》(公元1723年)清·林之翰(慎庵)著。八卷。系汇集前人关于四诊的学说。作者将自己的意见,编为<管窥附余》一卷。

61、《形色外诊简摩》(公元1894)清·周学海(激之)著。二卷。叙述观形察色等外诊方法。

62、《理瀹骈文》(公元1864年)清·吴师机(尚先、安业)著。一卷。叙述外治法,而以膏药外贴为主,阐明内治、外治原理的一致性。

63、《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隋·巢元方著。

64、五十卷。共分67门,1720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医林改错》(公元1830年)清·王清任(勋臣)著。

65、二卷。作者从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裁自订方剂,及附方论。

66、《神农本草经》(约著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67、三卷。原书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街等辑本若干种。本书收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68、《本草经集注》(公元536年?)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又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有名未用六类。

69、《新修本草》(公元659年)唐·李勋撰。

70、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844种,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是第一部国家药典。

71、《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08年)宋·唐慎微(审元)撰。

72、三十卷(一作三十一卷)。简称<证类木草》。收载药物1558种,阐述药物的主治、归经、制药法等,每药附有单方,共3000多方,并附有药图。后稍加修订,改名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称<大观本草>(1108年)。以后又经修订,改称<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1116年)及《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59年)等。现在通行的是公元1249年由张存惠整理刊行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载药1740多种。

73、《本草衍义》(公元1116年)宋·寇宗爽撰。

74、二十卷。载药物460种,阚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75、《汤液本草》(公元1298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等分析较为深入。

76、《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本书有朝、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成节译本。

77、《本草备要》(公元1694年)清·汪昂(初庵)著。

78、四卷。选择临床常用药460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闹发,论述扼要。《本草从新》(公元1757年)清·吴仪洛(遵程)著。

79、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80、《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清·赵学敏(恕轩)著。十卷。收载<本草纲目》未收之药物716种,其中包括一些外来药物。并对本草纲目的少数药物作了考订。

81、《雷公炮炙论》(公元588年)刘宋·雷著。

82、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83、《炮炙大法》(公元1622年)明·缪希雍(仲淳)著。

84、一卷。在整理<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又增加民间的一些制药经验。

85、《肘后备急方》(公元341?)晋·葛洪(稚川)著

86、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宏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87、《千金要方》(公元652年)唐·孙思邈著。

88、三十卷。搜集唐初以前的医药著作,主要内容有总论,临床各料,食治、平脉、针灸等内容。是汇集诸家的巨著。

89、《千金翼方》(公元682年)唐·孙思著。

90、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事,妇人、小儿、杂病、色脉、针灸等,伤搴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91、《外台秘要》(公元752年)唐·王焘著。

92、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1104门;载方6000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93、《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宋·王怀隐著。

94、一百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以前的方书和当时的民间验方,论述病证、病理、方剂、药物等,是理、法、方、药兼备的方书。

9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96、《普济本事方》(公元1132年r)宋·许叔微(知可)著。十卷。辑录方剂,游析病证医理,并把自己使用方剂的医案附人,所以称为本事方。

97、《济生方》(公元1253年)宋·严用和(子礼)著。

98、十卷。收载方剂400首,前有论述,次列处方,议论平正,处方切合实际。

99、《世医得效方》(公元1337年)元·危亦林(达斋)著。二十卷。作者把他家五世所积累的医方和自己的经验心得,编次成书,分为大小方脉、风科、眼科、口齿、咽喉、正骨、金镞、疮肿等科。针灸刚散见各科。

100、《普济方》(公元1406年)明·朱棣等撰。

101、共一百六十八卷。凡1960论,2175类,778法,61739方,239图。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医方集解》(公元1682年)清·汪昂(初庵)著。

102、二十一卷。本书把方剂分为21门,收正方常用方320余,附方更多,注释扼要。

103、《成方切用》(公元1761年)清·吴仪洛(遵程)著。二十六卷。分为24门,收方剂1300余首,注解详明。

104、《汤头歌诀》(公元1694年?)清·汪昂(切庵)著。

105、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106、《时方歌括》(公元1801年)清·陈念祖(修园)著。

