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半夏功效与作用图片 半夏用量不同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半夏功效与作用图片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半夏功效与作用图片的知识,包括半夏用量不同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半夏的用量对临床有重要影响,它关系到正确的配伍和治疗意图的实施。借本文,我们学习一下半夏不同用量的临床功用。

2、半夏的用量对临床有重要影响,它关系到正确的配伍和治疗意图的实施。但古文献中虽有一些示例,而深入研究,着重论述者不多,以致很少为人所注意。

3、况古今衡器几番易制,南北气候、习惯有别,所以究竟如何掌握,实难断言。笔者根据古人的用药比例,结合个人的诊疗实践,将清半夏的用量分为三类,用于临床,效果尚称满意,兹简介如下。

4、对于脾不化湿,酿痰停饮,胃逆呕恶诸证,一般可用9~15克

5、如二陈汤、旋复代赭汤、小陷胸汤等方。小半夏汤、半夏厚朴汤等一般也可用15克,但其用量应与生姜互参,基本持平,不能明显高于生姜用量。因和胃化饮止呕是姜夏相互为用,并非生姜佐半夏。旋复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姜夏比例也应如此掌握。

6、对于心下痞结较甚、呕吐较顽固、逆气冲咽或不寐证,则应投以大量30~60克,甚至达120克(久煎)

7、吴塘就有“一两降逆,二两安眠”的论述。治疗上述重症,不用大量不易显效。笔者有很多病例都是先用常量不效或不理想,原方加大清夏用量而获显效的。所以只要认证准确,亦可径用大量,不会有副作用,而且能缩短疗程。

8、笔者曾以温胆加秫米汤治疗家母三昼夜目不瞑、不思食、无所苦证;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左母心下痞满,气闷为之俯仰证;以生姜泻心汤治疗王某家属痞满、肠鸣、泄利证(查为菌痢),都是径投清半夏60克,其它药为一般量,一剂即获显效。

9、当然,如果把握不大可先少用,不效再加量,也是可行的。而且较为稳妥。

10、对于阴虚气逆、脾虚生湿、胃气呆滞诸证,应以半夏为佐、为使,宜投小量,6~9克。

11、如麦门冬汤、六君子汤等。尤其是肺胃阴虚者,其用量当宁小勿大。至于麦门冬汤原方,是以火逆上气为主症,故半夏用量较参、草、粳米为多,但麦冬剂量远远高于半夏(以容量计为七比一)。这种病因、主症、药量的匹配关系,确是值得注意的。然而,当今多用上方治疗热病后或杂病中的肺胃津伤证而上气不著者,所以半夏剂量亦当大幅度削减。

12、笔者所言用量,仅是个人的肤浅体会,而且受所处地域之限。在此仅供参考。临床还当因人、因地、因时具体掌握。

13、⊙版权声明:文章选自《中医杂志》,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4、⊙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