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幼儿急疹被误诊为流感(没有那么可怕)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幼儿急疹被误诊为流感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没有那么可怕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在问药师平台上经常会接到这样的咨询:宝宝幼儿急疹发高烧,医生诊断成流感等疾病,开了不必要的药物服用。其实幼儿急疹典型的特征是突然高烧3-5天,然后热退疹出,最后疹子消退恢复正常。很多时候,医生不见疹子没法确诊。那么,怎样判断和科学治疗幼儿急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幼儿急疹的知识。

幼儿急疹是2岁以下儿童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可导致持续3-5日的发热,随后出现皮疹。幼儿急疹可让患儿父母感到恐慌,因为它可导致高热。但通常来说,本病并不严重,即使不使用治疗药物也会自行好转。

幼儿急疹的发病原因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毒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

此外,幼儿急疹也可能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B型和埃可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等引起。

很少需要实验室检查。但实验室检查可用于一些发热症状不典型的患儿,或者作为发热病因评估的帮手。幼儿急疹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包括中性粒细胞相对减少和轻度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在发热阶段早期可能升高,但到病程第3-6日达到最低点,然后在接下来7-10日逐渐恢复正常。

发热:体温可高达40℃或以上,持续3日左右,整个发热过程5天左右。

皮疹:随发热消退而出现。俗称“热退疹出”。

?首先出现于颈部、胸部和腹部,然后扩散至面部、手臂和腿部

?皮疹表现为压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皮肤表面)。呈桃红色

?在大多数患儿中持续1-2日,但可能在2-4小时内反复发作

大部分患儿存在发热和皮疹,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腹泻、轻微咳嗽、流鼻涕、卤门膨出、疲倦、烦躁、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出现较晚)等。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能包括痫性发作、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发生率很低,家长通常不需要担心。

川崎病:又称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常常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疾病,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烧、皮疹、口唇红、手掌及足底脱皮、淋巴结肿大等。川崎病是在发烧的同时就会出现皮疹,这一点是和幼儿急疹不同的。所以孩子在发烧的同时如果出现了皮疹,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等,都是高热出疹型疾病,症状与幼儿急疹也有些类似。

因为幼儿急疹大多是事后诊断,所以判断幼儿急疹,观察很重要,孩子只有发烧症状,可先对症处理及观察,孩子退热后精神食欲状态好,不用太担心,很可能是患了幼儿急疹。

但如果孩子精神食欲状态不好,连烧三天仍没有好转,应去医院,由医生评估孩子的病情,便于诊断和处理。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非细菌感染,所以使用抗生素无效。

目前也没有针对幼儿急疹的特效抗病毒药物

所以,如果用了头孢和奥司他韦,应立即停药。

本病通常会自行消退。

当您的孩子出现发热时,您可采取以下措施:

您的孩子如果有以下情况,您应该带孩子立即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其他疾病:

幼儿急疹由多种病毒引起。很可能是通过密切接触者的分泌物中的病毒而传播,这很难预防,因为家长亲吻孩子会导致传染,所以不要和孩子嘴对嘴亲吻,一些简单的卫生措施(如,洗手)可能有助于防止病毒传播。

建议2~3小时给孩子测一次体温,确保体温没有过高(大于40℃)。根据孩子状态使用药物退烧,如美林、泰诺林等;不要捂汗!宝宝皮肤散热功能差,捂汗反而容易导致高热、脱水、甚至惊厥;

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可以给孩子洗澡、开空调,洗澡后及时擦干。如果孩子还在喝母乳,可以多吸母乳,补充水分。不舒服就多安抚下,等待孩子恢复。

幼儿急疹主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所致,患病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但少部分也会由其它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病毒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所以有可能会得两次或多次幼儿急疹。

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问药师“是由知名药师冀连梅老师联合海内外精英药师组建的药师团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询证实用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

如果您有具体的用药问题,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问药师”上向专业药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原创内容,版权所有,严禁抄袭!

(由“问药师”团队许书慧药师供稿)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