107、二卷。选择常用方剂108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108、《串雅内外篇》(公元1759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剧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109、《验方新编》(公元1846年)清·鲍相璈(云)著。

110、十六卷。选录各种简单处方,分门编次,以便备急之用。方多浅近适用,通行颇广。

111、《温疫论》(公元1642年)明·吴有性(又可)著。

112、二卷。闹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人,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113、“温热论》(公元1746年?)清·叶桂(天士、香岩)著。一卷。论温热病的证治。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十二字为纲,以卫、气、营、血四者辨证,闹述对风温、湿热等病证的治疗,使治疗急性热病有了新的发展。

114、《温病条辨》(公元1798年)清·吴瑭(鞠通)著。

115、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阚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116、《温热经纬》(公元1852年)清·王士雄(孟英)著。

117、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醉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富。

118、《时病论》(公元1882年)清·雷丰(少逸)著。

119、八卷,闸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断,为有关温热病重要著作之一。

120、《内外伤辨惑论》(公元1231年)金·李杲(东垣、明之)著。

121、二卷。解外感、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脾胃论》(公元1249年)金·李果(东垣、明之)著。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122、《十药神书》(公元1348年)元·葛乾孙(可久)著。

123、一卷。主要介绍治肺痨的十个方剂。清·陈念祖在每个方剂后加按语,以说明方义。

124、《医宗必读》(公元1637年)明·李中梓(士材、念莪)著。

125、十卷。论医理、脉法、色诊、本草、各种病证及方案等,是简易的人门著作。

126、《证治汇补”(公元1687年)清·李用梓(修之、惺庵)著。八卷。辑录前人关于杂病证治,参附己见,汇订而成

127、《类证治裁》(公元1839年)清·林瑞琴(羲桐)著。

128、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杂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病因,析其不同证候和不同治法。

129、《医醇服义》(公元1863年)清·费伯雄(晋卿)著。四卷。论述脉法、外感、杂病。每述一证,次列自制方,后附成方。费氏自制方较为平正。

130、《血证论》(公元1885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131、《经效产宝》(公元847年)唐·昝殷著。

132、三卷。是现存最早的产科专书。论妊娠。临产,产后三个时期的疾病和治法处方。附续编一卷,为周颐传授济急方,李师圣、郭稽中产论井附方,产后十八论并附方。

133、《妇人大全良方》(公元1237年)宋·陈自明(良甫)著。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副、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260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其中胎教等有不少封建粕,应予批判。

134、《万氏女科》(公元1549年)明·万全(密斋)著。

135、三卷。论调经以理气补心牌为主,胎前以清热补牌为主,产后以大补气血兼行滞为主。

136、《济阴纲目》(公元1620年)明·武之望(叔卿)著。

137、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138、《傅青主女科》(公元1826年)清·傅山(青主)著。

139、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38症,41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40症,42方。

140、《女科经纶》(公元1689年)清·萧塘(赓六)著。

141、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142、《小儿药证直诀》(公元1114年)宋·钱乙(仲阳)著。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143、《幼幼新书》(公元1150年)宋·刘昉(方明)著。

144、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40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145、《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1158年)宋·撰入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100论,论后附方。

146、《幼科发挥》(公元1549年)明·万全(密斋)著。

147、二卷。论胎疾、脐风、变蒸及五脏诸病,五脏虚实补泻之法。据病立方,附以医案,为幼科名著。

148、《痘疹心法》(公元1549年)明·万全(密斋)著。十二卷。辨痘疹各证的虚实异同,论用药补泻的灵活变化。《幼幼集成》(公元1750年)清·陈复正(飞霞)著。

149、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牌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150、《刘涓子鬼遗方》(公元495~499年)南齐·龚庆宣著。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151、《外科精要》(公元1263年)宋·陈自明(良甫)著。

