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中脘的准确位置图作用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上纪、胃脘、大仓、太仓、胃管、中管、胃募。
2、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3、胸剑联合到肚脐是8寸,取两点连线的中的就是此穴。
4、因该穴位于胃体的中部,且相对于上脘、下脘的位置而言,在中部,故名中脘。
5、古代,太仓指王朝的总粮仓。古代就设有太仓署,在那上班的有太仓令、丞、监事、典事等。
6、从口进入身体的食物,都先储存在了胃里,所以,古代称胃为太仓。《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故中脘,又叫太仓、大仓。
7、中脘: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刺入一寸二分,灸七壮。
8、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冒,死不知人,中脘主之。
9、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中脘主之。
10、中脘一名太仓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上纪者,中脘也。胃之募也。《难经》曰:腑会中脘。疏曰:腑病治此。《铜人》针八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灸二七壮,止二百壮。《明堂》日灸二七壮,止四百壮。《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翻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痿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食饮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东垣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又曰: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引导之。
11、中脘主伤暑,及内伤脾胃,心脾痛,疟疾,痰晕,痞满,翻胃,能引胃中生气上行。
12、中脘是个大穴。它周围的穴位:建里、上脘、梁门,都是来辅助它的。
13、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可以治疗和胃有关的病:胃痛、反酸、胃胀、呕吐等。
14、六腑疾患都可以选用此穴:腹胀、肠鸣、泄泻、痢疾等。
15、◆任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
16、可治疗这几条经脉所主的疾病:子宫脱垂、失眠、荨麻疹等。
17、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
18、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壁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
19、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
20、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刺激促进胃运动,强刺激则抑制胃运动。前者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
21、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对血液成分也有影响,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比例上升,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有治疗作用。
22、艾灸中脘穴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
23、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