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内容,以及十六年前的回忆评课稿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听过杨老师执教的《十六年前的会议》,真的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杨老师虽然年龄小,教龄短,但课堂上的那份成熟的确值得大家学习。
杨老师由齐读课题并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直奔课题,让高效课堂从上课伊始就得以展现。在完成“双基”任务后,以追寻“李大钊是什么样的人”为主线,展开和组织教学活动。用“读一读”、“悟一悟”、说一说“的形式,把学生的读、想、说有机结合,动态地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情感的体悟。并通过围绕“李大钊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立体骨架,再次深入文本速读、初想、略说,将这幅骨架,渐渐变得丰满,变得圆润,变得生动。
杨老师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较好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在深入理解本课的思想内容中,受到情感熏陶,并能较好地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从引导学生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采用学导结合的方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为重点,较好而又全面地发展了学生智力。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富有创新。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抓住了“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句支撑李大钊壮举,凸显李大钊人品,激发学生佩服之情的文章情感的泉源。应该说,这一点抓得准,抓得妙。
我个人认为,杨老师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在学生读完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的时候,多给学生点时间去感悟、去体会;二是老师的话还是有些多,要放手让学生去说,当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三是充分利用评价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走进学生心灵,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活力。
我们聆听了张老师执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很有收获。这是一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背景距离学生久远,学生走进文本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文章篇幅较长,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何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难度。但是,张老师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好。例如:
一、注重课堂的整体性,层次分明。
整体性首先体现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这堂课,张老师安排揭题后初读,在检查中梳理了课文,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李大钊的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动的描写李大钊同志言行的句子,就成了本节课的突破口、切入点,从而达到让学生让学生体会李大钊形象的目的。
二、抓重点字词感悟句子,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情有感而发。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是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阅读教学注重培养语感,学习感悟,突出感情,淡化技巧。张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重点句,然后让学生体会,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学生个个很有体会,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体会,进行朗读训练。
三、课文比较难,篇幅长、远离学生的生活背景,教学时必须选准着力点,抓住单元的主题和主要训练点,长文短教。张老师选择的切入点是:李大钊的哪些言行打动了你?在具体交流时寻找相应的联系点,辐射点,有取有舍,目的是“把房间打开,让孩子们先进去,触摸自己的感受”。
善于创设情境,以情境带动学生。导入部分的图配乐,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调,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一种庄重、缅怀先烈的氛围中来。
教学设计与课文有关的字词练习,是我这学期来的新做法。比如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根据词语意思写出词语、根据字在词语的意思选出正确解释……方法多样,既让学生得到考试方法的训练,又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为进一步读懂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特别是放手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发现很多,体悟很多都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予以肯定,同时也不放任自流,把自己的感悟再加进去,使之更合理更全面。
在本课的教学中,领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这一环节做得最让自己沮丧。学生不能领悟其好处,又接近下课了,未完成教学,我把前后照应的好处和课文结合后直接告诉他们了。但是,当学生不能体会时,教师的作用不就是点拨吗?有点矛盾了。
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本课我从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描写,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采用学导式教学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全文教学分为初探性引读,深究性引读,内化性引读三个阶段,安排自学、讨论、精讲、演练四个环节。如精讲环节,我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抓住“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教学,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情,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如果我能紧扣文章的中心词语“信心”一词,展开教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会更有帮助。
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表现在:教师情感的投入在某些时机表现得不够充分,对学生发言后的评价有时不够及时。阅读练习的时间稍短了一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录,通过李星华对父亲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虽然学生对李大钊有些了解,但李大钊所处的时代距学生较为久远,孩子们很难真正深入文本去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个人物形象,在对学情有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单元主题和文本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李大钊的革命品质。
对于文中“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四个部分,我采用的是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以第一部分的学习为例,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指导他们体会句子时,可以从重点词语、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联系背景来进行体悟。接着,学法迁移,小组合作学习“被捕时”和“在法庭上”。最后,提出问题:李大钊在残暴的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回顾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最终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激发学生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
另外,在这篇文章中,首尾呼应是一个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我在教学时充分关注了这一点,利用对比开头和结尾文段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写作特点,并且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在上课之后,留给我深刻思考的一点是:本文不仅是一篇怀念革命先烈的文章,也是一片寄托女儿对父亲的思念的文章,在教学时还应结合李星华的生平资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女儿对父亲的怀念。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革命传统教育课文,课文比较长。怎样实现学生自主、老师从旁协助,顺学而导呢?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速读、浏览的能力。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这两种读的方式,抓住文章的整体脉络,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体会课文表现的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孩子们体会的比较到位。“李大钊是一位的革命者。”的练习,学生的答案还是丰富的。
引导学生领悟、分析、“前后照应”以及“对比”的写作方法上感觉也比较顺利。首先,在阅读分析李大钊同志被捕是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敌人的凶残”与“李大钊的不慌不忙”这一对比处,深入体会李大钊的镇定勇敢,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其次考虑到学生接触较多的是“首尾呼应”,对这课出现的几处前后照应估计不太好理解,我利用阎振三的再次出现,引出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学生反复地去读,自主感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之后,再由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出现的几处前后照应的句子,再读再体会,经过交流,大家很快形成共识,并没有用我过多的讲解。
对李大钊作为父亲,内心深沉的父爱,以及女儿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孩子们理解的则不够深刻。在我这里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虽然“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但是此时他有千言万语要对他的孩子,对他的妻子说啊,请您动笔写下来!有的孩子只局限于儿女情长,他写的是让妻子和孩子好好活,好好抚养孩子成人;有的写的是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将来不放心,让孩子好好读书;只有少数几个孩子站在“革命”的高度,教育妻儿继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继续努力,并告诉妻儿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好了,关于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内容和十六年前的回忆评课稿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