152、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而成书。

153、《外科精义》(公元1335年)元·齐德之著。

154、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155、《外科理例》(公元1531年)明·汪机(石山、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154门,附方165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156、《外科启玄》(公元1604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著。

157、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158、《外科正宗》(公元1617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著。

159、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颇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瘪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160、《外科大成》(公元1665年)清·祁坤(广生)著。

161、四卷。首论痛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息的排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162、《外科证治全生集》(公元1740年)清·王维德(洪绪)著。四卷。本书是作者将祖传医术结合个人四十余年临床经验整理而成。主要叙述痈疽疮疡的诊治,并介绍外科常用方剂的组成和适应症,常用药物的用法、炮炙和药性。作者强调外科诸病“以消为贵,以托为畏。”该书流传较广,后有马培之评和陶阶臣批,多一併印行。

163、《理伤续断秘方》(公元946年?)唐·蔺道人著。

164、不分卷。全书由“医治整理补接次第(手法)口诀"和“方论”组成,为现存最早的正骨专书。其特点是十分注意骨折、脱臼治疗中的麻醉牵引(拔伸)、复位(收入骨、捺正)、固定(夹缚)和活动等十三个步骤。内容简明。

165、《正体类要》(公元1529年)明·薛己(立斋、新甫)著。二卷。阐述伤科的病症治疗,凡方药、手法、用具等,都有详细的记述。

166、《伤科补要》(公元1808年)清·钱秀昌著。

167、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秘方。

168、《伤科汇纂》(公元1818年)清·胡延光著。

169、十二巷。汇集请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170、《银海精微》(公元682年)原题唐·孙思邀著。

171、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原机启微》(公元1370年)元·维德著。

172、二,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剂。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173、《审视瑶函》(公元1644年)明·付仁字(允科)著。

174、六卷,首一卷。先总论,次方论。论述108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括。

175、口齿、喉科类:

176、《口齿类要》(公元1528年)明·薛己(立斋、新甫)著。一卷。先论口齿、喉舌之证,分为六门,次论骨、诸虫、体气的治法,也分六门;末附方药。

177、《喉科指掌》(公元1757年)清·张宗良(留仙)著。

178、六卷。阐述喉证及患者的神气、脉理、声音,并辨患处的颜色,深一解释,附以成方。

179、《疫痧草》(公元1801年)清·陈耕道著。

180、一卷。专论喉痧治法。既不用辛温升散的伤寒治法,也不用甘润滋阴的内伤喉痛治法,对喉痧立蔬达、清散、清化、下夺、救液诸法,作为施治准则。

181、《重楼玉钥》(公元1838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治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白喉条辨》(公元1897年)清·陈葆善著。

182、一卷。包括辨白喉的病源、辨经络、辨脉证、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

183、《针灸甲乙经》(公元282年)晋·皇甫谧(士安)撰。十二卷。论述生理、病理、诊断、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

184、《针灸资生经》(公元1220年)宋·王执中(叔权)著。

185、七卷。有俞穴部位与主治,针灸法及对各种病症的取穴施治等,是在广泛引用前代针灸书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写成的。《针灸聚英》(公元1529年)明·高武(梅孤)著。

186、四卷。有针灸理论,经络俞穴,针灸方法和初学人门的一些歌赋,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书。

187、《针灸大成》(公元1601年)明·杨继洲(济时)著。

188、十卷。有针灸理论、治疗和经络俞穴等,对于明代以前的针灸学的主要成就作了初步总结。最后一卷为<陈氏小儿按摩经>。

189、《铜人俞穴针灸图经》(公元1026年)宋·王惟一著。三卷。上卷为十四经脉循行、主病及经穴,中、下卷分别按照头,颈、躯干、四肢的顺序详论经穴。是经脉学的专书。此后又有五卷本的<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容大致相同。

