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利丰集团?你好马士基供应链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利丰集团这个问题,你好马士基供应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月23日,运联智库得知,利丰物流(LFLogistics)品牌名称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马士基供应链”。

运联智库查阅工商资料发现,8月3日,利丰物流的运营主体已更名为“马士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这代表着“利丰”真正成为历史。

(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至此,作为香港物流骄傲的百年利丰悄然谢幕,终究结束了属于它的时代。

感叹惋惜之余,梳理LFLogistics的过去,我们会发现,其出售给马士基其实是一个利丰集团、马士基和普洛斯“三赢”的局面。

利丰继续得到资金投入以加强数字化业务的持续转型和升级;马士基补充了其在亚洲合同物流领域的短板;普洛斯则在利丰集团新的股比结构中占据了67.67%的股权,于2020年投资之后的短短几月内,收获了数倍的回报。

实际上,利丰物流共经历了三次“卖身”。

1)2019年:首次卖身主权淡马锡投资公司

2019年8月,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Temasek淡马锡以14亿美元现金,收购了LFLogistics21.7%的股份。

虽然此举让利丰物流的估值大幅提升,但却并未缓解其从2017年开始,在主要客户聚集的北美市场持续收缩的趋势。

利丰2018年财报开篇就指出,其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自2017年开始,买家去库存化趋势加剧,公司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受到持续影响。

利丰物流2019年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3.5%。但2020年,利丰集团营收为114.13亿美元,同比下降10.1%;总毛利为12.19亿美元,同比下降9.1%;核心营业利润2.28亿美元,同比下降22.9%。

2020年3月,普洛斯和冯氏家族宣布向利丰有限公司(LFLogistics母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普洛斯在利丰集团新的股比中占据了67.67%的股权,总价值约72.23亿港元。

普洛斯收购利丰的时间节点,正值利丰零售业颓废之际。2019年,利丰的核心营业利润下降了22.9%,营业额减少10.1%。

不过,得益于利丰物流业务的利润率贡献,利丰集团的总利润率还是获得了0.1%的提升,达到10.7%。

彼时接受了普洛斯橄榄枝的利丰,显然是看重了普洛斯坐拥的成熟而庞大的物流资产,也进一步彰显了利丰在物流业务上的野心。

3)2022年:马士基收购LFLogistics

2021年12月22日,当时的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宣布,将收购LFLogistics。

2022年8月31日,利丰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宣布,已完成向致马士基出售旗下LFLogistics各实体的物流业务。

此次交易价值约36亿美元(约合248亿元)。2023年8月,马士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利丰物流品牌正式“消失”。

回过头来看,为何利丰的物流业务如此“抢手”?利丰又为何舍得将其物流业务卖给马士基?马士基这样一家船公司又想要通过利丰物流得到什么?

利丰集团作为世界级服装供应链巨头,不从事生产,但却控制着全世界超1万家原料供应商以及代工厂。经过百年沉淀,利丰奠定了其以服装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帝国的地位。

利丰物流被马士基收购之前的2020年,已经具有了相当强劲的实力:

■年货运量上,利丰物流的年货运量超过100万个标准箱,占2020年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规模的0.6%;

■配送网络上,利丰物流的网络覆盖全球主要港口和城市,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逾230个办事处,拥有223个仓库和配送中心,总面积达到270万平方米。

■运输能力上,利丰物流拥有超过2000个运输车辆,包括集装箱卡车、散装货车和多式联运设备,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运输解决方案。

■员工数量上,利丰物流在全球拥有超过3500名员工,其中包括专业的物流团队和客户服务团队。

■客户数量上,利丰物流拥有超过2500家客户,包括许多全球知名品牌和电商平台,例如迪士尼、可口可乐、亚邦、锐步等。

■业务增长水平上,利丰物流的年增长率超过10%,是业内增长最快的物流公司之一。

但其实,利丰的物流业务并非一路高歌。其壮士断腕的选择,也只是为了持续推进战略转型,逃离困境。

市场全球化的浪潮中,以全球采购和委托加工业发家的利丰,为了抵御下滑的市场份额,逐渐转型成为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然而,随着电商的崛起和供应链服务领域的竞争加剧,利丰再次面临业绩下滑的困境。

