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熬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黄的功效与应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地黄在《本经》中又叫地髓,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怀庆产者为道地药材。入药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之分,炮制不同功效不同。
一、地黄的功效:
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功效各有不同。医者应用,不可不知。
干地黄最为常用,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张景岳认为中药“四维”中应有地黄,而没有石膏,言:“参地如良相,附黄如良将”,可谓比喻贴切。
名家名著摘要: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之颇详:
1.鲜地黄性寒,微苦微甘,最善清热、凉血、化瘀血、生新血,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二便因热下血。
2.干地黄即药房中常用之生地,经日晒干,性凉而不寒,生血脉,益精髓,聪明耳目,治骨蒸劳热,肾虚生热。
3.熟地黄用鲜地黄和酒,屡次蒸晒而成。其性微温,甘而不苦,为滋阴补肾主药。治阴虚发热,阴虚不纳气作喘劳咳嗽,肾虚不能漉水,小便短少,积成水肿,以及各脏腑阴分虚损者,熟地黄皆能补之。
《本草备要》中亦把地黄分而论之:
1.生地黄(当为鲜地黄)大泻火,甘、苦,大寒,入心肾。泻丙火(小肠火,如导赤散用法)。清燥金,消瘀通经,平诸血逆。治吐衄崩中,伤寒阳强,痘症大热。
2.干地黄补阴、凉血,甘、苦而寒,沉阴而降。入手足少阴、心肾。厥阴心包、肝及手太阳经。滋阴退阳,凉血生血。治血虚发热,劳伤咳嗽,痿痹惊悸,吐衄尿血,血运崩中,足下热痛,折跌绝筋,填骨髓,长肌肉,利大小便,调经安胎。
3.熟地黄平补肝肾、养血滋阴,甘而微温。入手足少阴、厥阴经。滋肾水,补真阴,填骨髓,生精血,聪耳明目,黑发乌髭。治劳伤风痹,胎产百病,为补血之上剂。
李东垣言:“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酒力蒸九数,故能补肾中元气。蒸煮不可犯铁(忌铁器加工,包括煎煮不能用铁锅),若犯铁令人骨消。”
《本经》论干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做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别录》论干地黄:“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
《本草证》论熟地黄:“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
二、地黄的配伍应用: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证。常用干地黄或鲜地黄,有清热凉血和养阴的作用。如配伍玄参、犀角(今多用水牛角或李可犀四味代替)等,以增强清营养阴功效,即清营汤。如配伍知母、青蒿、鳖甲等,常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而致发热、夜热早凉,以及阴虚内热所致的潮热证,即青蒿鳖甲汤。
2.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证。生地黄既能凉血,又能止血。常配伍侧柏叶、生荷叶、艾叶等,即四生丸。而对于血热毒盛,发疹发斑而斑疹紫黑之证,常配伍犀角(代替药如前述,不再复述)、丹皮、赤芍等以凉血消斑,即犀角地黄汤。
3.用于热病伤阴,舌红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证烦渴多饮等证。常用生地黄,本品能养阴生津。常配伍麦冬、沙参、玉竹等以养胃阴、生津液,即益胃汤。治消渴证多配伍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等,即玉泉散。配伍生黄芪、生山药、净萸肉等,即张锡纯治消渴名方滋膵饮。
4.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致肠燥便秘。常用生地黄配伍麦冬、玄参等,即增液汤。如有燥结热实,还可再加大黄、芒硝,即增液承气汤。
5.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常用熟地黄,本品为补血要药,常用于血虚诸证及妇女月经不调、崩漏等证。如配伍当归、川芎、芍药等,即补血调经之圣方四物汤。如四物汤中所用之地黄为生地,芍药为赤芍,则此四物汤补血之中则又兼有活血清热之效;如四物汤中所用之地黄为熟地,芍药为炒白芍,则此四物汤则重在补血。方之功效,全在医者灵活应用,不可拘泥。后世以四物汤为底方,加减化裁出的方剂可谓数不胜数。如配伍桃仁、红花,即为活血化瘀的桃红四物汤;如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合方配伍加减,即为以治疗诸多血瘀、疑难杂症见长的名方血府逐瘀汤;如与四君子汤合方,即气血双补名方八珍汤;如八珍汤再加黄芪、肉桂,即十全大补汤。
6.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常用熟地黄,本品又为滋阴的主药。如配伍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等,即为滋补肾阴之名方六味地黄丸。而六味地黄丸再加炮附子、肉桂,即为温补肾阳、利水消肿之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如肾气丸中,再配伍牛膝、车前子,则是善于利水消肿的济生肾气丸;而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一味,则是偏于补肾纳气的都气丸。
7.地黄之应用,黄元御论之颇深,言:“地黄者,准阴之兵,多多益善,而究非主将也(少有当君药应用)。仲景于地黄,无作君之方,无特加之法。肾气丸用之治消渴淋癃,君附子以温肾气,地黄滋风木之枯燥也。薯蓣丸用之治虚劳风气,君薯蓣以敛肾精,地、胶、归、芍清风木之疏泄也。伤寒炙甘草汤用之治经脉结代,君甘草以补中气,地、胶、麻仁滋经脉之燥涩也。大黄土虫丸用之治劳伤干血,君大黄、土虫以破积,地黄、芍药润经脉之枯燥也。黄土汤用之治便后下血,君黄土以收血脱,地黄、阿胶清风木之疏泄也。胶艾汤用之治胎阻下血,君胶、艾以回血漏,地黄、归、芍清风木之疏泄也。”黄氏对地黄之论述,可谓技压群芳,更对临症不分阴阳虚实,而乱用地黄成愤世者,训斥有节,学医者不可不引以为戒。
三、地黄的用法用量:
一般鲜地黄取汁入药,往往剂量颇大,几十克亦为常用,取其清热养阴生津之力,同气相求。干地黄与熟地常用量,皆十余克至几十克不等,临症应用,重在辩证。张锡纯用地黄,往往组方精简或单独重用,一次应用数两也是常事,药少力专往往能获奇效。
熟地黄又有九地之称,乃是在炮制过程中有所谓九蒸九晒之说,中药炮制之繁琐艰难,可见一二,而今又能有多少熟地质量达“九地”标准,不得而知。
九地加工方法,《本草备要》中记载:以好酒拌砂仁末,浸蒸晒九次用。(因)地黄性寒,得酒与火与日则温。性泥(粘腻),得砂仁则利气,且能入丹田。
如上所述,九地之成本,可想而知,当今又有多少中药饮片厂家肯如法炮制,推想甚难矣。故黄元御言:“熟地之制,庸工妄作,不足用也。”医者之无奈,甚是感叹。
此外,常有医家于处方中写有“二地”,乃是即用生地也用熟地之意。
四、地黄的应用注意:
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黄元御言:“水旺土湿者,切不可服。”
熟地性质粘腻,较生地更甚,有碍脾胃运化,故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皆应忌服。
正因如此,切不可把地黄当做一般补虚之品而乱用,以防本末倒置之弊。
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地黄多用则滋腻粘滞,有碍脾胃运化,故对脾胃虚弱之诸病,皆有不宜。因此组方中,常与健脾胃诸药如陈皮、砂仁、神曲等配伍应用,求其“补而不滞”,乃是智慧。
熬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地黄的功效与应用、熬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