190、《十四经发挥》(公元1341年)元·滑寿(伯仁)著。

191、三卷。上卷为经脉流注,中卷为十四经的循行和俞穴,下卷为奇经八脉,是一部专论经脉的书。

192、综合性医书类:

193、《三因极-病证方论》(公元1174年)宋·陈言(无择)著。十八卷。依据<金要略>的病因分类,进一步明确病因的三因说(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分病证为180门,有论有方。

194、《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公元1186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著。

195、七卷。成简称<宣明论方》。包括伤寒、杂病、妇女、小儿、痔痿、眼目诸证。多用凉剂,不可拘泥。

196、《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公元1186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著。

197、三卷。分为32门,首为原道、原脉、抵生、阴阳诸论;次为论证、处方用药。

198、《儒门事亲》(公元1228年7)金·张从正(子和、戴人)著。十五卷。主张治疗用汗吐下三法,用药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

199、《卫生宝鉴》(公元1343年)元·罗天益(谦甫)著。

200、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201、《丹溪心法》(公元1347年)元·朱震亭(彦修、丹溪)著。

202、五卷。分100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动科等,前有十二经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203、《金匮钩玄》(公元1358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著。

204、三卷。为治疗杂病之书。末附“火宁君相,五志有论”等医论六篇,为戴原礼所加。

205、《医学正传》(公元1515年)明·虞抟(天民)著。

206、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道、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207、《明医杂著》(公元1549年)明·王纶(节斋)著。

208、六卷。内容为医论、诸证、小儿证治等,此书也受朱震亭学说的影响。

209、《寿世保元》(公元1615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著。

210、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医门法律》(公元1658年)清·喻昌(嘉言)著。

211、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212、《张氏医通》(公元1695年)清·张(路玉、石顽)著。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据《薛已医案》、张介宾<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213、《医学心悟》(公元1732年)清·程国彭(钟龄)著。

214、五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细、八法,固证立方,条分楼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宋附<外科十法》。

215、医论、医话类:

216、《格致余论》(公元1347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著。

217、一卷。主张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闹明补阴疗法。《医贯》(公元1687年)明·赵献可(养葵)著。

218、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作<医贯贬>予以批评。

219、《医学源流论》(公元1764年)清·徐大椿(灵胎、洄溪)著。

220、二卷。分为“经络胜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冷庐医话》(公元1897年)清·陆以(定)著。

221、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222、《寓意草》(公元1643年)清·喻昌(嘉言)著。

223、一卷。首有论二篇(<先议病,后用药》、《与病人定议病证》),次为医案62则,闹明审证用药的道理。

224、《临证指南医案》(公元1746年)清·叶桂(天士、香岩)著。

225、十卷。是叶氏的学生华屾云等取其生平医案,分门编排,每门后有论一篇,阐明医案中的意义。叶氏吸收历代医家的长处,对温病、杂病、儿科等都有创见。

226、《名医类案》(公元1549年)明·江瓘(民莹)编。

227、十二卷。分205门,收录明以前历代医家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有的医案附有按语。

228、《续名医类案》(公元1770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分345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229、《古今医案按》(公元1778年)清·俞震(东扶)著。十卷。选择历代医案加以按语,发挥医案的义理较为深入。

230、丛书、全书类:

231、《证治准绳》(公元1602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著。

232、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等六部分。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233、《医宗金鉴》(公元1742年)清·吴谦(六吉)等编。

234、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比较简明易学。

235、《圣济总录》(公元1117年)宋·太医院编。

236、二百卷。分6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237、《医学纲目》(公元1565年)明·楼英(全善)著。

238、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239、《医学入门》(公元1624年)明·李梃著。

240、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法、习医规格等。

241、《景岳全书》(公元1624年)明·张介宾(景岳)著。

242、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主,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24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公元1722年?)清·陈梦雷等编。

244、五百二十卷。约950万字,为我国较大的一部医学类书。包括医经注释、诊断、各科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事和名医传等。

245、(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关于本次中医关于体质的书籍和中医经典书目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