2017年前后,利丰集团开始寻求数字化战略转型,以应对市场的变化。然而,由于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数字化战略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利丰不得不采取变卖获取现金流的措施来应对危机。

而此时,利丰集团的物流板块却逆势增长。与其他业务相比,物流收入同比增长了3.8%,利润更是增长了6.4%。因此,利丰通过增发股份将物流业务21.7%的股份转让给了淡马锡,获得了3亿美元的投入,为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

短短8个月后,普洛斯联合利丰的创始人冯氏家族提交了私有化要约,总计72.23亿港元,普洛斯持股比例达到66.2%。普洛斯正是看中了利丰在亚洲各地的物流仓库资产,并期望在租赁端达成进一步合作。

对于利丰而言,其明显的诉求是推动数字化业务的发展。

利丰可以借助普洛斯更庞大的仓库资源,来实践其数字化转型;同时,普洛斯提供的客户业态更为多元化,拓宽了利丰产品的受众范围。

双方协议合作的同年11月,利丰就在上海嘉定的一个物流中心进行了数字化仓库试点。之后,利丰还在其他多个仓库项目上运作了云网络的月台管理系统,使其转型的数字化产品实现了第一次落地实践。

(来源:《LFLogistics和普洛斯携手创新利丰全国运输枢纽中心推行智慧月台解决方案》新闻稿)

利丰物流的负责人也曾公开表示,期待在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与普洛斯继续深化合作。联合普洛斯不仅为利丰提供了持续数字化革新的资金,也为其快速推广产品奠定了基础。

自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航运业务就遭受了严重打击。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船老大”马士基不断遭遇亏损,不断进行改革和转变,以求扭转局面。

但2020年突发的疫情,给处于低谷的航运业带来了一波逆势转折。

2021年第三季度,马士基集团实现了总体营收166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68%。其中,最大的航运业务收入达到了131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同比暴增5倍。

2021-2022年间,马士基的盈利能力和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并一直对外强调其不仅是一家船运公司,更能为用户提供“端到端供应链服务”。

但其实,马士基全球7万多客户中,只有不到25%的客户真正使用他们的“端到端”服务体系。剩下的,依然只是将它视作一家单纯的承运商而已。

究其根源,就是马士基作为一家以航运为基础的企业,其对于合同物流以及仓储业务的打造过于薄弱了。

为了早日达成此目标,马士基一直利用收购扩大其海运及内陆物流业务,希望在亚洲和美国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从港口到仓库或企业,甚至到所有终端用户的最后一公里运输业务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收购利丰物流之后,马士基至少在仓配和供应链业务能力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截至2022年9月,马士基的资产体系中,净增加223个仓库。至此,马士基的全球仓储设施数已达549个,总占地面积达950万平方米。

掌握了利丰物流网络的全部控制权,让马士基为实现提供优质仓配履约服务的目标又前进一大步。

2020—2022年间,集装箱航运市场受疫情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转受阻,空箱回不来,重箱出不去,一度出现了一箱难求的现象,也进一步引发了集装箱造箱热潮。

其底层原因,正是运力和供应链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

2021年7月,马士基海运与物流业务首席执行官VincentClerc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作为百年船运巨头公司,马士基唯有做供应链全链路的服务,将自身的业务做到“运输+供应链”一体化,再将从业区域从海上延伸至陆地,才能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远大蓝图。

LFLogistics在亚太地区业务覆盖范围广,且拥有行业领先的供应链履约能力,并且专注于零售、批发和电子商务领域的B2B和B2C配送解决方案,拥有深厚的客户关系和坚实的市场口碑。

虽然,LFLogistics这个品牌迎来了大结局,但我们会更期待它以全新的身份,再次华丽登场。

OK,关于利丰集团和你好马士基供应链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