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乾隆大阅图的一些知识点,和郎世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清乾隆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清乾隆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局部)
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绢本,设色,纵332.5cm,横23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款印,据作品画风,无疑系郎世宁真笔。
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弘历亲临南苑检阅八旗军的队列及各种兵器、火器的操练活动,乾隆每3年大阅一次,以壮军威,鼓士气。
本幅系弘历29岁时的戎装像,精神焕发,亦系郎世宁的盛年佳作。但此时画家对传统中国绘画尚处在学习阶段,图中的表现技法基本上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而取得了西方细笔油画的艺术效果。作者减弱了对景物、人马的素描手法,以平光处理明暗,线条在起到轮廓线的作用后几乎被色彩隐去,天空中云彩的画法全出自西法,近景的草叶近乎西方的静物写生,只有远山的结构保留了清宫写实山水的一些程序。
清乾隆乾隆大阅甲胄
清乾隆乾隆大阅甲胄,上衣长76cm,下摆宽74cm,袖长87.5cm;下裳长70cm,下摆宽57cm。胄通高31.5cm,直径21cm。清宫旧藏。
甲分上衣、下裳、护肩、护腋、袖、裆等。此甲为明黄缎绣五彩朵云、金龙纹,下为海水江崖图案,月白绸里。甲面有规则的金帽钉。衣正中悬钢质护心镜,镜四周饰鋄金云龙纹。两袖用金丝条编织,袖口月白缎绣金龙。裳分左右,腰以布相连,裳面以金叶片、金帽钉、彩绣龙戏珠纹相间排列。
胄,牛皮胎髹黑漆,顶镂空金龙宝盖嵌珍珠,前后梁鋄金云龙纹并饰以珍珠,梁中饰金刚石螣蛇。胄体有镀金梵文三重计44字,间金璎络纹。据《清内务府档案》载,胄镌梵文意为“心咒诅念观世音菩萨”。胄上植缨,缨顶端金累丝升龙托大东珠,缨管饰金蟠龙纹,四周垂大红片金、黑貂缨24条。
御用甲胄装饰华贵,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主要用于大阅。这套乾隆大阅甲胄,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但保存完整,色彩明艳。
《乾隆大阅图》是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为乾隆皇帝精心绘制的宏幅巨作,艺术技艺高超,反映了乾隆年间的国力昌盛和中西文化的高度融合。共有《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第四卷《行阵》在2011年3月26日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的拍卖会中被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买家以创纪录高价2205万欧元(约合2亿4200万港元)拍走。完整的《乾隆大阅图》共有《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描绘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全图画法细腻,色泽华丽,基本上以色塑形,不显线条痕迹,具有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格。其中第二卷《列阵》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阅阵》为私人收藏,第一卷《幸营》至今下落不明。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大阅图》是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为乾隆皇帝精心绘制的宏幅巨作,艺术技艺高超,反映了乾隆年间的国力昌盛和中西文化的高度融合。但因为它尺幅巨大,为绢绫绘制,一直以来难以长期在故宫博物院展示,限制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清朝宫廷绘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宫廷画家描绘同时代人物和事件的纪实性绘画作品,而《大阅图》卷就属于此类绘画中的精品。
《乾隆大阅图》是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晚期作品。清朝宫廷绘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宫廷画家描绘同时代人物和事件的纪实性绘画作品。《乾隆大阅图》属此类精品,在照相机发明之前,是真实记录人事的最佳手段。
《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是一卷达长24米、宽69厘米的巨幅绢绫手卷,图中所绘人物多达9000个,虽不及半截指长,却面貌分明、神情宛然,所绘衣饰仪仗、车马枪炮、旗鼓等描绘也十分精细,一丝不苟。
2011年3月26日,《行阵》在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被拍卖,起拍价为400万欧元,共有8位买家参与竞拍。当叫价高达1400万欧元时,仍有3位买家竞逐。这幅画卷最终以1780万欧元落锤,加上佣金和税费,买家将共计支付约2205万欧元,刷新了亚洲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价格纪录。
据悉,《行阵》在乾隆时期悬挂在紫禁城重华宫内,是四幅画卷中唯一一幅落有宫廷画家款印的图轴。这幅中国清朝皇室珍品大约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从紫禁城被掠夺到欧洲,此前被巴黎一个家族持有。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移居香港的商人赵心日前以超过2亿港元的价格拍得清朝宫廷画精品《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
赵心原籍山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移居香港,主要从事煤炭及电力等生意。在26日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举办的拍卖会上,《行阵》以2,205万欧元(约合2亿4200万港元)的高价被拍走,刷新了亚洲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价格纪录,也是全球明清书画的成交新纪录。
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19岁时加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中国。
康熙五十四年(1715)七月,郎世宁抵达中国,十一月获康熙帝召见。当时康熙帝已经61岁,但仍酷爱艺术与科学,他虽不赞成郎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作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帝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时的。”旋即派郎世宁为宫廷画师,不给他传教的机会。
因为康熙帝不喜欢油画,因为年代久了就会变得黑乎乎的,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与其他欧籍画师学习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艰难技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加第二笔,也不容修改润饰。笔触偶有踌躇,或下笔太重,那幅画就毁了。当时,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平行线条就是不折不扣地平行下去。在郎世宁看来,中国绘画的远近配合观念彻底错误。他向康熙建议设立一所绘画学校,不获采纳。后来他出版了一本《视学》。
郎世宁与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合称西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现存郎世宁的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明款的,画上题有“臣”字,都是为皇帝画的,大概有六七十幅;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虽然没有他的题款,但西洋风格很浓,也能达到郎世宁绘画水平。两者加起来可以过百。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等。
目前,郎世宁的作品现主要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镇江市博物馆、沈阳故宫、天津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两幅。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德国柏林的东亚美术馆也藏有个别作品。
好了,关于乾隆大阅图和郎世宁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